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經濟工作會議的搜尋結果,共747

  • 穩外資信心 陸高官頻見外企高層

     北京近期高度重視穩外貿穩外資工作。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工作就強調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近日大陸副總理張國清、天津市委書記陳敏爾相繼會見丹麥諾和諾德公司全球總裁執行長周賦德一行。從中央到地方各領導層動起來,頻頻召見外資企業並招商引資。

  • 用「日本式衰退」類比中國 陸證券業者駁:張冠李戴、販賣焦慮

    用「日本式衰退」類比中國 陸證券業者駁:張冠李戴、販賣焦慮

    關注日本經濟的話題在中國網路上一直很活躍:日本股市比美國股市更值得投資?日本經濟真的復甦了?日本從「失去的三十年」走出來了?中國會不會陷入「日本式衰退」?長期觀察研究日本經濟的甬興證券副總裁許維鴻今天在《環球時報》撰文稱,用「日本式衰退」類比中國 是在張冠李戴、販賣焦慮。

  • 學者觀點-大陸平台經濟成復甦引擎

     若說大陸官方政策「朝令夕改」,不如說是「勢隨時轉,與時俱變」!

  • 貨幣寬鬆 陸股補漲行情看俏

     大陸人行為刺激經濟,持續祭出寬鬆貨幣政策,宏觀經濟修復將推動A股企業盈利上行,法人表示,A股盈利的低點逐漸顯現,上行周期或已開啟,預計第二季至第四季盈利穩步復甦,今年全部A股淨利年增可望達10%至15%,A股後市補漲行情看俏。

  • 陸投73億人民幣以工代賑 納逾20萬人家門口務工就業

    陸投73億人民幣以工代賑 納逾20萬人家門口務工就業

    據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微信公眾號今天(12日)發布消息,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兩會」精神,加快推動以工代賑項目實施、及早帶動困難群眾就業增收,今年以來,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已聯合財政部分批下達2023年以工代賑中央專項投資73億元(人民幣,下同),佔年度擬下達投資規模的90%以上。

  • 產經解析-中國重啟與通膨降溫支持風險性資產

     經歷2022年內外部風險反復衝擊後,中國市場連續兩年風險溢價抬升,當前市場已處於性價比較高的底部區間。隨著新冠疫情漸漸淡出舞台,市場的焦點,又回到了中國經濟復甦步伐上,鑒於系統性風險的緩解和經濟復甦的支撐,市場信心有望回歸,風險偏好將有所提升。不過,近期美國強勁的經濟資料,使得市場對於通膨以及升息終點的展望仍有分歧,這也加大了短期市場的波動性。此外,近期一些地緣政治博弈也對股市產生擾動。

  • 大陸將從嚴處置惡意首發、脅迫企業商業合作的平台帳號

    大陸將從嚴處置惡意首發、脅迫企業商業合作的平台帳號

    大陸「網信中國」公眾號6月1日消息,中央網信辦5月31日召開專題座談會,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牛一兵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要求,要進一步加強問題帳號等的管理,從嚴處置惡意首發、脅迫企業開展商業合作的帳號,嚴厲打擊雇傭網路水軍詆毀企業、抹黑等行為。

  • 復甦行情來了 陸股基金有潛力

     大陸首季GDP增長大幅改善,陸股在五一假期前以來,股價相對強勢。法人表示,陸股過去兩年飽受疫情所苦,隨著管控解除、國門重新開放,政府極力推動內需消費,陸股較全球股市位階相對低,後市有望持續迎來復甦行情。

  • 產經解析-中國經濟維穩的底盤依然堅實

     儘管2022年中國經濟受到諸多因素壓制,但2023年經濟修復的彈性可以樂觀一些,我們認為,2023年上半年經濟預計都將處於上行階段,一方面經濟活動陸續修復,另一方面市場交易活躍度提升,兩者共振之下,2023年開年市場表現顯著回暖。目前市場風險溢價仍處於高點,繼續看好後續市場信心提升帶來的風險溢價回落,權益資產有望實現估值修復。

  • 中央政治局會議 經濟政策傳轉向

    中央政治局會議 經濟政策傳轉向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在即。隨著宏觀數據陸續出爐,本次會議料將研究第一季經濟形勢並部署下階段工作。專家表示,經濟政策是否轉向為觀察重點,聚焦在經濟「三重壓力」是否調整為「三重改善」、寬貨幣與促消費政策是否延續等。

  • 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前瞻 關注「三重壓力」是否轉為「三重好轉」

    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前瞻 關注「三重壓力」是否轉為「三重好轉」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每年4月召開會議中,主要研究第1季經濟形勢並部署下一階段工作。觀察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經濟恢復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較大,日前大陸國家發改委也宣稱首季經濟運行「需求擴大、供給恢復、預期改善」,這將讓政治局會議是否表態「三重壓力」調整為「三重改善」成為關注焦點之一。

  • 台新投信:A股漲升行情看俏

     台新中証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表示,春節過後,受美聯準會升息、及中美摩擦等地緣政治因素影響,A股出現震盪調整,不過,A股擁有基本面回溫、政策提振及資金強勁等三大利多加持,後市漲升行情看俏。就類股分析,歷史經驗來看,北向資金偏好大市值、盈利穩定的優質消費股,同時今年中國政府工作重心是「大力提振市場信心」和「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消費占中國GDP近4成,各地方促消費政策陸續出台,政策推動下有利消費穩定回升,預計消費將成為A股行情的主旋律,建議優先布局消費龍頭股。

  • 學者:陸今年GDP可能報復性成長至7%

    學者:陸今年GDP可能報復性成長至7%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講話日前曝光,強調亮明態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更大力度吸外資,加強和外商溝通及常態化走出去招商引資。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廖群分析,去年的疫情封控導致民企和外商信心不足,習講話是一種堅持市場經濟的宣示,亦定調今年主要任務是穩增長、促增長。他預測,今年GDP增長5.5%沒問題,甚至可能報復性成長至7%。

  • 陸港觀盤-今年陸宏觀政策重「穩增長」、重點領域發力

     中國全國「兩會」(人大、政協會議)3月初登場,市場聚焦公布2023年宏觀經濟目標,並已於本周完成落幕。整體來說,中國股市在「兩會」期間表現平平,主因是新政策利多有待新的國務院領導定奪,同期間,面對國際市場表現不佳,美國通膨難以壓抑下,Fed主席鮑爾的談話預示,3月FOMC可能升息2碼,促使美元轉強,陸股各大指數多退守回季線,以代表大型藍籌股的富時中國A50指數來觀察,近一個月約拉回4.7%左右。

  • 看大陸經濟 李強:長風破浪,未來可期

    看大陸經濟 李強:長風破浪,未來可期

     新上任的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曾主政長三角三大經濟省市,其經濟規畫成外界最關注一環。對於大陸經濟前景,李強用八字總結,認為在全球逆勢中,大陸經濟仍「長風破浪,未來可期」。

  • 如何提振民企信心?李強:政府依法保護企業家權益

    如何提振民企信心?李強:政府依法保護企業家權益

    疫後中國拚經濟復甦,但民營企業信心不足。中國還需要採取哪些措施提振民企的信心,支持民企的發展,還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夠,需要補齊?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今天在總理記者會上表示,政府將在新起點上大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平等對待各類所有制企業,依法保護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各類經營主體公平競爭,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 李強曝在陸民企大有可為 鼓勵發揮「四千」精神

    李強曝在陸民企大有可為 鼓勵發揮「四千」精神

    大陸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強13日召開首度總理中外記者會,被問到政府對大陸民企還需要採取哪些措施提振信心與補強。李強表示,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會越來越好,發展空間越來越大,一定是大有可為。他也鼓勵民企要發揮當初江浙個體私營經濟崛起時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那樣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創業精神,是永遠需要的。

  • 疫後復甦? 陸總理李強:中國經濟「長風破浪、未來可期」

    疫後復甦? 陸總理李強:中國經濟「長風破浪、未來可期」

    今年是中國經濟疫後復甦的第一年,中國準備採取怎樣的措施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今天在總理記者會上表示,基本取向是「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打好四套組合拳,李強並不忘信心喊話稱,今年中國經濟發展「長風破浪,未來可期」。

  •  遏制醜化歪風! 陸媒籲 :消除民營企業顧慮以利大膽發展

    遏制醜化歪風! 陸媒籲 :消除民營企業顧慮以利大膽發展

    共青團北京市委機關報《北京青年報》11日刊文指出,今年大陸全國兩會上,「黨中央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正確理解黨中央方針政策,增強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成為熱點話題。多名代表委員提出議案提案建議,要求創造有利於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品質發展的輿論環境,讓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切實消除顧慮,放下包袱,大膽發展。

  • 訂經濟增長預期目標 陸國家發改委:符合經濟運行走勢

    訂經濟增長預期目標 陸國家發改委:符合經濟運行走勢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3月6日)上午10時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請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李春臨、楊蔭凱介紹「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有關情況。趙辰昕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訂下5%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符合經濟運行走勢。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