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管道間的搜尋結果,共268筆
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近日以「F1車手蒙眼賽車」形容當前中美互動現況。北京學者時殷弘表示,中美之間橫亙太多問題,兩國關係難有經久且顯著的緩解。
雲林縣政府5日舉行「雲林縣政府112年第1次性別平等委員會」會議,縣長張麗善特別出席,感謝新聘委員願意奉獻專業與專長,讓雲林成為性別平等大縣,同時指示各局處建立被信任的申訴管道與支持資源,接住所有遭受歧視,甚至遭受性騷擾被害人,予以全方位保護與支持。
聚焦亞洲安全的香格里拉對話3日議程上,中美對於國防議題針鋒相對,但美國持續釋出與中接觸的意願,日前美國財政與情報高層傳出與中交流消息,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3日也再喊話中國,對話時機就是現在。
「臺灣服務業大評鑑」跨過了十周年的里程碑,不但受到業界專業人士肯定,更獲各級政府支持,是國內最大規模也最具公信力的國家級評鑑。今年在疫情陰影籠罩之下,評鑑團隊出動了38位具備專業證照的神祕訪客,動員高達1,299個神祕訪查人次,稽查範圍涵蓋了30個業種,345家企業,433受稽店點,受稽的服務人員超過2,100位,經過三個月的稽查順利完成任務。疫情氛圍無形的壓力下,我們仍看到臺灣服務業的磐石精神,呈現出堅毅不拔的生命力。
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2日與史汀生中心討論美中關係時坦言,美中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是一個雙方都很難以處理好的困難的關係,但他呼籲北京保持與美方的高層溝通並進行更廣泛的接觸,使關係穩定下來,「我們從未支持凍結雙邊關係」。伯恩斯重申,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發生改變,兩岸分歧必須以和平方式解決。
美國希望與中國建立如冷戰時期的危機處理熱線,避免台海周圍大量軍事活動擦槍走火引發衝突。不過中國抵制美方努力,質疑這僅是為掩護美國持續在中國後院進行軍事挑釁。
中租控股董事會28日通過二重大議案,一是盈餘分配案,將配發6.4元現金股利及0.2元股票股利,特別股則配發3.8元現金股利。二是間接持股70%的馬來西亞子公司Chailease Berjaya Credit Sdn. Bhd.(CHBE)擬評估規劃首次公開發行馬幣普通股及申請在馬來西亞上市案,股東常會將在5月24日召開。
「一個建築物的更新,並不需要用過度的裝修,反而應該著重空間的互動性,以及自然通風與採光。」陳嘉民空間設計的陳頡笙建築師如此提到。
外媒在分析習普會晤時表示,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莫斯科之行以及他此行討論的一系列貿易、能源和基礎設施協議,凸顯了一個讓俄羅斯越來越不安的事實:在克里姆林宮長期以來極其謹慎對待的中俄關係中,中國已逐漸佔據上風。
「一個建築物的更新,並不需要用過度的裝修,反而應該著重空間的互動性,以及自然通風與採光。」陳嘉民空間設計的陳頡笙建築師如此提到。
去年9月26日,一件舉世震驚的事件發生了,那就是由俄羅斯天然氣公司與德國、法國和瑞士等歐洲的能源公司合資建造的,從俄國通往德國的兩條天然氣管道,北溪1號和2號的四條管道,三條被徹底炸毀。炸毀的地點靠近丹麥和瑞典的水域,而管道的構造極其堅固,世界上只有少數高科技國家有能力將其在水深260英尺的地方將其炸毀。
去年9月26日,一件舉世震驚的事件發生了,那就是由俄羅斯天然氣公司與德國、法國和瑞士等歐洲的能源公司合資建造的,從俄國通往德國的兩條天然氣管道,北溪1號和2號的四條管道,三條被徹底炸毀。(北溪1號已運行10年,北溪2號建好之後尚未投產就遭到美國施加壓力,迫使德國停止審核。由於有炸彈未爆,所以有一條管道仍然可用,但是沒有被使用)。炸毀的地點靠近丹麥和瑞典的水域,而管道的構造極其堅固,世界上只有少數高科技國家有能力將其在水深260英尺的地方將其炸毀。
中美爆發「氣球風波」後,兩國關係持續緊張。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26日接受美媒專訪時表示,他預期美國總統拜登會「在不久的將來」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話。他又形容,中方先前拒接美國防部長奧斯汀的電話是「不幸的事」,強調即使在冷戰高峰期,美國與蘇聯仍維持危機溝通管道。
歐美各國正緊盯中國是否軍援俄羅斯,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26日受訪時強硬表示,如果中國真的走上這條路,勢必要付出真正的代價。
大陸央視22日報導,應俄羅斯要求,聯合國安理會於美東時間21日,就去年9月歐洲「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舉行公開會。在會議上,中方代表表示,必須查明北溪管道被破壞的原委和責任者,不能讓圖謀不軌者為所欲為。
在中國偵察氣球事件延燒下,美國白宮最新指出,美軍擊落中國高空氣球後,美中外交溝通管道仍保持開放,但兩國軍方間的聯繫仍中斷。對於美國總統拜登日前表示尋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話,白宮指出,未正式向中方提出兩國領袖對話的要求。
美中關係因偵察氣球事件而緊張升溫,各方紛紛表達關切。曾長年擔任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的前德國駐美大使伊辛格(Wolfgang Ischinger)表示,擔憂美中兩個超級大國沒有設立處置危機的通話管道,呼籲雙方加強對話。《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布特(Max Boot)則憂心許多美國人對氣球事件「過度歇斯底里」的反應。
美東時間7日,美國防部發言人、空軍准將賴德(Patrick Ryder)發布聲明表示,在美軍擊落中國高空偵察氣球後,五角大廈曾要求由美國防長奧斯丁(Lloyd Austin)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長魏鳳和通話,但是遭到拒絕。
行政院長陳建仁7日上午與返台述職的駐美代表蕭美琴會面,他感謝蕭美琴2年來盡心盡力,期間碰上新冠肺炎、美中關係緊張及全球國際局勢變動,「台美兩國之間能夠有如今融洽的合作,與暢通的溝通管道,蕭美琴以及她所帶領的駐美外交團隊厥功甚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