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第一季營收的搜尋結果,共1,317筆
聯亞(3081)8月營收達6,065.10萬元,較7月成長9.0%,較去年同期衰退72.4%,累計前8月營收為6.97億元,年減53.2%。
由於合成樹脂和UV光固化材料終端需求不佳,加上公司庫存調整,國精化(4722)今年上半年營收、獲利和毛利率三降,不過,國精化因高價庫存調整已告一段落,接單彈性更強,因此,第三季營運表現可望優於第二季。
人工智慧(AI)技術日益普及引爆相關晶片需求,亦帶動相關製造設備需求激增,美國半導體設備大廠科林研發(Lam Research)上季業績優於市場預期且本季展望意外強勁,周三盤後股價上漲約2%。
創意(3443)6月營收、第二季營收皆呈現雙增,美系外資認為,創意第二季營收表現符合預期,現階段看到短線、長線營運皆有不錯的支撐動能,故維持創意目標價1580元、評等加碼。
智易(3596)第一季毛利率穩健,單季每股賺2.25元,寫下歷年同期新高。展望今年,智易定調為風險機會並存一年,今年營收年成長趨勢不變,且下半年會優於上半年。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表示,第一季供應鏈庫存消化不如預期,且適逢傳統淡季,整體需求清淡。不過,由於部分新品拉動,加上特殊規格急單帶動,第一季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營收為338.6億美元,持平去年第四季營收,季增0.1%。Cirrus Logic(思睿科技)跌出前十名外,由WillSemi(韋爾半導體)與美系電源管理IC廠MPS(芯源系統)遞補第九與第十名位置,其餘排名並無變動。
統振(6170)5月合併營收為1.76億元,月增加8.12%、年減少54.8%;累計2023年1至5月合併營收為8.8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4.56%,為歷年同期次低,主要是因流通事業體去年同期有新冠肺炎快篩試劑的鋪貨潮及認列達振能源第一季營收而墊高營收基期所致。
光學龍頭大立光(3008)5月營收為26.27億元,月減9%,較去年同期年減17%,是2013年以來同期新低,前5個月累計合併營收146.35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11%。
一詮(2486)在LED照明晶片傳出漲價消息激勵,因股價位階偏低,連續拉出第二根漲停板,2日股價持續以漲停作收,收盤價37元,創下本波段新高紀錄,累計一詮今年以來已經勁揚70%。
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淡季效應與高通膨使導致北美伺服器(Server)ODM及中國大陸等市場採購動能下滑,供應商Enterprise SSD第一季庫存不降反升,並沒有因為減產而有效改善,採取降價求售,以擴大出貨量,使Enterprise SSD面臨量價齊跌,第一季營收季跌47.3%,達19.98億美元。
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淡季效應與高通膨使導致北美Server ODM及大陸等市場採購動能下滑,供應商Enterprise(企業級)SSD第一季庫存不降反升,並沒有因為減產而有效改善,故採取降價求售以擴大出貨量,整體使Enterprise SSD面臨量價齊跌,第一季營收季跌47.3%,達19.98億美元。而Server ODM訂單經過第一季庫存去化,第二季採購需求將小幅上升,各家供應商營收有望回到成長態勢。針對鎧俠、威騰合併案與否、美光遭大陸限制影響,TrendForce也提出看法。
統一超商30日股東會,通過2022年度財報與配發每股9元現金股息。統一超商董事長羅智先會後指出,因應疫後物流業務量大增,去年標得的桃園航空城土地將規劃物流園區,估計四年後完成,他同時強調,疫後原物料成本墊高10-15%,加上缺工等因素,估計一個物流園區興建費用都要一百億元起跳。
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第一季NAND Flash買方採購動能保守,供應商持續透過降價求售,但第一季NAND Flash位元出貨量僅微幅季增2.1%,平均銷售(ASP)單價季減15%,合計NAND Flash產業營收約86.3億美元,季減16.1%。SK集團(SK hynix Solidigm)及威騰電子(WDC)量價齊跌,衝擊營收表現,季減均逾兩成。而原廠仍背負庫存出清的壓力,全產品的ASP將續跌,故預期第二季NAND Flash產業營收仍會持續下跌。
統一超商(2912)30日股東會,通過配發股息9元,統一超商董事長羅智先指出,因應疫情超商物流需求變大,航空城部分就要耗四年興建,加上原物料飆漲10-15%,估計每個物流園區興建費用都要百億元以上。
M31(6643)為全球少數可提供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基礎元件IP、高速傳輸介面IP供應商,在晶片效能快速提升下,高速傳輸介面的應用市場滲透率持續提高,M31將成為此波趨勢受益者之一。
英業達(2356)受惠人工智慧(AI)伺服器熱潮推升,今早股價開高走高,盤中觸及漲停價37.5元,漲幅9.97%。英業達量價齊揚,近期當沖量也擠入前10大。
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今年第一季DRAM產業營收約96.6億美元,季減21.2%,已續跌3個季度。出貨量方面僅美光有上升,其餘均衰退;平均銷售單價三大原廠均下跌。
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今年第一季DRAM產業營收約96.6億美元,季減21.2%,已續跌三個季度。出貨量方面僅美光有上升,其餘均衰退;平均銷售單價三大原廠均下跌。目前因供過於求尚未改善,價格依舊續跌,然而在原廠陸續減產後,DRAM下半年價格跌幅將有望逐季收斂。展望第二季,雖出貨量增加,但因價格跌幅仍深,預期營收成長幅度有限。
製程自動化感測器廠桓達目前在手訂單持續攀升而達2~3個月,第一季營收創同期新高,卻因原物料等營業成本增加,EPS從去年同期1.25元降至1.07元,創同期第六高;前四月合併營收年成長逾二成。25日下午參加櫃買中心舉辦法說會,說明第一季財報及營運展望。
M31(6643)今(23)日舉辦法人說明會,首季在業外獲利貢獻下,單季稅後淨利季減55%、年增76.2%,每股賺2.24元,M31預期首季為營運谷底,後續將逐季成長,總經理張原熏表示,全年營收雙位數成長應該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