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箔子寮漁港的搜尋結果,共35筆
雲林縣每個漁港都存在被堆置廢棄蚵架、廢漁網的沉痾,縣府近年陸續在台西、箔子寮、三條崙、金湖漁港設置漁業廢棄物暫置區,今年也於台子村漁港設置一處,籲請漁民把不用的營生工具統一堆放在暫置區,勿把漁港當自家後院。
雲林縣四湖鄉箔子寮城鄉發展協會為記錄早年捕撈烏魚的奮鬥精神,推出漁村文化深度體驗活動,10餘名大專生參與「食魚在箔子寮駐村夏令營」,8日展現成果,包括當地耆老帶領修整「記憶中的烏倉寮」、傳承「入寮撤寮儀式」,以及與新住民姊妹共創「思與路創意料理」,藉此永續傳承捕撈烏魚的文化歷史。
雲林縣政府為發展西部沿海地區,規畫在四湖鄉箔子寮漁港興建景觀跨橋,4日雲林縣長張麗善偕建築師廖偉立等人前往會勘,景觀跨橋經費約6500萬元,將從漁港凸堤處跨越港區,周邊還有夢幻沙灘與森林祕境,配合24公頃產業園區,打造兼具產業與觀光的多元化漁港。
雲林縣政府為發展西部沿海地區,規畫在四湖鄉箔子寮漁港興建景觀跨橋,4日雲林縣長張麗善偕建築師廖偉立等人前往會勘,景觀跨橋經費約6500萬元,將從漁港凸堤處跨越港區,周邊還有夢幻沙灘與森林祕境,配合24公頃產業園區,打造兼具產業與觀光的多元化漁港。
雲林縣沿海地區有許多危險海域,其中台西鄉台西港有1處小沙灘被譽為「戲水祕境」,海巡人員6日強調此處並非戲水區,也沒有救生人員,呼籲民眾不要前往;另外,台西有才寮大排出海口沙灘、麥寮許厝寮漁港沙灘也經常發生民眾受困意外,請大家不要以身試險。
四湖鄉箔子寮漁港1993年推動市地重劃造鎮,結果卻失敗,住商用地荒蕪迄今20多年。雲林縣府近年推動箔子寮都市計畫變更,爭取轉機,未來將轉為產業型開發,把部分住宅區及工業區轉為「產業專用區」,增加約20公頃產業區用地,以活絡地方漁業及相關產業經濟為目標,將引進台灣鯛、維運機械等水產及機械加工業。
四湖鄉箔子寮漁港1993年進行市地重畫造鎮,結果卻失敗,住商用地荒蕪迄今20多年。雲林縣府2019年再推動箔子寮都市變計畫,轉為產業型開發,以活絡地方漁業及相關產業經濟為目標,把部分住宅區及工業區轉為「產業專用區」,增加約20公頃土地,將引進台灣鯛、維運機械等水產及機械加工業。
雲林區漁會25日在雲林縣四湖鄉箔子寮漁港直銷中心廣場,舉辦「漁村特色漁產品產業行銷推廣活動」,今年因疫情取消「烏魚大餐」辦桌,改以烏魚海鮮餐盒供民眾品嘗,適逢耶誕佳節,上千民眾在寒冬中享用俗稱「烏金」的烏魚子等美食補冬,暖胃又暖心。
雲林區漁會25日在雲林縣四湖鄉箔子寮漁港直銷中心廣場,舉辦「漁村特色漁產品產業行銷推廣活動」,今年因疫情取消「烏魚大餐」辦桌,改以烏魚海鮮餐盒供民眾品嘗,適逢耶誕佳節,上千民眾在寒冬中享用俗稱「烏金」的烏魚子等美食補冬,暖胃又暖心。
雲林縣四湖鄉箔子寮漁港曾是雲林最大漁港,但因淤沙問題已沒落20餘年,雲林縣議會副議長蘇俊豪6日表示周邊的嘉義縣、彰化縣都有指標漁港,雲林卻沒有,癥結在於淤沙問題,定期清淤只能治標,延伸護堤才能治本,但相關經費多達10餘億元,將連合縣府、立委、漁會向中央爭取。
雲林縣四湖鄉受少子化影響,2018年起每年新生兒跌破百人,目前全鄉人口不到2萬2000人,四湖鄉公所今年祭出生育補助,每名新生兒發放1萬6000元,鄉長蘇國瓏2日表示,今年至11月止,新生兒已有92名,預計12月有近10名新生兒,年出生人口可望「破百」。
雲林縣四湖鄉受少子化影響,2018年起每年新生兒跌破百人,目前全鄉人口不到2萬2000人,四湖鄉公所今年祭出生育補助,每名新生兒發放1萬6000元,鄉長蘇國瓏2日表示今年至11月止,新生兒已有92名,預計12月有近10名新生兒,年出生人口可望「破百」。
允能風力發電公司在雲林縣外海設置離岸風場,並與虎尾科大產學合作培育相關人才,希望共創雙贏,但負責風場維護運轉的維運碼頭卻設在嘉義縣布袋港,地方希望中央能協助解決雲林縣四湖鄉箔子寮漁港淤沙問題,爭取維運碼頭落腳雲林。
允能風力發電公司在雲林縣外海設置離岸風場,並與虎尾科大產學合作培育相關人才,希望共創雙贏,不過地方認為設置負責風場維護運轉的維運碼頭,才能創造就業機會,希望中央能協助解決雲林縣四湖鄉箔子寮漁港淤沙問題,爭取維運碼頭落腳雲林。
中央氣象局7日解除閃電颱風陸上警報,但雲林沿海漁民仍不敢掉以輕心,因為隨後可能出現強浪與外圍環流帶來的大雨,部分漁船返港避風雨,有些漁民提前採收吊蚵,漁民表示這是近10年來首次11月後還有颱風侵台,應是今年最後1個颱風。
哈格比颱風雖未直撲台灣,雲嘉南3日都有間歇降雨,雲林漁民擔心「掃到颱風尾」,3日將船筏駛入箔子寮、台子村等漁港,強調外圍環流可能帶來強風大雨,提早因應有備無患。
哈格比颱風行經台灣北端,雲林縣沿海地區出現零星降雨,不過部分漁民擔心「掃到颱風尾」,3日將船筏駛入箔子寮、台子村等漁港,強調外圍環流可能帶來強風大雨,提早因應有備無患。
雲林縣四湖鄉為國內捕撈烏魚的重要基地,早年沒有漁港,漁民只能在沙洲搭建「烏倉寮」、製作竹筏捕烏,漁港興建後捕烏文化日益消失,地方文史工作者因此舉辦「捕烏文化夏令營」,將捕烏相關技巧傳承給年輕一代,藉以記錄早年的烏魚文化。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17日)參加雲林科技工業區聯外道路最後1.5公里通車典禮時,趁機當面向經濟部長沈榮津陳情3案,包括雲林科技工業區的環保用地讓售雲林政府以解決垃圾去化難題、台西及新興工業區的招商引資、離岸風力的運維港請求留在雲林縣箔子寮港等事。
達德能源將在雲林外海設置離岸風力發電風場,但負責後續運作維護的運維碼頭卻決定設在嘉義縣布袋港,13日雲林區漁會強調將克服箔子寮港淤沙嚴重水深不足問題,爭取運維碼頭遷回雲林箔子寮港,帶動地方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