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經濟增長放緩的搜尋結果,共424

  • 陸港觀盤-明年投資聚焦3A 港股擁三主題

     今年更多數據顯示美國通膨正逐漸降溫,聯準會(Fed)從放緩升息,到幾乎確認停止升息,市場憧憬明年降息有利公司估值。展望2024年,我們認為可以「AAA」概括明年投資焦點。

  • 法貿行:中國明年經濟增長放緩至4.5%

    法國外貿銀行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學家徐建煒表示,今年中國受房地產困境及投資疲軟,疫後復常步伐弱於預期。內需仍然是推動經濟的主要動力,目前中國的消費勢頭低於疫情前水平,但預計明年將趨於穩定,而且服務業包括旅遊及餐飲正在快速復甦,但房地產銷售若持續下行,會繼續為行業帶來壓力。

  • 中國製造業和服務業活動放緩 華爾街日報:年底形勢不妙

    中國製造業和服務業活動放緩 華爾街日報:年底形勢不妙

    中國11月份工廠活動進一步萎縮,服務業活動則出現今年以來的首次萎縮。《華爾街日報》報導,經濟的短暫反彈趨勢出現熄火跡象,這意味著中國政府需要採取更大膽的措施來提振經濟增長。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需要更多的政府助力,以避免年底明顯放緩。

  • 疫後反彈 中國經濟增長率上調至5.4%

    疫後反彈 中國經濟增長率上調至5.4%

     據法國廣播電台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指出,受惠於疫情後的強勁反彈,中國今年經濟增長將達到5.4%。然而,由於房地產市場持續疲軟、外部需求低迷,預計2024年增速將放緩至4.6%。而生產力疲弱與人口老化,將成為中國經濟中期發展的不利因素。

  • OECD: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率 放緩至2.7%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在最新經濟展望中表示,儘管債務水準較高且利率存在不確定性,全球經濟2024年將略微放緩,但硬著陸的風險已經消退。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預計將從2023年的2.9%放緩至2.7%,然後在2025年回升至3%。

  • 陸媒:穩投資不走強刺激的老路

    陸媒:穩投資不走強刺激的老路

     大陸經濟前景持續受矚,大陸官媒《經濟日報》近期刊出時評文章稱,中國經濟不能也不會再走依賴投資刺激增長的老路,但這並不是不要投資,而是要避免盲目投資和低水準重複建設。穩投資是透過將投資的重點聚焦於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堅持精準有效的投資導向,加快補齊弱項。

  • 法人估Fed明年9月降息 債券基金買點到

    法人估Fed明年9月降息 債券基金買點到

     美國聯準會利率是否已觸頂?投信法人預期,聯準會基準利率高峰估維持在5.5%,2024年9月後啟動降息,幅度為3碼,到年底利率將降至4.75%,債券資產因高利率環境所產生的豐厚利差,已來到十年來最具吸引力的價位。

  • EIU推估 明年亞洲經濟增長3.9% 逾半來自中國

     經濟學人智庫(EIU)最新報告指出,2024年亞洲GDP增長將從2023年的4%,略為放緩至3.9%。從增長的角度來看,中國經濟仍難以被忽視,預期中國2024年將為亞洲經濟增長貢獻兩個百分點。即略高於亞洲GDP成長預測3.9%的一半。

  • EIU:估明年亞洲經濟增長放緩至3.9% 中國貢獻一半

    經濟學人智庫(EIU)最新報告指出,預期2024年亞洲將占全球GDP增長的六成,這比例高於疫情前的水準;儘管地緣政治及中國經濟的風險較高,但亞洲將仍是增長機會的主要地區。

  • IMF:生產力疲弱及人口老化將成中國經濟隱患

    IMF:生產力疲弱及人口老化將成中國經濟隱患

    據法國廣播電台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當地時間7日指出,受惠於疫情後的強勁反彈,中國今年經濟增長將達到5.4%。然而,由於房地產市場持續疲軟、外部需求低迷,預計2024年增速將放緩至4.6%。生產力疲弱與人口老化,將成為中國經濟中期發展的不利因素。

  • 《國際經濟》鷹聲再起?聯準會眾官員這樣說

    聯準會決策官員上周才做出按兵不動的決定,現在則將焦點放在強勁的經濟數據、一些經濟放緩的跡象以及長期債息走高的影響。他們正在考慮是否需要進一步升息以降低通膨。

  • 陸經濟學家:中國人口負增長可能持續至下個世紀

    陸經濟學家:中國人口負增長可能持續至下個世紀

    人口快速減少的問題困擾的不只是社會學家,也包括經濟學家,也是政府與民間共同關切的問題。大陸出生率去年出現建政以來首次負增長,經濟學家預計,人口減少的趨勢最快要到2097年才能逆轉,很有可能持續到下世紀才會改變。這不但影響勞動力供應,更使經濟增長放緩,需加快需求結構轉型應對。

  • Fed傳聲筒:不排除12月後再升息

    Fed傳聲筒:不排除12月後再升息

     具有「聯準會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蒂米羅斯(Nick Timiraos)撰文表示,聯準會(Fed)官員目前正對經濟加速成長但通膨不升反降的背離現象進行辯論。雖然這場爭辯不至於影響本周會議結果,但卻可能為12月或之後再度升息敞開大門。

  • IFF估 大陸今年經濟增長5.2%

    IFF估 大陸今年經濟增長5.2%

     全球通膨壓力仍然存在,但在貨幣和金融狀況收緊的情況下有所緩和,2024年可能進一步放緩。據界面新聞報導,28日在廣州召開的國際金融論壇(IFF)20周年全球年會上發布《IFF2023年全球金融與發展報告》。報告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預期增長3.1%,低於2022年的3.4%。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預計將保持在3.1%的疲軟水平。中國經濟2023年和2024年預計將分別增長5.2%和5%。

  • IFF報告:預計中國經濟今年和明年將分別增長5.2%和5%

    IFF報告:預計中國經濟今年和明年將分別增長5.2%和5%

    全球通膨壓力仍然存在,但在貨幣和金融狀況收緊的情況下有所緩和,2024年可能進一步放緩。據界面新聞報導,10月28日,在廣州召開的國際金融論壇(IFF)20週年全球年會上,《IFF2023年全球金融與發展報告》發佈,報告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預期增長3.1%,低於2022年的3.4%。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預計將保持在3.1%的疲軟水平。中國經濟2023年和2024年預計將分別增長5.2%和5%。

  • 陸港觀盤-美國GDP優於預期 中國工業企業利潤繼續改善

     美國剛公布的第三季GDP反映著實體經濟十分具韌性,年化按季增長(初值)達4.9%,除了高於市場預估4.7%,也高於第二季的2.1%,這數字更是自2021年第四季以來的新高。與第二季相比,經濟增長集中於居民消費支出、住宅固定投資及民間存貨投資等,而政府支出則有所放緩。

  • 陸財政發功 增發1兆人民幣國債

    陸財政發功 增發1兆人民幣國債

     大陸24日決議增發2023年國債人民幣(下同)1兆元,全年赤字率也由原本預定的3%,提高到3.8%左右。資金將用於八大方面,包括災後恢復重建、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缺點等,提升大陸整體抵禦自然災害能力。

  • 預測失準改口風?經濟學家:中國經濟短期不必擔心 該擔心長期

    預測失準改口風?經濟學家:中國經濟短期不必擔心 該擔心長期

    最近剛公布的中國經濟數據顯示,陷入困境的經濟出現了一些復蘇跡象,第3季度經濟增速上升至4.9%,超出外界預期。新的數據暫時緩解了經濟危機惡化的擔憂,經濟專家認為,中國短期經濟成長已經不必太擔心,投資者如果要擔心,應該擔心的是長期經濟前景。

  • 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 IMF降至0.8% 國發會仍堅信會保1

    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 IMF降至0.8% 國發會仍堅信會保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8日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預估下調1.3個百分點至0.8%,明年經濟成長預估為3%,較上次預估高出0.4個百分點。中國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5%,明年估成長4.2%,低於4月時預估的5.2%與4.5%。

  • 陸港觀盤-第四季投資策略,繼續偏重大型股

     回顧第三季,雖然距離美國升息週期完結又再多走一步,但9月的FOMC會議點陣圖顯示,2024年降息的時間或進一步推遲,這也代表利率可能在高位維持一段較長的時間。美國國債孳息率上升至最近15至16年以來,從未觸及的水平,長年期孳息率影響企業未來現金流的折現率(Discount Rate),息率上升令股市近月出現回調。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