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經濟治理的搜尋結果,共288

  • 全球化面臨新風險 經濟學家:中國要參與治理體系再構建

    全球化面臨新風險 經濟學家:中國要參與治理體系再構建

    2010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里斯多福‧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表示,當下的全球治理體系急需全面整體的審視和重組,而中國應該在其中承擔重要責任,並以強有力的談判者、磋商者的角色參與規則制定。

  • 工商社論》大陸改革開放必須更上一層樓

    工商社論》大陸改革開放必須更上一層樓

     中國大陸經濟近期百症齊發,既有短期的景氣低迷與通縮危機,也有長期的結構性問題。提振之道莫衷一是,有人主張在財政寬鬆和調降利率上採取強刺激措施,認為不儘快下猛藥不足以解危,甚至有可能重蹈日本覆轍,陷入失落困境,從此一蹶不振。有人期期以為不可,認為大水漫灌和大幅降息後遺症太大,而且傷筋動骨,唯有培元固本才是正道。中共官方目前沈穩應對,提出的對策一方面是避免出現緊急而不可收拾的危難,另一方面是精神喊話重於強烈刺激,希望先能提振消費與投資信心,再徐圖以進。

  • 李強會見聯合國祕書長 要求加強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

    李強會見聯合國祕書長 要求加強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

    新華社8日報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雅加達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當地時間7日傍晚會見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要求加強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切實增加開發中國家在國際金融機構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按照「共同行動、公平負擔」原則積極穩妥解決開發中國家債務問題。古特瑞斯指聯合國願與中方加強對話合作,推動改革國際經濟治理體系。

  • 海納百川》護國神山境外投資的文化衝擊(徐作聖)

    海納百川》護國神山境外投資的文化衝擊(徐作聖)

    台灣半導體設備暨材料展覽會(2023 SEMICON Taiwan)本周在台北盛大舉行。台灣一向以半導體產業自豪,尤其台積電更被視為護國神山,其未來動向與布局更是全球矚目。雖然劉德音董事長抱持審慎與樂觀的態度,但護國神山在美國投資障礙的解套方案仍然是全球媒體關注的焦點。

  • 大陸擴大內循環的方程式

    大陸擴大內循環的方程式

     從2018年美國對中國發起關稅戰及其後的一系列貿易戰、金融戰、科技戰,中國大陸決策層愈來愈明白內需市場對經濟發展的關鍵作用。上月底,大陸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的通知》,對發展內需的經濟戰略有更深入的政策指引。

  • 倡議數位信任 資策會扮智庫角色

    倡議數位信任 資策會扮智庫角色

     資策會8月1日舉辦「數位信任治理生態」論壇,揭開III Plus系列活動。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表示,數位科技的發展,通常是雙面刃,在這個過程中,資策會希望協助推動數位信任,並且擔任產業界的引水人角色。

  • 是時候重啟服貿談判

    是時候重啟服貿談判

     明年初台灣即將進行總統大選,對於是否重啟兩岸《服貿協議》談判,邇來各黨候選人唇槍舌戰,支持或反對各有不同的立場,一時有火花無交集,淪為各說各話,似是而非。到底該不該重啟兩岸服貿談判,是值得好好來討論的。

  • 宏觀經濟治理 李稻葵:從防過熱變防過冷

    宏觀經濟治理 李稻葵:從防過熱變防過冷

     大陸疫後經濟成長反彈力道低於外界預期,引發各方關注。政府與市場經濟學國際學會聯席會長,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表示,「過去10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逐年下滑,每年下滑0.32%,這個態勢必須逆轉。宏觀經濟治理工作的思路要變,要從過去防過熱變成防過冷。」

  • 大陸宏觀經濟治理 李稻葵:要從防過熱變成防過冷

    大陸宏觀經濟治理 李稻葵:要從防過熱變成防過冷

    「過去10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逐年下滑,每年下滑0.32%,這個態勢必須逆轉。宏觀經濟治理工作的思路要變,要從過去防過熱變成防過冷。」據澎湃新聞報導,6月17日,在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ACCEPT)主辦的「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半年度經濟形勢分析」上,政府與市場經濟學國際學會(SAGE)聯席會長,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做上述表示。

  • 台灣大連續9年挺進「公司治理評鑑」前5%企業  永續發展、經濟成長雙軌  朝區域級科技電信集團邁進

    台灣大連續9年挺進「公司治理評鑑」前5%企業 永續發展、經濟成長雙軌 朝區域級科技電信集團邁進

    臺灣證券交易所、財團法人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今(9)日舉行第9屆「公司治理評鑑」頒獎典禮,共計1,662家上市櫃公司接受評鑑,台灣大哥大不僅由928家上市公司中脫穎而出,名列「公司治理評鑑」前5%,同時也是全台僅有的八家企業,連續9年挺進前5%佳績的企業之一,顯示台灣大在社會經濟環境變動、產業激烈競爭下,多年來仍持續以穩健公司治理,為利害關係人創造最大價值。

  •  批侯請益馬是向最差的學習 蘇巧慧讚蔡「這些事」遭噓爆

    批侯請益馬是向最差的學習 蘇巧慧讚蔡「這些事」遭噓爆

    獲國民黨徵召參選2024總統的新北市長侯友宜近日展開拜會之旅,並於25日至馬辦拜會前總統馬英九。然而,民進黨立委蘇巧慧批此舉是「向最差的學習」,並強調總統蔡英文執政後,讓國家維持經濟最好、福利最好等狀態,這番言論卻慘遭網友噓爆。

  • 大陸治理統計造假 經濟數據波動加劇

    大陸治理統計造假 經濟數據波動加劇

     廣東、上海、四川等地近日開展「統計造假專項治理行動」,將持續至明年2月,近期部分地區第一階段的自查自糾工作即將完成。有分析認為,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等經濟數據短期內波動可能加劇。

  • 大陸多省治理統計造假 經濟數據波動加劇

    大陸多省治理統計造假 經濟數據波動加劇

    廣東、上海、四川等地近日開展「統計造假專項治理行動」,將持續至明年2月。有分析稱,近期經濟數據波動加劇,多省4月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罕見出現數據一致向下的現象。

  • 時論廣場》大陸高鐵全球第一(白德華)

    時論廣場》大陸高鐵全球第一(白德華)

    馬英九回陸祭祖時國台辦主任宋濤陪搭高鐵,前台中市交通局長王義川說,別被馬英九騙了,「大陸高鐵沒靠背」,如同前年「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的翻版,這不只是笑話,簡直是無知,大陸高鐵里程數全球第1,衛星發射全球第1,台灣名嘴沒見賢思齊就罷了,還以井窺天徒留笑柄。

  • 土國大選 強人總統選情告急

    土國大選 強人總統選情告急

     土耳其總統與國會大選14日登場,面臨通膨狂飆引發民怨四起,加上2月份強震被批救災不力,使得現任總統艾爾段(Tayyip Erdogan)正面臨20年來最艱難的選戰。

  • 陸學者:第一人口大國頭銜沒那麼重要

    陸學者:第一人口大國頭銜沒那麼重要

     印度人口預計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有分析推導出「印度時刻到來」、「世界重心將轉移」等結論。對此,大陸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原新撰文指出,需要關注的是人口與經濟社會的關係是否協調,充分認識並抓住未來30年的人口機會,轉化為人口紅利才是最重要的。

  • 轟民進黨政治詐騙一籮筐 國民黨籲2024用誠信對抗

    轟民進黨政治詐騙一籮筐 國民黨籲2024用誠信對抗

    國民黨今召開「2024是誠信vs詐騙的對抗 揭露民進黨假訊息治國」記者會,現場提出民進黨的經濟、政治詐騙三例,近期施政無方、治理失敗的證據持續顯現,政府本身成為最大詐騙集團,從總統、內閣官員到議員通通在說謊,現場並高呼「用誠信對抗政治詐騙,用選票下架擺爛官員」。

  • 北台8縣市合作平台20周年 新北再領軍推動7大亮點策略

    北台8縣市合作平台20周年 新北再領軍推動7大亮點策略

    由北台灣8縣市共創的「北臺區域發展推動委員會」,今年邁入第20年,再度輪回新北市擔任主政縣市,也更聚焦在青年議題上,23日上午於新北市三峽的客家文化園區舉辦「青年創議市集-北臺政策提案競賽入圍發表會暨合作議題宣言」,市長侯友宜期望青年透過參與公共事務,立足臺灣、放眼國際。

  • 減碳虛晃一招 中研院專家:小心被經濟制裁

    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寶貫與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應用總體計量經濟模型評估淨零排放路徑與策略,發現透過合適的政策工具組合與治理制度,台灣是有能力採用更積極的淨零路徑與策略,在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同時,提高綠色經濟的競爭力。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