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簡體版的搜尋結果,共65筆
佛光山星雲大師的圓寂連日來受到各界的感念與懷思,儘管這樣一位有德的菩薩行者最後的慈悲示現,仍難免有人執拗,無法理解大師的意思。其一是陸委會居然找一些理由拒絕了大陸弔唁團來台參加大師最後的讚頌大典;其二是有人對大師身後舍利子諸多的猜想,認為佛光山造假。正因為還有不休的爭論,菩薩才要乘願再來。
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昨指,他的IG近期出現大量重複的簡體字留言,其競選團隊發言人林楚茵表示,不能讓2018年的認知混淆戰再一次發生在2022,要讓境外勢力沒辦法得逞。對此,國民黨台北市大安、文山區市議員候選人高揚凱諷刺表示,要民進黨、陳時中務必嚴查,且首要之務就要先查林楚茵,「因為林楚茵委員,是第一個在國會殿堂上,公然使用愛奇藝的政治人物」。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春節前夕以中文發表春節賀詞,今年出現繁簡體兩種版本,繁體版最後以「虎福安康、虎躍新程」向大家拜年。
報載文化部將對引進大陸版權的圖書進行審查,通過才能申請書號,如果違反規定,將不得享受免稅優惠。此消息一出,台灣出版界譁然,期期以為不可。
報載文化部將對引進大陸版權的圖書進行審查,通過才能申請書號,如果違反規定,將不得享受免稅優惠。此消息一出,台灣出版界譁然,期期以為不可。
《孽子》剛出版時,台灣文壇一片沉默,大概一時不知該如何對待這部奇怪的小說。但漸漸的各種評論便出現了,同時《孽子》開始經歷不同面貌的變奏。本刊同時刊出白先勇與紀大偉兩篇文章,皆為《孽子》出版四十年而作。
青霞要我給她今秋出版的第三本書寫序,我馬上想到用〈投緣〉作標題,發微信給她,不料一分鐘後她回信建議標題用〈青青相惜〉,妙!讓各自名字中的青排排坐,傳神又不落俗套。
繼2016年9月發表《跟著台達蓋出綠建築》繁體中文版,台達(2308)今日(29日)於北京發表簡體中文版,希望帶動更多人參與綠色行動,維護永續生存,為控制地球升溫在攝氏2度內盡一份努力。
瓊瑤新書《雪花飄落之前》話題熱,她從婚後與老公相愛的生活,一路寫到某一天忽然發現另一半失智並且逐漸喪失記憶的過程,最後痛心接受摯愛忘記自己的事實,還必須面對到插管與否的死亡習題。不過,最近有台灣讀者在網路上購買到「非正版」書籍,對此,瓊瑤嚴肅地說:「我很不高興,覺得被深深傷害了!」更呼籲大家「尊重正版,絕不買非正版的東西。這也是對自己人格的尊重。」
相較於台版書在大陸受到追捧,簡體書在台灣則已榮景不在,一些簡體書店紛紛歇業或轉型,經營簡體字書店已有近15年經驗的天龍圖書董事長沈榮裕指出,精品的簡體字書如線裝書,在台灣仍有穩定的市場,兩岸出版品仍有截長補短的空間。
《哈利波特》續集《哈利波特:被詛咒的孩子》,簡體中文正版還在印刷廠,淘寶網店卻已開賣「現貨」,不光紙本,連電子版本都有,售價從0.88到80元(人民幣,下同)不等,吸引不少買家下單,連台灣網民都讚嘆,大陸黑色產業鏈效率驚人。
▉2016年,里爾克逝世90周年之際,首部中譯十卷《里爾克詩全集》在1月由商務印書館涵芬樓文化出版,引發不少網友對該書主要譯者dasha的悼念。2012年,dasha將里爾克的德文詩翻譯完成後不久,心臟病突發離世,年僅42歲。
兩岸均十分關注的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每年諾獎「陪榜」總能引起網友正反兩極的討論,儘管備受全球關注,村上春樹仍深居簡出,極少露面或接受採訪而帶有神秘色彩;新書《身為職業小說家》首度以自傳性散文自剖人生經驗,繁體中文版開放預購以來,已引起大陸讀者熱議。
隨著《師父》與《老炮兒》這幾部充滿江湖氣魄、兄弟情義的電影,讓「熱血」題材廣受熱議,曾被封為「江湖派開山之作」的另一部IP小說《東北往事》,近來也再度受到網友關注。據台版的出版社表示,《東北往事》在台吸收了不少非典型網路小說讀者,堪稱江湖男兒版「宮鬥」小說。
以加密方式綁架手機、電腦的勒索惡行,從歐美轉向亞太地區,今年出現簡體字勒索信,兩岸成為科技勒索新目標。據台灣趨勢科技指出,台灣上半年科技勒索案例是去年3倍,幾乎每周都發生,尤其加密勒索更從零星轉為主流。
「在大陸最暢銷的,自然是不能賣的那一本。」前文化部長,知名作家龍應台曾如此說。但近日,卻也因《大江大海1949》簡體版授權問題,使得大陸前三聯書店總編輯李昕指責龍應台「過河拆橋」,並引起龍應台的版權代理人王冰回應。文章在出版圈被反覆傳播,也掀起出版社與作者關係的熱烈討論。
金門書展自2005年首屆破冰之旅至今已是第10屆,台北展點(台北書展)至今也邁入第6屆,規模持續擴大的同時,主辦方福建新華發行集團此行的團長吳志明指出:「金門書展可說見證了兩岸文化先行的交流歷程。」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2011年創辦的《未來少年》,連續二年榮獲金鼎獎;2014年創辦《未來兒童》後,包括大陸、香港和東南亞等海外華人市場均有爭取授權的提案。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在評估後決定將《未來兒童》簡體中文版授權給廈門文廣傳媒集團旗下的「廈門文廣影音有限公司」,一同讓兩岸最重視的下一代,都成為承繼良好中華文化,又有世界觀的「世界公民」。
張愛玲的《秧歌》自1954年在香港面世以來,包括旅美學人夏至清、王德威,兩岸文學評論家石濤、袁良駿、何滿子,均「統一」認為是不折不扣的反共小說,也定義張愛玲是反共作家。然曾參與張愛玲海葬的台灣作家高全之《張愛玲學》和《張愛玲學續篇》,重新探看張愛玲及其小說,近日《張愛玲學》簡體版在陸出版,關於她政治書寫的複調性尤其受到重視。
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這兩天來不但親自出席生產力4.0科技發展策略會議,昨天還帶了十多本大陸翻譯的簡體字版《工業4.0》贈送政府高層,有人開玩笑說,「卓董是要我們多用功讀書啦」,其實卓永財是希望台灣以德為師,汲取他山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