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經濟學家的搜尋結果,共4,267筆
9月FOMC的訊息依然鷹派,市場期待的降息可能要再等等,預示2024年全球投資環境依然富挑戰,但除了經濟變化,地緣政治風險以及氣候潛在影響也不容小覷。2024投資最重要的三件事為:1.AI推動的美國新景氣循環、2.ESG影響力投資數字化的落地、3.高通膨下的政經隱憂。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於近日發布報告,分析在人工智慧(AI)趨勢的浪潮下,哪些國家是潛在受益者,並列出受益潛在程度的排行榜。結果顯示美國位居第一,台灣則排名第14名,大陸排名第18名。
華爾街分析師普遍預期油價上看每桶100美元,恐成投資人下一個惡夢,油價站上百元大關,會讓好不容易降溫的通膨又有重燃風險,經濟軟著陸落空並陷入衰退。
美國聯準會(Fed)預計將維持長時間高利率,10年期美公債殖利率25日衝破4.5%,創16年新高,國內金融機構首席經濟學家均認為,美債飆高並非風暴來臨的徵兆,主要反映當前市場三大利空齊發。
美國經濟今年成功度過一些亂流,但到秋季卻有四大威脅同時現身,可能對經濟造成更大動盪,這些威脅分別是汽車業罷工擴大、政府可能關門、學貸恢復償還與逼近3位數的高油價。
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關鍵原材料與零組件業者更成為各方爭取的合作對象。特斯拉供應商、中國最大的鈷化學品廠商之一:浙江華友鈷業,將與韓國LG化學在摩洛哥合建電池材料廠,該工廠將於2026年投產,目標是年產5萬噸磷酸鐵鋰陰極材料。
美國聯準會(Fed)9月決策會後引發金融市場混亂的反應,不僅美國國債利率急漲、股市也出現異常震盪,VIX恐慌指數從利率決策會議之前的14,連續兩天大漲至17.41,漲幅高達24%,到上周五(22日)才略為拉回。本報社論多次批評,從新冠疫情至今將近四年,Fed不只無法善盡引導全球經濟穩定的重任,反而不斷引爆意外的混亂,這是從1970年代布列敦森林會議放棄美元釘住黃金,推動匯率自由化政策時所稱「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你們的問題」,至今未曾改變的霸權主義心態所致。
美國前財長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警告,聯準會(Fed)最新的經濟預測太過樂觀。此外,兩名前Fed官員同日也提到,Fed想要實現經濟軟著陸目標的機會並不大。
隨美國聯準會(Fed)政策聲明發布的最新「經濟預測摘要」(SEP),反映出Fed預期美國經濟在未來一年依舊強韌,貨幣政策仍將趨緊。但Fed主席鮑爾的會後發言卻沒那麼「鷹」,對經濟前景轉趨保守,釋出的訊號曖昧不明令市場困惑。
大陸民眾爆吃榴槤,吃出驚人數字,外媒引述匯豐銀行報告,過去兩年,中國進口了總價值60億美元的榴槤,占全球市場需求量的91%,並預測因中國強大的購買力,將推動全球需求年比飆升400%。
印度指數8月震盪走弱,但9月在外資回補下,恢復上漲動能,近期再度站回67,000點。投信表示,受到通膨上升、央行遏制流動性的干預措施等影響,印度指數8月有些承壓,所幸在季線有撐,在內外資雙引擎帶動下,股市重回上漲動能。
2010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里斯多福‧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表示,當下的全球治理體系急需全面整體的審視和重組,而中國應該在其中承擔重要責任,並以強有力的談判者、磋商者的角色參與規則制定。
中國大陸近年加速去美元化進程,知名經濟學家余永定19日指出,為維護海外資產安全,大陸應擴大進口需求,把長期積累的「美元部位」換成國內經濟增長所需的實際資源。
美國聯準會(Fed)19日起召開決策會議,市場預料此次不會升息,但有「聯準會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蒂米羅斯(Nick Timiraos)18日撰文指出,美國經濟軟著陸的目標面臨四大威脅,利率維持在高檔過久是其一。而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最新預測,受各國央行升息影響,明年全球GDP成長率可能從原預測的2.9%放緩至2.7%。
今年來美股漲勢優於預期,促使多家華爾街投行紛紛調升標普500指數的年底目標價。但有「末日博士」之稱的著名經濟學家羅比尼(Nouriel Roubini)不改驚世預言,警告美股今年剩下的時間裡可能下跌10%,他將在這段時間做空美股。
據觀察者網引述日媒《日經亞洲評論》9月15日以「越南工廠的低迷表現凸顯從中國遷出的局限性」為題刊文,指出全球需求疲軟正使越南面臨十年來最嚴重的工廠低迷現象,這一跡象表明,從中國轉移而來的供應鏈給這個東南亞國家的帶來的好處要低於預期。
聯準會官員好不容易接受了經濟可望實現「軟著陸」的美好前景,但在其本周召開政策會議前,一切突然風雲變色,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AW)在「底特律三雄」發動局部罷工、聯邦政府可能關門以及學貸即將恢復繳款,都給這個最佳的經濟前景帶來新的風險。
美國聯準會(Fed)今(19)日起召開兩天決策會議,市場預料此次篤定不會升息,但專家指出,鑑於利率政策按兵不動,因此Fed發表的經濟預測、也就是《經濟預測摘要》(Summary of Economic Projections)將是市場觀察重點,並且應聚焦於四個面向。
美國預計10月起恢復學貸還款,未來一年消費者的荷包可能縮水多達1,000億美元,民眾可能開始縮衣節食,大型零售商對此感到憂心忡忡。
英國央行21日將召開9月貨幣政策會議,市場普遍預期將再次升息1碼。但這可能是此次緊縮循環最後一次升息,原因是經濟降溫令決策官員日益感到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