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經濟衝擊的搜尋結果,共492

  • 大陸經濟不好 台灣受害最慘?美國大咖驚吐:這群人小心

    大陸經濟不好 台灣受害最慘?美國大咖驚吐:這群人小心

    美國財政部副部長Wally Adeyemo就大陸經濟狀況不佳對全球的影響發表看法,他認為美國能抵禦此衝擊,但大陸周邊地區及國家將受到較劇烈的變化,包括一些向大陸借錢的國家,需要密切關注後續的發展。

  • 趙春山示警 賴當選 兩岸關係會比蔡執政更糟

    趙春山示警 賴當選 兩岸關係會比蔡執政更糟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民調保持領先,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昨天示警,賴清德若當選,兩岸關係絕對不會好,還會比蔡英文執政8年還糟糕。賴日前喊話,最想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共進晚餐,在大陸看起來,這不是釋善意而是在吃豆腐。

  • 賴清德若當選 趙春山:兩岸關係會比蔡執政更糟糕

    賴清德若當選 趙春山:兩岸關係會比蔡執政更糟糕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民調保持領先,贏得2024總統大選的希望濃厚。不過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今天示警,如果賴清德當選,兩岸關係絕對不會好,而且還會比蔡英文總統執政這8年還糟糕,屆時是全民都要付出代價。

  • 中國面臨類似2008金融危機 諾獎得主解讀對全球經濟衝擊

    中國面臨類似2008金融危機 諾獎得主解讀對全球經濟衝擊

    曾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在他的專欄中指出,中國正面臨新冠疫情後的經濟困局,但是它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幾乎沒有相似之處。雖然兩者都是因為房地產泡沫破裂而引起,但中國的債務是欠自己人,因此只是內部危機,其房地產泡沫破裂對其他國家總體影響很小。

  • 海納百川》難保二 民進黨創經濟成長歷史新低(李貴敏)

    海納百川》難保二 民進黨創經濟成長歷史新低(李貴敏)

    曾堅稱今年GDP可順利保二的主計總處,終於擋不住現實經濟衝擊壓力,將台灣全年經濟成長率下修至1.95%,也確定今年GDP無法保2,以及創下2016年民進黨執政以來最差的經濟成長率。事實上,對一般庶民而言,GDP無法保二早已不是新聞;看看薪資停滯不前、物價狂漲不停,再加上兩岸關係在民進黨操弄下危機四伏,除了成為「地表最危險的地區」外,台灣出口更是連11黑,無薪假也陸續開啟;更別提低薪、高房價、缺水、缺電等問題,但綠營官員卻始終視若無睹,對如何促進經濟成長也毫無規劃或務實有效的因應措施,只知狂編預算、瘋狂大撒幣、用人民辛苦的納稅錢補貼特定人士,並用大內外宣愚民和混淆視聽。

  • 用電景氣連9藍 台綜院:經濟未見反轉

    用電景氣連9藍 台綜院:經濟未見反轉

     台綜院昨(21)日公布產業電力景氣指數(EPI),6月全國產業高壓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減少4.19%,景氣燈號連續亮出第9顆代表衰退的藍燈,其中製造業用電減少5.28%,幅度高於全國產業。台綜院表示,出口、外銷訂單連10黑,從產業用電量來看,製造業仍陷景氣谷底,整體經濟尚未出現反轉訊號。

  • 大陸爆「通貨緊縮」危機 經濟衝擊火燒全球:美國也慘了

    大陸爆「通貨緊縮」危機 經濟衝擊火燒全球:美國也慘了

    去年底大陸全面解封後,不少人期待經濟復甦能刺激全球經濟,但實際上,大陸卻面臨經濟成長緩慢、人民幣暴跌及工業生產下滑等問題,如今又出現通貨緊縮的危機,被視為一個巨大的危險訊號。

  • 「預測全失準」哈佛歐洲智庫:俄經濟成長已超過德國

    「預測全失準」哈佛歐洲智庫:俄經濟成長已超過德國

    美國哈佛大學歐洲研究所(CES)院士暨歐元智庫(Eurointelligence)所長明肖(Wolfgang Munchau)本週四(6)談到,先前西方幾乎每一個預測,無論是關於烏俄戰爭、經濟前景還是極右派黨派的快速崛起,都傾向於比預期更糟。更超出預期的是俄羅斯經濟,該國的GDP增長目前已經超越了德國。西方制裁的目的,是為了讓普通俄羅斯人生活更加困難,以使普丁失去國內支持。但這並未發生,目前民間消費已恢復至2021年的水平。

  • 觀念平台-慎防RCEP全面上路對我經濟衝擊

     最近以來,在台灣各界聚焦於《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歷經一年談判達成其中五項議題共識,於6月1日在美國華府簽署「首批協定(first agreement)」的同時,向來較不受國內青睞、全球涵蓋規模最大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也於6月2日在其15個成員國家先後完成法定程序生效實施下全面上路。

  • 缺水衝擊亞洲 中印承壓最大

     水資源短缺對於全球經濟帶來威脅,已被視為氣候危機裡最顯著的衝擊。印度智庫「能源、環境與水源理事會」(CEEW)警告,在2030年前全球淡水需求將大幅超出供給40%~50%,而中國大陸與印度等大型亞洲經濟體恐承受最大衝擊。

  • 《塑膠股》南亞派息3元 吳嘉昭:積極調整策略 降低宏觀衝擊

    南亞(1303)今(31)日舉辦股東會,由董事長吳嘉昭主持,吳嘉昭表示,去年營運受到整體宏觀經濟衝擊,每股獲利4.05元。南亞今日股東會也通過每股配發3元現金股利。

  • IMF:美債違約 將衝擊全球經濟

    IMF:美債違約 將衝擊全球經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言人科扎克(Julie Kozack)11日表示,美國可能發生的債務違約,將不僅對美國而是對全球經濟有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IMF目前沒有量化這個影響的數據,她強烈鼓勵有關各方緊急達成共識,盡快解決這個問題。而美國總統拜登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原定於12日就上調美國債務上限會談,已確定推遲至下周舉行,此舉可能將影響拜登下周是否親自赴廣島參加G7峰會的行程。

  • 美衰退將至 專家:趁利空進場

    美衰退將至 專家:趁利空進場

     美國聯準會(Fed)鷹式升息打通膨後,華爾街對經濟衰退逼近的焦慮就沒停過,但分析師仍鼓勵投資人勇於出手買股。理由是即便衰退成真,也不會如預期那麼糟,加上市場大致消化衰退隱憂,投資人重新擁抱風險資產有理。

  • 葉倫:美盼與中建立「建設性且公平」經濟關係

    葉倫:美盼與中建立「建設性且公平」經濟關係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在今天預先準備的講稿中表示,即便在華府堅定捍衛美國的國家安全之際,美國仍盼與中國建立「建設性和公平的經濟關係」。

  • 新冠疫情衝擊 學者估我GDP損失逾1300億

    新冠疫情衝擊 學者估我GDP損失逾1300億

     新冠疫情雖已進入解封階段,但公衛學者分析,感染新冠肺炎及長新冠造成的經濟衝擊不容小覷,估算國內生產毛額(GDP)整體損失新台幣1337億元,其中長新冠占100億元,如新冠肺炎對神經造成長期影響,如未經適當治療,可能演變成嚴重後果。

  • 新冠疫情衝擊經濟 學者估台灣GDP損失1337億元

    新冠疫情衝擊經濟 學者估台灣GDP損失1337億元

    國內疫情解封,但感染新冠肺炎及長新冠(Long COVID)造成的健康和經濟衝擊不容小覷。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表示,目前國內累計1016萬人染疫,估算GDP(國內生產毛額)整體損失新台幣1337億元,其中長新冠佔了100億元。

  • 大陸貿調影響大 商總示警應跨部會因應

    大陸貿調影響大 商總示警應跨部會因應

     中國大陸商務部宣布,將針對台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做貿易壁壘調查,包括國民黨、民眾黨立委昨天對經濟部長王美花一問三不知,毫無「超前部署」因應,再重炮轟無能;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則高分貝示警,指兩岸經貿依存度高、涉及層面廣大,呼籲政府不應該輕視此貿易壁壘調查,應立即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來處理這個問題。

  • 陸對台啟動貿易壁壘調查 立委批經濟部不應毫無準備

    陸對台啟動貿易壁壘調查 立委批經濟部不應毫無準備

    中國大陸在結束三天對台環島軍演後宣布,即日起將就台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展開貿易壁壘調查。民眾黨立委張其祿指出,昨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的質詢中,經濟部卻對相關經濟衝擊未有有效研判及評估,王美花部長遭外界奚落一問三不知,他質疑,政府不應對此毫無準備及評估,政府遠中保台的經濟及貿易政策仍未見顯著實效,中國對台經貿制裁仍可能嚴重衝擊台灣產業及民眾。

  • 頭條揭密》市場經濟危機?陸出口訂單下滑 外資民企獲利重挫

    頭條揭密》市場經濟危機?陸出口訂單下滑 外資民企獲利重挫

    大陸國家統計局公佈1-2月工業企業利潤大幅下降22.9%,讓外界大為吃驚,完全掃除了先前景氣趨向擴張的氣氛。其實對許多經濟專家與企業經營者來說,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甚至應該特別警惕,因為這可能預示大陸官員與媒體鼓吹的疫後經濟快速復蘇實際上並不樂觀,甚至值得擔憂。因為未來面對西方國家通膨帶來的全球衰退問題,中國經濟壓力將會更加沉重。

  • 美激進升息對經濟衝擊 炸鍋

     美國矽谷銀行(SVB)拋售債券認列虧損,迫使該公司不得不宣布現金增資計畫填補財務缺口。SVB專為科技新創公司提供融資,如今高科技產業陷入低迷、客戶燒錢速度未見緩解,加上利率攀高,導致該公司爆發現金流動危機,凸顯高利率對產業與整體美國經濟的衝擊已逐漸浮現。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