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精浚的搜尋結果,共38筆
看好全球醫療器材產業高速發展,我國精浚科技核酸分析儀「精敏1號」按計畫於4月20日獲衛福部核發製造許可,為全國唯一取得核准研發、設計及製造定溫核酸擴增技術(LAMP)之開放式分子檢驗平台系統的醫療器材製造商。經過世紀大疫新冠洗禮,普遍皆知核酸分子檢驗是目前可靠度最高的檢測方法,因此,精浚科技核酸分析儀的上市,將可望大幅提高國內外試劑開發技術的應用,亦是全球臨床分子檢驗市場一大躍進,各方矚目。
精浚科技總經理吳文濱,原先在台北科技大學(原台北工專)讀的是機械設計專業,有感1980年代「台灣錢、掩腳目」經濟高度起飛,服完兵役後考入臺灣科技大學(原為技術學院)改念工業管理,二年後直升台科大管理研究所,攻讀財務金融專業,自此與金融及投資領域結下不解之緣。
繼自動化核酸萃取機榮獲第30屆精品獎後,精浚科技因應疫情,去年緊急開發的可攜式PCR-精敏1號核酸分析儀再度榮獲第31屆台灣精品獎肯定。
繼自動化核酸萃取機榮獲第30屆精品獎後,精浚科技因應疫情,今年緊急開發的可攜式PCR-精敏1號核酸分析儀,再度榮獲第31屆台灣精品獎肯定,精敏1號核酸分析儀為精浚科技2022年發表之革命性核酸檢測產品,比較之前的COVID-19檢測產品,此項核酸分析儀以三大領先,獲得國家級肯定:
因應現今終端使用者改變使用習慣,大多希望取得線性模組等次系統類的成品直接使用,以減少組裝成本及縮短開發時程,精浚科技在24日登場的2022年臺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展出包括線性滑台、線性馬達平台、標準寬版型、標準型與微小型線性滑軌、自動化移液系統等產品。
因應現今終端使用者改變使用習慣,大多希望取得線性模組等次系統類的成品直接使用,以減少組裝成本及縮短開發時程,精浚科技8月24日亮相2022年臺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特別展出包括線性滑台/馬達、標準寬版型/標準型與微小型線性滑軌、自動化移液系統等產品。
因應全球疫情,精浚科技緊急開發「精敏1號核酸分析儀」,於7月22日假台北國際會中心舉行首發記者會暨一級客戶MOU簽署儀式,產官界嘉賓雲集共同見證下,正式宣告全球首個可望取代PCR、快篩劑的革命性核酸檢測產品問世!目前該產品正在國立大學醫學中心進行臨床試驗,預計8月中取得臨床數據,第四季完成台灣EUA授權。
精浚科技今(22)日發表自主研發的「精敏1號核酸分析儀」,並與世基生醫、台美檢驗完成MOU簽約儀式。該產品20分鐘即可完成PCR檢測,現正在醫學中心進行臨床試驗,預計8月中取得臨床數據後,第四季完成台灣EUA授權。
精浚科技今(22)日舉行產品發表會,發表自主研發「精敏1號核酸分析儀」並與世基生醫、台美檢驗完成MOU簽約儀式。目前該產品正在國立大學醫學中心進行臨床試驗,預計8月中取得臨床數據,今年第4季完成台灣EUA授權。
後疫情時代,可優化機械自動化整合與智慧生產的作業流程變得備受矚目。光、機、電整合大廠-精浚科技,以動態方式展現機台的電控技術、機電整合的應用以及堪稱最完整模組化設計的光、機、電整合解決方案,逐步落實光、機、電整合大廠願景。
後疫情時代將屆,可助力優化機械自動化整合與智慧生產的作業流程成為備受矚目的新潮流。光、機、電整合大廠-精浚科技在本屆自動化大展因應趨勢轉變,首度以動態方式展現機台的電控技術、機電整合的應用以及堪稱最完整模組化設計的光、機、電整合解決方案,逐步落實光、機、電整合大廠願景,到訪來賓更可現場體驗光機電整合平台的概念與相關應用。
為協助我國核酸檢測第一道關卡更快速、精準通關,生醫界黑馬-精浚科技自主研發成功的自動化核酸萃取機,11月4日首度於南港二館登場的亞洲生技大展亮相,並榮獲2022年台灣精品獎,為此次展出如虎添翼。精浚希望與更多生技相關產業的企業或團體單位結盟合作,以此協助生醫界邁向自動化,讓醫療上的檢驗流程能化繁為簡、更加安全準確,進而邁出生醫設備國產化的重要一步。
精浚科技本月在大溪新廠開工動土興建,新廠總面積達6,500多坪,是標準的智慧製造工廠。
精浚科技於2012年鎖定高端客戶為目標、奠定「高端、利基、長尾」之發展策略,快速打入Global Key Account的國際供應鏈,2018年營業額就超標逾十億元。
精浚科技(股)公司因應未來的高成長,9月11日擇吉時啟建大溪新廠暨舉行動土典禮,嚴謹配合加強版二級防疫規定下,桃園市長鄭文燦親率市政團隊及此次工程營造團隊與金融界夥伴等嘉賓蒞場共祈工程順利。大溪新廠預計於2023年第一到二季正式啟用、兩廠合一,預估屆時出貨量體較現有一 、二廠總和更增三倍。
受惠歐美疫情解封、外銷訂單買氣旺,台灣傳動元件先驅-精浚科技近年營收成長屢創新高,因應未來的成長布局,於去年買地大舉擴廠。新廠的規畫與建置也獲得經濟部工業局產業升級創新平台輔導計畫推薦,將投入4千多萬元的軟硬體建置經費,打造傳統製造業轉型智慧製造的工業4.0典範工廠。位於大溪的新廠將於8月動工,總面積達6500多坪,全面採取智能化產線及智慧化系統,實現無紙化及智能化的智慧製造工廠。
經濟部30日召開會議,通過名列國內線性傳動元件前五大的精浚科技斥資近16億元在桃園建大鶯智慧化新廠,整併三峽、鶯歌既有二廠做為未來營運軸心,招募108名本國人才。
精浚科技(OME Technology)繼微奈米運動定位平台成功打入半導體設備供應鏈,奈米級定位精度壓電平台亦成為先端電子顯微鏡之進階產品開發、升級關鍵。在與客戶共同開發、提供系統解決方案過程中獲知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對線性馬達的需求龐大,精浚打算進一步積極洽談線性馬達優良製造商,謀求合作,以延續其既有核心技術、發展新微奈米自動化系統事業及創新商業模式。
以線性傳動元件研發與製造為本的精浚科技(股)公司,經過五年轉型有成,創辦人暨董事長廖國富受訪表示,2012年決定不做大規模擴廠生產,放著大陸訂單的快錢不賺,走發展核心技術、製程專利及商業模式創新,以求更長遠的穩健發展,這個轉型是「寂寞艱苦的一條路」。
長達半年沒有公開演出活動的演員董浚凱,下週即將在高雄最大的Live House『藍色狂想 Blue Fantasy』登台演唱,舉辦首場個人小型售票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