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等距外交的搜尋結果,共10筆
立陶宛正值總統大選期間,該國總統瑙塞達提出認為台灣駐立陶宛代表處有更名必要,引起議論。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表示,此事讓她想起八年前的「甘比亞事件」,並強調台灣要當棋手還是棋子?繼續逢中必反還是等距外交,恐怕是準總統賴清德與國安外交團隊必須要有的「戰略思維」。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期訪問了越南,顯示出對越南的高度重視,雙方並宣布建立戰略夥伴關係。雖然如此,國際評論大多認為這次中越峰會除了推動中越鐵路聯通與協助修建鐵路之外,並沒有什麼實質收獲。其實越南這些年來以「竹子外交」精神在地緣政治上推動等距外交,專注發展經濟,中國只要確認了越南不會在地緣政治上倒向美國陣營就已足夠,接著用經濟持續拉攏並建立合作共生的產業鏈,避免讓越南成為美國在東南亞的馬前卒,就算得上是一場成功的元首外交。
在國民黨中央徵召總統參選人依然混沌不明之際,新北市長侯友宜出訪新加坡,啟動問鼎總統大位列車。「舞台自己搭建,形勢自己創造」,無論爭取黨內提名及贏得大選,侯友宜深刻體認必須採取主動,操之在我,短短4天的新加坡之行涉及國內政治、外交及兩岸關係多重層面,在凝聚強大動能之後,如何順勢運作,達成最終目標將是真正的考驗。
4名學者提出反戰聲明被民進黨立委及網友批評為「投降派」、「北京認知作戰的幫凶」,發起人之一、政大傳播學院教授郭力昕20日表示,這些言論比較像是一種抹紅、潑髒水的圍剿行動,他們一笑置之,反戰聲明的主要目的,希望推動台灣對戰爭議題的理性思辨。
政大傳播學院教授郭力昕等4位學者今天發起「和平、反軍火、要自主、重氣候」反戰聲明,他們認為台灣的威脅不只有來自中國,美國雖然不會併吞台灣,但卻會犧牲台灣,因此我對美中應該進行等距外交。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預計4月8日起「訪美」三周,據媒體報導,極可能因為與蔡英文的訪美時間重疊,難免有焦點轉移的「失焦」之慮,因而削弱了其效應;同時,也由於柯文哲前此對美國將台灣視為「馬前卒」的棋子,發過不平之鳴,恐怕不為美國人所喜。因此,總體來說,對柯文哲的出訪,頗帶有點「看把戲」的心態,嘲諷批評之聲多,而樂觀其成、施以鼓勵者少。
全球經貿格局的改變,區域政經形勢的演變,是各國政府今年要面對的重大挑戰。「勸和-促談」,出現在「關於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無論是俄烏「戰爭與和平」的抉擇,或是化解中東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在政治上的長期對峙,中國大陸均將扮演關鍵角色,其廣結善緣、爭取信任的等距外交政策,在亂世當中,獨樹一格,能否就此進入「勸和-促談」的新階段,仍有待現實的國際政治檢驗。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預計4月8日起「訪美」三週,據媒體報導,極可能因為與蔡英文的訪美時間重疊,難免有焦點轉移的「失焦」之慮,因而削弱了其效應;同時,也由於柯文哲前此對美國將台灣視為「馬前卒」的棋子,發過不平之鳴,恐怕不為美國人所喜。因此,總體來說,對柯文哲的出訪,頗帶有點「看把戲」的心態,嘲諷批評之聲多,而樂觀其成、施以鼓勵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