以下是含有竹南蛇窯的搜尋結果,共44筆
受疫情影響,竹南蛇窯睽違4年後再度邀請國外陶藝家駐村,來自紐西蘭的Elena Renker是竹南蛇窯2023年的駐村陶藝家,也是今年第二屆台灣國際茶碗的參展藝術家,象徵竹南蛇窯在後疫情時代重啟國際交流活動,也期盼透過跨文化交流,讓「高溫柴燒之美」為全世界帶來正能量。
受疫情影響,竹南蛇窯睽違4年後再度邀請國外陶藝家前來駐村,來自紐西蘭的Elena Renker是竹南蛇窯2023年的駐村陶藝家,也是今年第二屆台灣國際茶碗的參展藝術家,這象徵著竹南蛇窯在後疫情時代,正式重啟國際交流活動,同時也期盼透過跨文化的交流,讓「高溫柴燒之美」為全世界帶來正面的能量。
竹南蛇窯藝術總監鄧淑慧從年少時期習畫,身旁都有一隻貓陪伴,貓在她的生命中不僅是寵伴,更是創作的靈感來源,進入竹南蛇窯後,鄧淑慧更將陶藝與貓結合,親手捏出一只只的陶貓,種種型態,生動感人,過去,許多舊時日式老屋都是貓兒出現的最佳場景,鄧淑慧特別與造橋百年驛站137製造社合作,將個人20多年來所捏製的陶貓集結展出,讓大家一品貓與老宅的互動深情。
苗栗縣通霄鎮白沙屯拱天宮媽祖北港進香活動,3日凌晨舉行開爐儀式,替今年的進香活動畫上完美句點。今年白沙屯媽祖北港進香刈火所使用的火缸,是出自竹南蛇窯窯主林瑞華之手,先前的老火缸使用至今已50年,應媽祖指示要換用新缸,林瑞華為此在去年4月親手做出4個不同土質的火缸,由媽祖挑選,結果選中暗紅色火缸,並在今年進香活動中啟用,讓林瑞華夫妻感到無比榮耀。
苗栗縣通霄鎮白沙屯拱天宮媽祖北港進香活動,3日凌晨舉行開爐儀式,替今年的進香活動畫上完美句點。今年白沙屯媽祖北港進香刈火所使用的火缸,是出自竹南蛇窯窯主林瑞華之手,先前的老火缸使用至今已50年,應媽祖指示要換用新缸,林瑞華為此在去年4月親手做出4個不同土質的火缸,由媽祖挑選,結果選中暗紅色火缸,並在今年進香活動中啟用,讓林瑞華夫妻感到無比榮耀。
苗栗縣竹南蛇窯於2002年11月26日被苗栗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2022年屆滿20周年,竹南蛇窯利用歲末最後一天舉辦20周年慶,蛇窯窯主林瑞華期望將陶藝代代傳承。新科苗栗縣長鍾東錦特地到場致賀,並親自體驗開窯。鍾東錦坦言自己是第1次來到竹南蛇窯,驚豔蛇窯園區是如此美的地方,苗栗陶藝在國內有相當地位,希望發揚光大。
苗栗縣竹南蛇窯於2002年11月26日被苗栗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今年正好屆滿20周年,竹南蛇窯利用歲末最後一天舉辦20周年慶,蛇窯窯主林瑞華期望將陶藝代代傳承,新科苗栗縣長鍾東錦特地到場致賀,並親自體驗開窯。鍾東錦坦承自己是第1次來到竹南蛇窯,驚豔蛇窯園區是如此美的地方,苗栗陶藝在國內是有相當地位,希望大家持續發場光大。
竹南鎮山佳里一帶有一片大範圍的疑似古代文物遺跡,目前暫時以地名命名為「山佳遺址」,由於目前尚未經過政府及學術單位正式認證,所以全面性的研究及保存工作無法展開,竹南蛇窯窯主林瑞華、鄧淑慧夫婦為了喚起大家對山佳遺址重視研究保護,在竹南蛇窯舉辦復刻山佳陶活動,希望能引起政府重視展開遺址文物認證保護行動。
1972年,竹南蛇窯老窯主林添福老師傅,以3000塊土磚建成竹南蛇窯,第2代窯主林瑞華繼承父親遺志,守護竹南蛇窯並發揚光大,讓竹南蛇窯成了苗栗傳承傳統陶藝的重鎮。2022年元旦,竹南蛇窯舉辦建窯50周年慶,苗栗縣長徐耀昌特別到場致賀,並主持今年第1窯開窯典禮,期望竹南蛇窯繼續為苗栗陶藝發光發熱。
1972年,竹南蛇窯老窯主林添福老師傅,以3千塊土磚建成竹南蛇窯,傳承給第2代窯主林瑞華,林瑞華繼承父親遺志,守護著竹南蛇窯,並發揚光大,讓竹南蛇窯成了苗栗傳承傳統陶藝的重鎮,2022年元旦,竹南蛇窯舉辦建窯50周年慶,苗栗縣長徐耀昌特別到場致賀,並主持今年第1窯開窯典禮,期望竹南蛇窯繼續為苗栗陶藝發光發熱。
經濟部工業局於12月17日在臺南市卓也竹園町舉辦「110年度創意生活事業表揚授證暨分享交流活動」,由呂正華局長親自頒證予64家通過創意生活事業評選之企業,表揚並鼓勵企業厚植文化深度、導入體驗服務模式,促使企業以軟實力轉型升級。
苗栗縣知名竹南蛇窯因陷入家族爭產糾紛,土地所有權人一方提出確認歷史建築範圍,苗栗縣政府文資委員會實地會勘,確認蛇窯入口處周邊,因土地係屬水利地,被委員會裁定不宜畫入蛇窯歷史建築範圍,蛇窯管理人林瑞華向苗栗縣府提出訴願要求撤銷裁定,縣府收件後已安排文資委員開會討論。
苗栗縣頭份市過去擁有多座百年歷史陶窯廠,因滄海桑田都已消失不見,台灣陶文化協會理事長鄧淑慧花了多年功夫,考究頭份「恆益窯」與「興隆窯」的源起,還實地到老窯廠所在地挖尋昔日老陶遺跡,並發起募集老陶活動,鄧淑慧辛苦蒐集的珍貴陶器及史料,從23日起在苗栗客家文化館展出,讓民眾了解苗栗客家陶業之美。
針對竹南蛇窯窯主林瑞華發出公開信籲請苗栗縣政府積極介入保護竹南蛇窯一事,苗栗縣政府文觀局16日提出說明,有關歷史建築定著土地縮減乙案,乃文資審議委員會審酌當年登錄面積過大而做成之決議,歷史建築面積維持原登錄之蛇窯本體及必要附屬設施,未有更改。另蛇窯目前官司,文化資產主管機關僅能就文化資產保存相關法規進行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工作,至於所有權相關爭議仍建請回歸各業管單位與法令為宜。
陷入姐弟爭產紛爭官司的竹南蛇窯,因地主林碧燕對胞弟窯主林瑞華提出多項刑事、民事告訴,在官司未決下,竹南蛇窯未來命運仍然未定,為了保護蛇窯,林瑞華、鄧淑慧夫婦向縣府提出多項訴願,部分至今未有結論,林瑞華15日發出公開信,呼籲縣府積極介入協助保存竹南蛇窯。
知名竹南蛇窯3年前爆發窯主林瑞華遭胞姊林碧燕提民事訴訟要求拆屋還地,經台中高院民庭審理後,日前判決林瑞華勝訴,可以暫時保住竹南蛇窯目前所有建物,消息傳出讓許多陶藝愛好者鼓掌叫好,不過由於林碧燕一方已提出上訴,竹南蛇窯未來命運仍未定。
知名竹南蛇窯3年前爆發窯主林瑞華遭胞姐林碧燕提民事訴訟要求拆屋還地,經台中高院民庭審理後,日前判決林瑞華勝訴,可以暫時保住竹南蛇窯目前所有建物,免除這座珍貴的歷史建築遭到破壞的命運,消息傳出讓許多陶藝愛好者鼓掌叫好,不過由於林碧燕一方已提出上訴,竹南蛇窯未來命運仍是未定。
苗栗縣向來是陶藝重鎮,但最早的客家陶窯起源何地一直未有定論。台灣陶文化協會理事長鄧淑慧經過20年的追溯研究發現,頭份市興隆里及斗坪里的「恆益窯」與「興隆窯」,應是最早的客家窯廠,歷史超過百年,協會為此發起徵集「恆益窯」、「興隆窯」老缸活動,希望替客家窯業溯根尋源。
竹南鎮公館里舊有活動中心只有20餘坪,非常狹小,經鎮長方進興與里長蔡豐漂等全力覓地興建新的活動中心,近日已有著落,選上舊鐵道台鐵閒置空地,約有3百多坪,經由立委陳超明出面向台鐵爭取獲准租用,鎮公所將斥資1800萬元興建,將盡速完工啟用。
苗栗縣竹南蛇窯爆發爭產風波,窯主林瑞華夫婦一直在為爭取蛇窯存續努力,獲許多藝文界聲援,並協助募款購回蛇窯土地,但卻遭對手技術性干擾,阻礙藝文人士捐助蛇窯行動,美濃客家油畫家曾文忠捐畫替蛇窯募款,都遭寄存證信函警告林瑞華等不得以竹南蛇窯名義對外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