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策略長的搜尋結果,共478筆
台灣人壽與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數據內容平台《DailyView網路溫度計》昨(18)日在台北寒舍艾麗酒店發表「2023高齡友善調查」洞察報告,其中銀髮族租屋不易、行人地獄成為兩大痛點。
8月陸續有上市櫃塑化族群舉行法說會,而大陸DOP龍頭聯成,由新任女總經理畢淑蒨,以穩健大氣談吐出席新職後的首場法說,在清一色由男性總經理主持的石化企業法說會中,格外引人關注。
微風集團周年慶將於14日開跑,台北六店分三波段進行,折扣烽火連燒三月,微風集團執行常董岡一郎、策略長廖曉喬7日更罕見同台,為周年慶活動鳴槍。岡一郎表示,微風集團前八月業績年增12%,隨著疫後社交回復,全檔周年慶業績目標力拚55億元,較去年成長10%,有望挹注全年營收達330億元新高。
新竹市長高虹安4日前往日本考察,但在登機前,市府卻發布最新人事異動,副市長、前高檢署檢察官蔡麗清「被宣布」離職。對此,台灣智庫策略長王義川分析,有三個原因導致蔡麗清無法繼續做副市長。
一、工商企業
生技專家26日在亞洲生技大會中指出,全球過去幾年的升息,不少生技新創公司面臨籌資困難,帶動併購與授權的案件大增,而台灣股市火熱,成為生技指數還撐在疫情前相對高點的少數市場,有機會引領生醫公司來台掛牌,重掀資本市場熱潮。
PwC Strategy歐洲生醫負責人Jens Neumann指出,全球生技製藥市場預計將從2022年1.18兆美元,成長至2027年達1.56兆美元,年複合成長率6%。其中新興生醫產品(包括基因治療、細胞治療、溶瘤病毒與核酸藥物)是成長最強勁的領域,年複合成長率高達44.4%;其次為生物製劑,年複合成長率9.2%。
民生消費業缺才創歷史新高,104人力銀行18日發布2023年《民生消費產業人才白皮書》顯示,第一季平均每月短缺38.2萬人,創歷史新高,其中,餐飲業每月短少17.1萬人、零售業10.6萬人、批發業5萬、住宿服務業2.7萬、運動及旅遊休閒業2.6萬人。
遠東新(1402)今天除息,配發1.35元現金股利,股利發放日為8月11日。遠東新上半年營收為1248.6億元,年減約5.9%;在多數紡織股上半年營收年減均2位數,遠東新表現相對穩健。早盤遠東新股價仍處貼息,除息參考價為30.95元。
企業供應鏈遷移浪潮下,KPMG最新出版的亞太地區全球採購解密報告,直指「亞洲地區的時代來臨」,由於全球景氣復甦,各大廠紛紛相中亞洲供應鏈市場的多元背景,決定將產線設置於亞洲的情形與日俱增。
想像一下以下情形:公司會有什麼法律風險?A工程師從乙科技公司跳槽到甲科技公司擔任類似的職務。後來,乙公司發現A曾透過隨身碟非法下載乙公司之機密資訊,乙公司隨即向調查局提告,經搜索後,調查局發現該等機密資訊業已於甲公司中所使用。
富采控股(3714)5月31日宣布高階人事異動,經董事會決議,李秉傑將卸任董事長暨總經理職務,並由友達董事長彭双浪接任董事長暨總經理一職,此人事案即刻生效,富采正式進入彭双浪時代。
富采投控(3714)周三宣布高階人事異動,經董事會決議,李秉傑將卸任董事長暨總經理職務,並由彭(又又)浪先生接任董事長暨總經理一職,此人事案即刻生效。
致伸(4915)舉行股東常會,前董座暨創辦人梁立省退休、請辭公司所有職務,會中補選一席董事及一席獨立董事,分別為杜家濱和馬慧凡。會後也舉行董事會,選出新任董座,由杜家濱接棒,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鴻海(2317)集團轉投資的系統模組封裝廠訊芯-KY(6451),19日公布董事被提名人名單,其中鴻海半導體策略長蔣尚義名列其中,另外國創半導體(鴻海與國巨合資)監察人以及鴻華先進董事的黃英士,也在董事候選名單之中,鴻海跨足半導體雄心漸顯;訊芯股東會將在6月28日召開,據悉另將討論子公司訊芸電子科技(中山)於中國A股上市案。
台股近期一度因為費半指數跌落季線、回測半年線影響,台積電和電子類股指數跌破季線下,大盤以帶量中長黑跌破季線,9周KD值高檔交叉向下修正,出現中期轉弱整理訊號,所幸微軟和Meta等亮麗財報,那斯達克指數強勁上漲創短期高點激勵,大盤拉回未跌破3月15,186低點即反彈向上,接著在蘋果財報超出預期,美科技指數反彈帶動下,向季線和月線反彈,但遇走低月線壓力拉回,指數仍在農曆年開紅盤至今的15,186~15,973點的區間內震盪,尚未出現明顯的多空方向變化。
試想:為了業績,定期地包紅包(走後門)給公務員或客戶,雖然短期內業績爆發,但可能一輩子都會害怕檢調上門!再想:客戶或供應商為了討好你,想跟你公司做生意,所以固定提供賄賂或你最喜歡的東西給你,雖然自己短期內很開心,但有沒有想過,將來該客戶或供應商提供的產品可能偷工減料,除了傷害到公司外,最終更有可能傷害到一般消費大眾!
一、工商企業
世界先進董事會於5月2日通過經理人異動案,由營運長尉濟時接任總經理職務,董事長暨總經理方略職務調整為董事長暨策略長。
ESG是永續轉型,希望我們這一代所得到美好的一切,能傳承到下一代,ESG近年來成為顯學,尤其在投資人、金融機構與主管機關的推動下,ESG已成為評鑑企業是否為績優公司的關鍵重點。ESG也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例如: 極端氣候造成冷熱無常,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烏俄戰爭打亂全球經濟、能源危機、通貨膨漲等等,身為地球人的一份子,世界公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連結,關注ESG、用心執行ESG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從「心」出發,再談ESG,也是一種自利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