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紓困政策的搜尋結果,共889

  • 被剝多層皮 還要求上戰場爭光

     金融業「謙卑」的希望金融營業稅率只要能調降就好,不敢要求免徵,也不要求提早降稅,只求省下一年約250到300億元左右的稅款,能增加經營彈性及競爭力,但傳出財政部並不打算調降稅率,要對金融業課稅「收滿收好」。

  • 陸學者建言先釐清國家與市場關係

     大陸復旦經濟學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接受大陸觀察者網專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會呈現出「無熱點有重點」特徵,重點一定要做,但要考慮用什麼方法來推進,國家為主還是市場為主?在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中,政府和企業的角色應如何調整?歸根結柢,還是要回到國家和市場關係這一命題。

  • 您的專屬服務員上線了 竹北市長親自解說紓困金申請

    您的專屬服務員上線了 竹北市長親自解說紓困金申請

    竹北市領先全國,首波紓困金發放以弱勢族群及66歲以上長輩優先,超過7000萬已經溫馨直送匯入1.3萬符合資格者帳戶,第2波E化申請18日正式登場,上線首日,E化開放1小時申請人數飆破萬人,市長鄭朝方化身服務人員,親自坐鎮櫃台向民眾解說申辦流程。此外,近日中央發布6000元現金普發政策,許多外縣市民眾誤撥竹北市專屬紓困金服務專線,平均每天湧進超過千通,6成以上來自全台各地。

  • 紓困貸款衝5.7兆 申請破65萬戶

     國銀挺各部會紓困貸款最新狀況出爐。金管會統計,截至3月1日止,受理申請戶數高達65.4萬戶、金額衝破5.7兆元。其中,已核貸63.9萬戶、金額達5.6兆元,核貸戶數率達97.68%、金額達98%。這三年受到疫情衝擊的企業以「非公發公司」受災最慘重,申請的企業戶47.2萬戶中,非公發公司就占了47萬戶,占了99%。

  • 陸去年減稅降費逾4.2兆元人民幣 凸顯對中小微企業支持

    陸去年減稅降費逾4.2兆元人民幣 凸顯對中小微企業支持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日舉行2023年「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記者會,大陸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表示,2022年面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大陸實施了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減稅降費逾4.2兆元(人民幣,下同),創歷史新高。今年各項稅費支持政策仍將對助企紓困、穩住經濟大盤發揮重要作用。包括落實落細現有政策、優化完善優惠政策、進一步增強政策精準性。凸顯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及特困行業的支持。

  • 中國新視野-挖潛育新促恢復 多方優化舉措促消費

     在2023年開年回暖基礎上,促消費迎來更多優化措施。近期以來,大陸從政府到平台企業,再到金融機構等,推出更多真招實招,促進生活服務業加快恢復,挖掘下沉市場消費潛力。

  • 發改委示警 消費短期難擴大

    發改委示警 消費短期難擴大

     大陸發改委、財政部在16日分別發表文章,均提到大陸當前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穩固。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被作為大陸拉抬2023年經濟的主力之一,發改委卻預警,居民增加收入壓力較大,消費支出短期較難擴大,需將恢復及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綜合施策釋放消費潛力。

  • 新房市政策將拍板  賴士葆怒嗆蔡政府:最擅長拿補貼當大補帖

    新房市政策將拍板 賴士葆怒嗆蔡政府:最擅長拿補貼當大補帖

    行政院擬在16日拍板內政部長林右昌提出的新房市三箭政策,包括擴大租金補貼適用對象、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方案(房貸補貼免申請),及建立青年購屋積金支持機制。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今在臉書發文怒酸痛批說,蔡政府執政下,無論農產品滯銷、補貼觀光交通運輸「慘」業、中油台電虧損、疫情紓困振興、發3倍或5倍券等等,都只會補貼撒幣,如今住宅政策再撒幣,顯然「蔡政府最擅長、最優先政策就是補貼」,濫用人民血汗錢來政策買票,當成民進黨的「大補帖」,非常不應該。

  • 工商社論》股市的利多想像 埋下動盪因子

    工商社論》股市的利多想像 埋下動盪因子

     日前,美國聯準會(Fed)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貨幣政策決策會議一如預期,升息幅度放緩至1碼,會後聲明稿傳達的訊息也大致與過去幾次會期相同,沒有鷹轉鴿的跡象,主席鮑威爾甚至在記者會上,強調全年不降息,直接打臉市場對全年共降息2碼的預期。但市場的樂觀氛圍絲毫未減,當日美國三大股指終場仍收高。

  • 蔣萬安拚經濟 3月前提振興方案

    蔣萬安拚經濟 3月前提振興方案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產業,民進黨台北市議員何孟樺抨擊,去年6月時任立委的台北市長蔣萬安才批評中央未及時紓困、不食人間煙火,但如今高雄已公布紓困方案,北市卻連個聲音都沒有,蔣還在享受蜜月期。北市府表示,將以振興為主基調,積極幫助市民朋友,但同時保障財政健全,絕不會大撒幣,估3月前確定初步方向。

  • 蔡政府突改普發現金  矢板明夫想起1個人  結局慘了

    蔡政府突改普發現金 矢板明夫想起1個人 結局慘了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4)日宣布發6000元現金,引發熱烈討論。對此,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認為,對執政者而言,政策的決定過程要公開透明且迅速。如果操作不慎,往往容易把好事變成壞事,他更提到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2年前發紓困金,結果卻讓自己的支持度掉到40%以下一事。

  • 談經濟發展 陸學者籲先釐清國家與市場關係

    談經濟發展 陸學者籲先釐清國家與市場關係

     大陸復旦經濟學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接受大陸觀察者網專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會呈現出「無熱點有重點」特徵,重點一定要做,但要考慮用什麼方法來推進,國家為主還是市場為主?在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中,政府和企業的角色應如何調整?歸根結底,還是要回到國家和市場關係這一命題。

  • 大陸財長:明年財政5重點 紓解企業困難

    大陸財長:明年財政5重點 紓解企業困難

     大陸財政部長劉昆29日在全國財政工作視訊會議表示,明年財政政策重點有5方面,包括完善稅費支持政策,紓解企業困難;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大力優化支出結構,提高支出效率;均衡區域間財力水平,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嚴肅財經紀律,切實防範財政風險。

  • 陸財長劉昆:明年更直接有效發揮積極財政政策

    大陸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2023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更直接更有效發揮積極財政政策作用。優化完善助企紓困政策,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大力提振市場主體信心。

  • 「還稅於民」擬用於產業紓困?綠營立委:這是兩件事

    「還稅於民」擬用於產業紓困?綠營立委:這是兩件事

    今年總稅收超徵金額估計達4500億元,外界期盼財政部可「還稅於民」,不過,傳出行政院研擬朝振興產業方向處理;民進黨立委陳亭妃今天表示,還稅於民跟產業紓困是兩件事,產業紓困是本來就要做的事;至於如何「還稅於民」,陳亭妃認為,依照社會氛圍看來,發現金最實在。

  • 大陸前11月城鎮新增就業1145萬人 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大陸前11月城鎮新增就業1145萬人 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中共《人民日報》28日報導,大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日前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大陸全國城鎮新增就業達到1145萬人,完成1100萬人的全年目標任務。

  • 陸加強紓困 餐飲旅遊股漲

    陸加強紓困 餐飲旅遊股漲

     大陸銀保監會27日公布,加強金融紓困餐飲及文旅等受疫情衝擊的傳統服務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釋出加強金融支持擴大內需力道的訊號。受此激勵,部分A股上市餐飲與旅遊概念股上漲,西安旅遊等個股飆出漲停。

  • 陸港觀盤-謀定關鍵時刻 2023年應掌握的機遇

     疫情對經濟和市場的擾動是顯而易見的,這也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影響大陸股市表現的因素之一。不過,近期防疫政策的調整與優化,給市場帶來了樂觀的預期。

  • 綠委促還稅於民 全民發10000元

    綠委促還稅於民 全民發10000元

     春節大紅包要來了?今年稅收表現亮眼,實徵數估計超過預算數4500億元,原本是在野黨呼籲政府「還稅於民」,在九合一大選慘敗後,民進黨急欲拉攏民心,不分派系,昨天百家爭鳴,陸續表態支持,英系立委更呼籲「發放現金1萬元」。行政院長蘇貞昌昨表示,已指示各部會,研擬各項疫後振興及弱勢照顧方案,相關方案正在彙整中。

  • 大陸央行穩金融 支持民企合理融資需求

    大陸央行穩金融 支持民企合理融資需求

     大陸央行行長易綱近日主持召開央行會議。會議除表明要有力支持恢復和擴大消費,還強調繼續推進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援工具,支持民營企業合理債券融資需求,並改善龍頭房企資產負債狀況。而談及中國經濟發展,大陸經濟學者張軍認為,最終要回到國家和市場關係這一命題來思考。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