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經濟正的搜尋結果,共438筆
俄羅斯去年入侵烏克蘭後的前幾個月,因能源價格飆漲,獲得可觀意外之財而無懼西方制裁。隨著戰爭泥沼愈陷愈深和西方制裁更嚴厲,俄國經濟開始放緩並衝擊財政收入,外界認為這將長期困擾俄國政府。
美國債務上限危機遲遲未解,政府瀕臨關門之際,美國第16大銀行矽谷銀行無預警宣告倒閉,一周內第3起金融機構倒閉事件,迫使財政部、聯準會、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緊急介入,史無前例宣布提供存款人足額保證,以穩定市場信心。政府債務上限危機與金融機構倒閉事件,看似無關,背後其實有著千絲萬縷關係,深值警惕。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十年總理生涯即將結束。從上任以來就把拚經濟放在首位的他,任期內遭逢中美關係動盪、疫情等多重考驗,5日他也坦言,經歷「極不尋常」的時期。不過這位改革老將直到卸任前最後時分,仍馬不停蹄走訪多個部委,心繫經濟、拚搏到最後一刻。
大陸總理李克強3月1日上午在中南海紫光閣應約與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通電話。李克強表示,當前中國大陸經濟增長正在企穩回升,未來發展具有廣闊空間。中方願在多邊框架下建設性參與解決低收入國家債務問題。
全球通膨壓力未歇,又遇到地緣政治風險,全球經濟前景蒙上一層陰影,「末日博士」經濟學家魯比尼(Nouriel Roubini)日前警告,全球債務危機與停滯性通膨的風險逐漸升高,經濟正遭遇二戰以來的最大威脅,台灣雖是全球化趨勢的成功故事,但在地緣政治風險下,可能成為大威脅的原爆點。
華爾街對於現今美國經濟的現況感到百思不解!強勁的就業市場與韌性的消費支出指向美國經濟仍在擴張,但同時間製造業與房市卻陷入低迷不振。經濟學家企圖對於這項令人費解的現象提出解釋,認為這是美國目前正經歷「滾動式衰退」(rolling recession)的結果。
法國國家統計機構INSEE周二指出,法國今年上半經濟正走在微幅上升的路徑;INSEE並補充,退休金改革的罷工是否會影響到經濟成長,將取決於罷工時間長短。
歐盟執委會副主席暨貿易事務專門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在周一表示,歐盟或許可以擺脫幾個月前人們所預測的「深度經濟衰退」,但是這也不表示,歐盟區域已經走出危機。
時序來到2023年開春之際,全球經濟正發生巨大變化,新的趨勢逐漸醞釀成型,包括中國政府決定不再實行清零防疫政策,但由於感染人數大幅上升,短期內經濟反而可能面對更大的壓力。正值天寒之際,疫情惡化並不出奇,相信未來中國或會經歷一段混亂及恐慌時期。但我們也知道,疫情總會有過去的一天,再加上中國政府的刺激措施屆時或將見效,社會其後可望慢慢回復正常。
加州科技業裁員潮持續發酵,Google母公司Alphabet宣布裁減旗下生命科學企業15%人力。經濟學家說,數據顯示灣區整體失業率仍非常低,還沒有出現網路泡沫時代的衰退跡象。
距離2023年只剩不到一周時間,與印度神童阿南德同門派的台灣吠陀占星權威李靜唯分析,2023年4月木星將進入牡羊座,烏俄戰爭的影響會擴大,同時通貨膨脹、全球經濟大衰退等,都會讓一般人感受到威脅與壓力;而延續多年的新冠疫情則可能出現持續一年的停滯期,直到2024年全球人類才有機會恢復正常生活。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必須將利率維持在較高水平,以應對更長期的通膨……;而這會讓『軟著陸』的空間縮小!」美東時間12月14日,在結束了2022年最後一場利率決策會議後,聯準會主席鮑爾如此公開表示。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表示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已死且不太可能再回復一席話,引發外界關注;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美國前總統川普上任後喊出「美國優先」就改變態勢,並在拜登接任後以實際優惠補助,落實製造業美國生產的願景下,全球經濟正式走入二元化,即西方陣營以及非西方陣營,而WTO也喪失主持公道的功能。
今年陸港股市劇烈震盪,近日在市場信心增強下終於重拾漲勢,但面對大陸經濟前景,嚴格的防疫措施和房地產市場危機持續延燒,成為拚經濟的最大掣肘。瑞信亞太區私人銀行部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直言,大陸經濟正面對20年來未有的挑戰。
今年2月,俄烏突如其來爆發戰爭迄今未熄,衝擊全球糧食及能源供應所延伸的通膨危機,加上新冠肺炎變種病毒持續蔓延,讓各國經濟正迎接最嚴酷的寒流。在這些不利因素影響下,最近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等國際經濟機構無不大幅下修美國、中國大陸、歐盟及日本等國家今明兩年經濟成長。
高通膨、高利率雙重壓力,亞太地區在未來幾個季度面臨巨大增長阻力,明年經濟成長率多不如今年表現;科法斯預測,台灣明年經濟成長率僅2.2%,在亞太區主要國家中,僅贏日本的1.9%,南韓、新加坡明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則分別為2.3%與2.4%,中國大陸則逐漸恢復成長動能,預測值為4.0%,較今年3.2%好轉;科法斯也同步下修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1.9%。
海通證券公布最新策略報告指出,A股每3至4年出現一個低點,背後是經濟周期輪迴。當前大陸經濟正邁入復甦早期,A股趨勢向好,再加上大陸官方推出的穩增長政策持續加碼,預估年內第二波上漲正悄悄展開,應優先關注高景氣成長,如數位經濟和新能源。
金融數據供應商標普環球(S&P Global)23日公布歐元區11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雖意外回升,不過已經連續五個月低於景氣榮枯線,反映歐元區第四季經濟已經跌入衰退。
大陸國家發改委今表示,經濟大省等重點地區經濟正在加快回穩發展。穩增長政策將在四季度集中顯效,優化防疫措施有利暢通經濟循環,展望全年,經濟增速有望進一步加快,但最近新發疫情不斷出現,促進四季度經濟持續恢復還需付出艱苦努力。
爭取競選連任的雲林縣張麗善今(7日)參加雲林縣公辦政見發表會,正式的跟大家說明這些年來的規劃,並證明雲林的經濟正逐漸繁榮、脫胎換骨,還有未來要「用4年拚8年 」的具體做法。她強調,現在雲林已經上場,所有的政策擘劃都是為了未來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