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精選收益型的搜尋結果,共10筆
美國聯準會(Fed)5月升息後,市場原先預期升息應已到終點,但根據芝商所FedWatch工具,市場最新預期6月再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的機率攀至近6成,利率高點可能落至5.25%至5.5%。銀行財富管理中心主管建議,建議目前操作宜兼顧債信風險和利率風險,以中、短期存續期間的投資級債為大宗,並酌量搭配非投資級債的複合債型式,擴大收益空間。
全球去年大舉升息、導致股債齊跌,債券罕見防禦失靈,但隨各國升息步入尾聲,利率波動降低,今年來各類債券多有3%~5%報酬率,目前殖利率也普遍較過去十年平均水準高出2個百分點至3個百分點。投資專家建議,在經濟降溫的環境下,增加債券配置不僅有助降低投資組合波動,也可同時享有收息好處。
聯準會上周如預期再升息1碼,利率攀升至5.0%至5.25%,會議聲明措辭暗示將暫停升息,檢視最近4次聯準會「停止升息」經驗,升息至高點後通常會維持利率水準不變約5至7個月,不過,總體經濟基本面弱化跡象增多,停止升息期間,股市表現將回歸基本面,建議今年仍可維持「債優於股」的策略,採雙收益投資策略,可提高致勝機會。
全球股債匯市今年元月強勁反彈行情,於2月受到美國就業和通膨仍強的壓力而出現拉回,震盪走勢再度喚起投資人於去年的恐慌記憶,但隨著債券殖利率再次攀高,提供投資人絕佳上車的機會。因美國利率大幅登高後,對於經濟的衝擊加重,資產管理業者紛紛建議投資版塊應順勢做些挪移,亦即債券配置比重可隨之提高。
通膨持續降溫、放緩升息機會提高,加上大陸持續解封,激勵全球股債市近期揚眉吐氣,不過資金成本上揚的壓力也正侵蝕企業獲利,股市上檔壓力相對大,反觀債券市場的投資能見度較為明朗,投資專家建議可藉由全球高評級複合型債券基金一舉掌握各債市的反彈利基。
公股銀行上半年市場波動劇烈,讓基金熱賣商品換人當。第一銀行統計,上半年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趨緩,經濟復甦促使原物料需求強勁,且俄烏開戰導致大宗商品供不應求物價飛漲,因此,境外基金熱銷商品主要以投資能源、礦業等股票型基金為主。
合庫2023到期新興市場精選債券基金預計於11月11日至18日展開募集,這是合庫投信近年來募集第五檔目標到期債券商品。合庫2023到期新興市場精選債券基金經理人楊嘉煒表示,在目前的低利環境下,這類固定收益型商品還是較受投資人青睞,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的資料顯示,國內的目標到期債至9月底的規模達3,344.98億,顯示這類商品在市場場仍是熱度不減。
國內首張雙外幣類全委保單-「安聯人壽富貴雙收(外幣)變額萬能壽險」自去年底由臺企銀獨家銷售以來,已熱銷48億元,所連結的「富蘭克林華美投信-精選收益型(月撥回)投資帳戶」自今年2月成立以來,截至5月26日歷經三次提減撥回,帳戶淨值仍維持10元以上。
臺灣企銀指出,現代人為了生活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沒有時間關注市場變化,加上市場快速波動,難以客觀應變,「全權委託帳戶」最大的優勢在於股票或債券投資比例靈活,並委由專業團隊代為操作管理,運用財務工程克服投資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精確掌握金融情勢和投資契機,不必傷腦筋在眾多的投資標的中挑選,成為一般投資人財務規畫的利器。
投信投顧公會最新資料顯示,法人受益人數最多的債券型基金,前五名分別為德盛安聯四季回報、富蘭克林華美全球債券、復華全球短期收益、瀚亞精選傘型及安泰ING亞太複合高收益債,其中有3檔為波動度低的組合型債券基金,且法人青睞的債券型基金,多數是規模較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