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經濟政策的搜尋結果,共1,604筆
繼之前稱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為「獨裁者」後,德國外長貝爾伯克28日又表示,德國與中國發生衝突的風險正在升高,中國在一定程度上已成系統性對手;她更警告,台海軍事升級將衝擊德國自身經濟利益,因此德國政府對於台海緊張局勢不能再視若無睹。
國際貨幣基金(IMF)表示,近期數據反映中國經濟出現企穩跡象,如果中國政府進一步採取措施改革經濟,讓消費取代投資成為主要動力,中國經濟可望在中期內加速成長,預料大陸今年GDP可實現5%左右成長。
8月多項經濟數據偏好,部分機構近期上調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8日表示,近期數據反映大陸經濟有趨於穩定的跡象,預計2023年經濟成長率可達約5%,亦即達成大陸官方5%左右的目標值。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8日表示,最近的數據有部分跡象顯示大陸經濟趨穩定,但相信如果大陸採取措施改革經濟,從投資轉向消費支出,大陸可以在中期內加速成長。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當地時間22日在大西洋理事會舉行的一個論壇上表示,美方正在非常慎重的考慮如何重新平衡世界上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關係,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對中國大陸301關稅的審核,針對歐盟調查中國政府補貼電動汽車行業,她表示贊成。與此同時,美副國務卿表示,由於無法將中國排除在關鍵礦產供應鏈之外,非常樂意與中國合作。
為提振民企信心,大陸官方持續推出政策牛肉。大陸市場監管總局近日頒布《市場監管部門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舉措》,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大陸商務部也發布消費數據顯示,大陸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9兆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6%;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27%。
為提振民企信心,大陸官方持續推出政策牛肉。大陸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發布《市場監管部門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舉措》,聚焦5面向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此外,大陸商務部也發布相關消費數據顯示,大陸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9兆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6%;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27%。
大陸近期多項經濟數據表現疲弱、持續下滑,許多地方政府和房地產行業深陷債務泥淖,政府想方設法促進經濟增長。路透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說,呼籲中國將經濟增長模式轉向專注提振國內消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發表的最新談話說,IMF將敦促中國提振疲軟的國內消費、解決陷入困境的房地產業,並控制地方政府債務。她指出,這些問題正在拖累中國和全球經濟增長。
香港《經濟日報》引述路透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喬治艾娃說,呼籲中國將經濟增長模式轉向專注提振國內消費。
雲壤海軍基地,位於柬埔寨南部,暹羅灣(泰國灣)沿岸的一處港口,是中國大陸自2017年以後的第二個(吉布地共和國的保障基地為第一個),也是在印太地區的首個海外基地。已近完工的海軍基地碼頭,根據近期衛星照片情資顯示,依其尺寸估算將可停泊航空母艦,為大陸在暹羅灣提供軍事戰略上的優勢。
「習普會」擬於10月登場之際,中美關係卻依舊變數重重。美國務院昨表示,預計美國務卿布林肯將在今年底前於美國接待中國外長王毅,並希望促成兩國元首在今秋稍晚實現會面。而美國總統拜登日前指中國面臨經濟困難,中國外交部駁斥稱,中國經濟沒有崩潰,反倒是「中國崩潰論」屢屢崩潰。
氣動元件大廠亞德客-KY(1590)預期大陸經濟景氣可望在未來一至二季就會回溫,喊出今年營收與獲利要挑戰新高的目標。亞德客持續擴充大陸寧波及台南樹谷園區產能,並在寧波興建新廠,生產氣動元件及線性滑軌,今年資本支出增至20億~30億元。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9月12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近來不少西方國家唱衰中國經濟。美國總統拜登稱,中國面臨經濟困難,既受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影響,也與中方經濟政策有關。澳洲財長稱,中國經濟增速顯著放緩,對澳構成衝擊。美國副財長阿德耶莫稱,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將主要波及亞洲鄰國。對此,毛寧12日表示,似乎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中國崩潰論」,但事實是,中國經濟沒有崩潰,反倒是「中國崩潰論」屢屢崩潰。
中國經濟持續放緩,但大陸政府對推出大規模經濟刺激計畫表現出遲疑。學者認為,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累積和外部不確定性的增加,可能促使政府採取更加審慎的政策。因為,此類風險對社會和政治穩定構成的威脅是難以容忍的。
隨氣動元件基本需求持穩,再加上大陸政府陸續公布刺激經濟政策,並解除部分限制措施,氣動元件廠亞德客-KY(1590)自結8月營收25.62億元,月增6.31%、年增29.63%,累計前八月營收198.8億元、年增12.41%,皆續創同期新高。
8月中,主計總處將最新估計的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下修為1.61%,這是官方第一次承認今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無法保2。其實國內外許多機構早就估計今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達不到2%,其中星展銀行與標準普爾在7月中甚至估計只有0.5%,可說是對台灣最不看好的機構。
外界持續關注中國經濟前景,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目前政策底已現,但市場底要等待經濟走出底部,這需要信心和耐心。
儘管過去三年來中國經濟持續放緩,但中國政府仍對是否推出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表現遲疑。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認為,中國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累積和外部不確定性的增加,可能促使政府採取更加審慎的政策。因為,鑑於中國政治制度的性質,此類風險對社會和政治穩定構成的威脅是難以容忍的。
美國共和黨於周三(23日)晚上9時(台北時間24日上午9時),在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Milwaukee)舉行黨內總統候選人首場辯論,各候選人就如何扭轉民主黨籍總統拜登的經濟政策展開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