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絲織品的搜尋結果,共07筆
成立於1993年的岱妮國際蠶絲,25年來耕耘蠶絲產業,從上游的研發設計、生產製造乃至下游的產品行銷與獨立通路販售等,擁有完整蠶絲織品產業鏈,始終以提供舒適、健康及實惠的蠶絲商品予消費者。於2013年更成立岱妮國際生技,與經濟部工業局合作,成功開發獨家環保絲膠回收技術,期以頂級純淨蠶絲蛋白為始,顧客健康為終,在原料開發、美容保養、生物醫學等面向,持續創造社會價值。
香蕉絲織品是當今台灣獨一無二的技藝,獲花蓮縣政府登錄為文化資產傳統藝術類;即日起「布」玩創意藝術聯展,在花蓮縣台灣原住民文化館展出香蕉絲織品及油畫作品。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織品展廳開幕首展「錦繡繽紛:院藏亞洲織品展」,近日新添兩件「貴氣」展品,是借自瀋陽故宮博物院的一件清代皇帝御用龍袍《明黃江綢彩繡平金夾龍袍》,及一件製作龍袍的袍料《黃地繡金萬地金龍彩繡十二章龍袍料》,介紹中國絲綢文化的特色、龍袍的精緻圖樣及袍料。
漢晉時期,大陸與西藏就透過古絲路文化、貿易交流。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日前在西藏阿裏象泉河上游地區,考古發現距今1800多年的「王侯文鳥獸紋錦」,證實了這項說法。
湖南省郴州市文物管理處17日宣布,考古人員在一座戰國晚期貴族墓中發現絲織品,顯示2000多年前的紡織、刺繡、縫紉技術。
湖南省郴州市文物管理處表示,考古人員日前在一座戰國晚期的貴族墓中發現絲織品,顯示了2000多年前的紡織、刺繡、縫紉技術。
湖南郴州市文物管理處15日表示,該市考古人員日前在一座戰國晚期墓中,發現絲織品,顯示2,000多年前的紡織、刺繡、縫紉技術。古墓中出土青銅器、漆木器、玉器、陶器、絲織品殘塊等文物近百件。從出土文物的數量、特點看,墓主人可能是當時「士」一級的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