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紙花創作的搜尋結果,共42筆
為串起民眾與土地的情感,認識在地農業,中華郵政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合作,至10月15日止在郵政博物館6樓特展室(台北市重慶南路2段45號)舉辦「這一片番薯地-豐饒之美特展」,展示與「農業」主題相關的郵票及早期農具,期呼籲大眾「吃當地」,多選用本土農產品,以行動支持農民發展特色產品,提升經營力,共同疼惜生態環境,減少碳足跡,落實友善環境。
元宵節提燈籠是傳統民俗重要活動,花蓮市公所推出造型可愛的「賺錢兔」元宵燈籠,內有小燈泡,夜間綻放出七彩光芒,隨著提把前後擺動,可愛的兔兔也會靈活的搖晃,模樣逗人喜愛。2月2日上班時間在市公所供免費索取,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從事教育工作30年、投身藝術創作領域超過半世紀的張秀滿,7歲開始就幫忙阿姨縫新衣服的衣邊賺外快,也展露她的藝術天分,多年來投入中國結、押花、彩墨及剪紙等多項創作,即日起在台中市南屯萬和宮麻芛文化館創意藝廊展出她200件作品,呈現她對藝術的熱愛與執著。
環境永續發展近年來深受全球關注,龍華科技大學文化創意與數位媒體設計系師生團隊,研發出可潛入海底的載具「Ocean Guardian /海洋守護者」,能有效清理海洋垃圾,與其他4件作品一同入圍今年度德國紅點設計大賽。
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辦理清水眷村文化園區主題展「眷村那些事」,即日起至10月16日止於園區19號房舍展出,展覽規劃「娛樂」、「眷村副業-家庭即工廠」及「眷村手做食品展示」等三大單元,展現眷村人的休閒娛樂、飲食及日常生活,展出期間也辦理4場推廣活動,讓民眾深刻體會清水在地的眷村文化。
羅浚濱/竹縣報導
竹東鎮蕭如松藝術園區配合元宵節活動,12日將在園區戶外庭院舉辦剪紙花燈鬧元宵活動,文化局長李安妤表示,剪紙花燈是結合蕭如松中期幾何風格的作品特色,創作在傳統花燈上,十分有特色,因疫情關係每場次僅提供20個名額,共辦5場次100人。
高雄翰品酒店近日舉辦「小花園生活25度剪紙個展」邀請年輕剪紙藝術家25度展出其獨具一格的作品,即起至12月31日止,在飯店一樓登場。展出具現代感又多元豐富的作品共30件,主題共有四個系列,包括小花園生活、日常剪影生活記錄、植物動物節氣、山中精靈。
濁水溪出海口附近的雲林縣麥寮鄉新吉村是全鄉人口最少的村落,村內因有一名藝術達人林錦山自2010年起為村落創作牆面浮雕、紙漿裝置藝術而蛻變,每年吸引無數遊客參觀,新吉社區發展協會3日舉辦紙漿藝術村產業季活動,凸顯藝術帶動社區發展的收穫。
濁水溪出海口附近的麥寮鄉新吉村,全鄉人口最少,村內因有一名藝術達人林錦山自2010年起為村落創作牆面浮雕、紙漿裝置藝術而蛻變,每年吸引無數遊客參觀,新吉社區發展協會3日舉辦紙漿藝術村產業季活動,凸顯藝術帶動社區發展的收穫。
後疫情時期,為鼓勵民眾走出戶外,迎接防疫新生活運動,文資局規劃2020「閃耀文資、藝術、創新」酒桶妝點彩繪,文資園區妝點重責由藝點點文創美學大師-洪易,統籌領軍八位新生代藝術團隊,以地方宗教風俗、歷史古蹟和傳統技藝等符號元素,對園區內建物、牆面及酒桶等進行妝點彩繪實作,點亮百年歷史風華。
台南蘭花在國際占有一席之地,配合2020台灣國際蘭展將登場,台南市文化局邀請專攻花卉研究的韓國許北九博士,以韓國傳統紙花工藝延伸蘭花創作,期能透過手作傳遞溫暖,未來也盼朝老人、幼兒機構推廣,讓藝術傳遞人情味,展覽多數作品更以回收紙盒等材料製成,訴求「回收也能創造好物」。
台南蘭花在際占有一席之地,配合2020台灣國際蘭展即將登場,台南市文化局邀請專攻花卉研究的韓國許北九博士,以韓國傳統紙花工藝延伸發想蘭花創作,期能透過手作傳遞溫暖,將這項工藝帶往老人、幼兒機構,帶動紙藝發展和人際互動,展覽多數作品更以回收紙盒等材料製成,訴求「回收也能創造好物」。
2020台灣燈會從2月8日開幕以來,台中后里主展區及文心森林公園副展區,參觀人次累計已超過450萬人次,雖遇2波寒流來襲,賞燈人潮每日仍絡繹不絕,燈會倒數最後4天,將於23日落幕;交通部觀光局呼籲,民眾把握最後機會前往參觀,若賞燈時間有限,特提示主燈區中8大必逛亮點作品攻略。
距離台中花博4月24日閉幕日倒數10天,累積入園遊客已超過680多萬人次,市府新聞局表示,台中花博集結各個領域頂尖專業人士,還有眾多在地企業響應,園區擁有世界地表最大機械花「聆聽花開的聲音」、全球首座回收紙裝置藝術館「
紙張也能成為創作主角!今年33歲的返鄉青年林得文繼承石雕家父親的創作天份,以紙模藝術(low-poly)獨樹一格,打破紙張柔軟、廉價的印象,以3D立體概念加上紙類材質,創作出零死角、硬挺紙模藝術品,逼真的可愛模樣直逼柴犬「喜妹」本尊。
2019金門元宵燈會推出主題花燈「富足天豬」動態展演和元宵晚會、猜燈謎、花燈競賽、彩繪燈籠及手作元宵湯圓等系列活動,讓兩岸遊客在五彩繽紛中,分享鬧元宵的歡樂情趣。
雲林縣文化處2012年推動文化創意發展計畫,至今精選出75件展現在地文化特色的「雲創點睛精品」,今年再認證共13項,也首次評選出雲林特色空間店家20家。
藝術家劉韻竹在剪紙中鑽研11年,近年更創新融和剪紙和造紙技術,讓剪紙不只是傳統春節的紅色「窗花」,成為能突顯紙的豐富紋理質感、繽紛的插畫作品,「剪紙很單純,只要有紙、剪刀和筆刀就能創作。」一系列五幅的剪紙插畫《慢慢》,今年成為波隆那插畫展入選的全球77件作品之一,獨樹一格。
比漾廣場本月春上市以「花舞春風」為主軸,首次和台北燈節紙雕藝術家成若涵合作,採用不織布花2個月創作,以「綻放-在春芽新吐之後」為主題,最長的畫面達12公尺,創歷年作品紀錄,且用新北市花山茶花為主視覺,搭配蜜蜂、蝴蝶和幼鳥等圖騰,她說:「山茶花的花語是幸福,希望能帶來愛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