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經濟文化的搜尋結果,共202筆
國際情勢快速變動,蔡英文總統今天表示,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率先提倡的「自由開放的印太構想」,已經成為國際民主陣營共同的戰略目標。我們期待,台灣和日本在各領域能不斷深化合作,建立更緊密的夥伴關係,讓「台日友好」火苗能夠延續。
蔡英文總統今(21)日下午頒授美國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特種大綬景星勳章」,歐布萊恩指出,白宮國家安全會議正尋求提升臺美關係,美國已通過180億美元對臺軍售計畫,希望現在即可交付這些武器。他很高興臺灣投注越來越多資源在國防安全上,這將使臺灣成為「豪豬」,變得更強壯、更安全。
前台灣團結聯盟主席蘇進強19日表示,兩岸在軍事上雖然保持相互威脅與嚇阻的態勢,但民間社會、經濟文化的交流活動,卻相當活絡甚至相互依存。就兩岸如何跳脫統獨的「敵意螺旋」與化解台灣的「民主內戰」,他認為,需從「尊重歷史,承認現實,放眼未來」3個面向才能走出第三條路,而台灣內部的「和解」是對大陸談判最大的利基。
剛落幕的大陸人大、政協兩會,聚焦在高層人事換屆與經濟建設,並未對政治問題,尤其兩岸政治過度著墨,對台政策呈現務實、緩和的基調。可以看出,國際輿論愈是關切台海何時「開戰」,北京就愈釋出兩岸和平交流的訊號,這是成熟理性的做法。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進行政府工作報告,涉台部分除重申堅持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等大陸對台基本方針,並釋放許多柔性語調,強調要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完善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
針對今年的兩岸關係,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天(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大陸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定反「獨」促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進入2023年,大陸各智庫密集發表前瞻報告。1月9日,全球化智庫(CCG)發佈《2023中國與全球化報告》。報告認為,當前新冠疫情疊加烏克蘭危機,世界秩序重構加速,儘管全球化作為經濟發展必然趨勢不會終結,但全球化發展進入深度調整期已成共識。
大陸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今天(3日)表示,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數位化和低碳化是未來的產業發展重點,希望加強推動兩岸企業在數位化、低碳化領域的交流合作。
中國信託銀行深耕海外市場有成,15日舉辦越南胡志明市分行成立20周年慶祝酒會,現場冠蓋雲集,來自東南亞各地超過280名貴賓共同見證歷史性的一刻,中國信託銀行深耕越南市場不遺餘力,如今已成為東南亞地區獲利支柱,2021年在60家越南當地外資銀行中,資產報酬率(ROA)及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獲利能力雙雙名列前茅,成績亮眼。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說,台灣周邊發生軍事事件仍然是一個「確切威脅」,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沒有排除侵略台灣的選項,行政當局對一個有關台灣的大型跨黨法案部份內容「有些擔憂」,白宮正在與國會進行溝通,以期能更有效地改善台灣的安全問題。
對於外交部長吳釗燮說柬埔寨的事情是中國一帶一路的遺毒,新黨市議員侯漢廷揭露,柬埔寨媒體「高棉時報」(Khmer Times)於今年5月9日發出一則新聞報導,標題是「柬埔寨經濟受惠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甚深」,而這篇報導還被我國外交部「駐胡志明市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張貼轉載在辦事處的官網中。
兩岸衝突升溫,菲律賓在台灣的社群今(7)日與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MECO)商討,一旦局勢再升高,如何撤離在台灣的10萬名移工。
菲律賓政府為支持貿易、投資和產業發展,將透過制定多項法案,為外資降低准入條件。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商務處長李安東表示,菲律賓於2022年7月,迎來新一屆政府就任,未來投資招商方向,將著重於打造更自由的投資環境。
駐台北越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武進勇指出,越南和台灣,無論在地理位置、市場規模、人力資源、高科技應用等方面,都具有強勢互補性。他指出,雙方在紡織、汽機車、零組件、智慧城市、電子、資通訊等領域,互補性最為顯著。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1年通過《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並於2002年12月聯合國大會決議宣佈5月21日為「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對話和發展日」,為響應這個特別的紀念日,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等多個民間團體,21日舉辦「良心守護多元文化 促進族群全球共榮 」線上論壇,邀請多位民意代表及各行各業代表,與談者認為良心是確保文化多樣性的關鍵。
職業表演娛樂稅新北課徵10%,北市卻僅2.5%,新北市議員葉元之指出,娛樂稅在1942年開徵,當時農業社會政府希望民眾避免消費、減少娛樂,但時代已不同,中央大力建設藝文場館,別用課稅方式「懲罰」民眾娛樂,籲新北市分階段調降娛樂稅。新北財政局回應將研議。
我駐韓代表唐殿文任期屆滿,外交部今天表示,條約法律司司長梁中光將調駐韓國代表,條法司司長一職則由現任愛丁堡總領事連辰接任。
捷克外交部長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y)近日接受Politico專訪時表示,歐盟應盡可能幫助像台灣等遭霸凌受欺負的民主國家,捷克也將繼續深化與台灣的密切關係;報導並指稱,當親中國的現任捷克總統齊曼任期於今年底結束後,捷克考慮跟進立陶宛作法,將「駐捷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 in the Czech Republic)更名為駐捷克『台灣』(Taiwanese)經濟文化辦事處。對此,外交部昨不願回應。
●1945年9月14日中華民國空軍官兵首先來台
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黃敏境處長和同仁今年1月1日在「羅省中華會館2022年新任四大首長就職餐會」集體離席的風波。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昨(4日)在臉書表示,「看來真是不太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