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經濟評論的搜尋結果,共213

  • 工商社論》評析阿根廷「美元化」的瘋狂改革

    工商社論》評析阿根廷「美元化」的瘋狂改革

     經濟崩潰的阿根廷在日前舉行第二輪總統決選,53歲的經濟學家米雷伊(Javier Milei)以56%得票率,擊敗代表現任執政團隊的經濟部長馬沙(Sergio Massa)。即將在12月10日就職的米雷伊,還沒上任就以阿根廷「美元化」的激進主張驚動國際,後續會牽動何等的政經蝴蝶效應,值得密切觀察。

  • 日媒:越南工廠低迷 凸顯從中國遷出的局限性

    日媒:越南工廠低迷 凸顯從中國遷出的局限性

    據觀察者網引述日媒《日經亞洲評論》9月15日以「越南工廠的低迷表現凸顯從中國遷出的局限性」為題刊文,指出全球需求疲軟正使越南面臨十年來最嚴重的工廠低迷現象,這一跡象表明,從中國轉移而來的供應鏈給這個東南亞國家的帶來的好處要低於預期。

  • 特斯拉墨西哥廠 傳延至2026投產

     電動車巨擘特斯拉(Tesla)為爭取美國《降低通膨法案》(IRA)提供補貼給電動車買家所帶來商機,前進墨西哥建廠。但墨國《改革報》(Reforma)6日報導指出,該廠可能最快也要2026年才能量產,較原先外界預估的2025年延後一年。

  • 鮑爾指經濟軟著陸 美股匯雙漲

    鮑爾指經濟軟著陸 美股匯雙漲

     全球矚目的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在傑克森霍爾年會發表演說內容,基調鷹中帶鴿,且暗示經濟成功軟著陸,帶動美國市場股匯雙漲,標普5百與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大漲至少0.7%,順利擺脫周線連3黑的低潮。美元指數也漲破104,創5個多月新高。

  • 陸房地產危機擴散至金融體系 德媒:若無大刀闊斧 情況或更糟

    陸房地產危機擴散至金融體系 德媒:若無大刀闊斧 情況或更糟

    近一個月來中國一系列經濟數據令人不安:失業率居高不下、房地產行業深陷危機、物價下滑構成了通縮風險。中國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中國經濟低迷引起了德媒的高度關注,德媒在評論中指出,各大金融機構都在下調對中國的經濟預估,如果北京沒有強而有效的作為,情況恐怕會更糟。

  • 陸通貨緊縮不會步日本後塵 德媒:中國經濟早該降溫了

    陸通貨緊縮不會步日本後塵 德媒:中國經濟早該降溫了

    在一片中國經濟面臨通貨緊縮、可能步上日本失落十年後塵的流行觀點中,於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出版的《商報》則持不同觀點。該報駐華記者以「中國經濟降溫是政府有意為之」為題分析稱,中國眼下的通貨緊縮,並不會演變成日本曾遭遇過的長年經濟低迷。

  • 如何振興民企? 陸官媒: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民營經濟

    如何振興民企? 陸官媒: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民營經濟

    由大陸國務院舉辦、中共中宣部領導和管理的以經濟報導為主的綜合性報紙《經濟日報》今天刊發署名為金觀平的評論文章稱,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金融部門責無旁貸。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並強調,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強金融、財政、產業等政策協調配合,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民營經濟。

  • 阮囊羞澀無力消費?陸媒出招:讓民眾投資股票基金賺到錢

    阮囊羞澀無力消費?陸媒出招:讓民眾投資股票基金賺到錢

    近日,大陸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圍繞六方面提出20條具體政策舉措,以期充分釋放消費潛力,增強高質量發展持久動力。但各界疑惑,民眾沒錢怎麼消費?由大陸國務院舉辦、中宣部領導和管理的以經濟報導為主的綜合性報紙《經濟日報》今天(8月3日)建議:讓民眾投資股票基金賺到錢。

  • 越南崛起!東南亞經濟擊敗強國 神操作2件事台灣輸了

    越南崛起!東南亞經濟擊敗強國 神操作2件事台灣輸了

    當已開發國家陷入高通膨、低需求的經濟困境中,東南亞的前景依然相當亮眼,專家分析指出,東南亞是全球供應鏈重組的主要受惠者,且加入兩個自由貿易協定(RCEP與CPTPP)增加龐大的經濟與投資吸引力。

  • 印度是否能超越中國?修昔底德陷阱作者分析4大障礙

    印度是否能超越中國?修昔底德陷阱作者分析4大障礙

    印度人口推算在今年4月超過中國,並且正受美國與西方積極拉攏,外界估計印度崛起,其經濟將超越德國與日本成為世界第3。但印度能否趕上並超越中國,仍然是有極大爭論的話題。知名哈佛學者、修昔底德陷阱理論專家艾利森(Graham Allison)撰文指出,印度超越中國看起來似乎有希望,但是有4項事實難以忽視。

  • 機會、挑戰並行 中國經濟撲朔迷離

    機會、挑戰並行 中國經濟撲朔迷離

     中國今年經濟表現,迄今各界評估莫衷一是;聯合國、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IMF)前一刻才上修中國經濟成長率,但標普在內等多家機構下一秒卻是集體看衰。中國經濟前景撲朔迷離,內部消費不振、房產市場低迷無疑是隱憂之一,然而27日登場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不啻為是一劑吸引外資的強心針,中國經濟能否撥雲見日,挑戰與機會並行。

  • 操盤心法-關注美重量科技股財報業績

    操盤心法-關注美重量科技股財報業績

     經濟事件分析:美Fed從2022年3月升息以來連續九次升息,從0%升至4.75%~5%,理論上應對經濟產生很大衝擊,但美國4月綜合PMI由52.3升至53.5,服務業PMI由52.6升至53.7,製造業PMI由49.2升至50.4,表示美國經濟韌性很強。

  • 台「苟延殘喘」比不上陸?外媒:4月發生此事恐再失1拉美友邦

    台「苟延殘喘」比不上陸?外媒:4月發生此事恐再失1拉美友邦

    我中美洲友邦宏都拉斯尋求與中國大陸建立正式關係,外媒指出,如果4月巴拉圭反對黨拿下總統寶座,台灣還有可能再損失1個拉美友邦。另外有學者評論,中南美洲作為美國的後花園,「承認台灣是冷戰的產物」,至今已發生許多變化,數十年前台灣是比北京更有吸引力的經濟夥伴,但如今台灣已無法與大陸的巨大市場競爭,更有學者直言,就外交關係來看,台灣似在「苟延殘喘」。

  • 陸媒:嚴肅查處揮霍公款 「過緊日子」必須常態化

    陸媒:嚴肅查處揮霍公款 「過緊日子」必須常態化

    隨著大陸各地方政府財政困窘,大陸官媒發表評論指出,黨政機關過緊日子必須作為常態化紀律要求,揮霍公款的違法違規行要嚴肅查處。

  •  俄羅斯經濟快垮了?外媒揭當地悲況:恐淪教育程度低的窮國

    俄羅斯經濟快垮了?外媒揭當地悲況:恐淪教育程度低的窮國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攻勢不順,這一年多來反而導致國家面臨嚴重人口危機,根據外媒報導,俄羅斯除了大量人才落跑,成為砲灰的人數也多達17至20萬,再加上疫情死亡人數,俄羅斯近3年人口數大幅減少190萬至280萬,而且戰爭還導致女性人口比男性多1000萬,15歲以上平均壽命少了近5年,該報導直指俄羅斯即將成為一個更小、教育程度更低以及更貧窮的國家。

  • Fed副主席接班人 女經濟學家呼聲高

     由於美國聯準會(Fed)副主席布蘭納德在20日轉任總統拜登的首席經濟顧問,據了解,白宮目前正考慮從兩名在歐巴馬政府時期任職的女性經濟學家選擇其中一名,來接任Fed第二把交椅職務。

  • 副主席一職 Fed考慮讓女經濟學家接任

    由於美國聯準會(Fed)副主席布蘭納德即將離職,並在20日轉任總統拜登的首席經濟顧問,據了解,白宮目前正考慮從兩名在歐巴馬政府時期任職的女性經濟學家選擇其中一名,來接任Fed第二把交椅職務。

  • 德媒:在對陸政策方面  歐洲應走自己的路

    德媒:在對陸政策方面 歐洲應走自己的路

    中美因氣球事件爭吵不休之際,中共中央外事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本月將訪問法國、義大利和匈牙利,並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有德國媒體評論認為,在對華政策方面,歐洲應走自己的路,且同中國直接開展對話。

  • 西方應否孤立中國引爆熱議 專家:陸經濟惡化對全球不利

    西方應否孤立中國引爆熱議 專家:陸經濟惡化對全球不利

    英媒最近發表文章呼籲西方國家不要把削弱中國經濟力量作為主要政策目標,在網路上引起西方的中國議題學者、專家與外交官員熱烈議論。大多數專家都同意,中國一旦出現經濟衰退,世界經濟也會受到傷害。另外有觀察人士指出,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並非西方的政策,而是自身的體制。

  • 俄羅斯經濟快垮了?當地人揭1現象激增:恐迎失落10年

    俄羅斯經濟快垮了?當地人揭1現象激增:恐迎失落10年

    俄羅斯2月下旬入侵烏克蘭後已演變成長期作戰,俄國獨立記者Alexandra Prokopenko在《莫斯科時報》發表評論指出,俄羅斯面對戰爭的代價是經濟持續惡化,受國內情勢動盪影響,預計人才將快速流失至少50-100萬人,俄羅斯經濟恐將迎來失落的10年。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