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經濟起飛的搜尋結果,共278筆
中國近期經濟數據不佳,加上碧桂園、中融信託陸續爆出債務危機,加深海外投資界對大陸經濟前景的悲觀看法。知名投資家、美國獨立策略公司(Independent Strategy)主席及全球策略師羅奇(David Roche)認為,中國經濟模式已「擱淺」,不會再起飛,這將對全球市場帶來巨大的影響。
新加坡國土只有約2.5個台北市大,卻是亞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一名網友好奇,新加坡沒有天然資源,為何能發展這麼成功?對此,眾人歸類出兩大原因,優越地理位置及領導者英明,「領導人真的在經營,台灣哪做得到」。
哈佛大學成長實驗室(Growth Lab)的研究預測顯示,未來10年間,中國、印度、印尼、烏干達和越南等國會是成長最快的經濟體。
房地產景氣冷,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勝宏指出,現階段房市因為央行升息、通貨膨脹、烏俄衝突、碳稅等因素交織停滯,即便政府不打房,市場還是不會轉好,但他提醒,台灣自住房比率高,不計成果打房恐將造成負資產,稍有不慎恐將導致經濟崩盤。
印度股市重獲外資青睞,指數突破歷史新高站上66,000點,強勁的經濟成長動能吸引外資,3月以來FPI(外國資產組合淨投資)不斷增加,且因長期經濟動能對股市帶來信心,中長期向上格局不變,有利定期定額搭配逢低加碼布局印度基金,迎接經濟起飛的黃金十年。
大陸今年第2季經濟成長為6.3%,相較上季僅略增0.8%,且低於市場7.1%的預期。儘管官方強調,大陸經濟恢復向好、韌性十足,對比去年3%、今年第一季4.5%的增長率,及歐美主要經濟體都落在1%上下,大陸經濟表現算可圈可點。但外界認為去年同期受疫情影響,基期極低,最終只繳出這樣的成績單,令人失望,甚至懷疑大陸可能已陷入通縮泥淖。
大陸今年第2季經濟成長為6.3%,相較上季僅略增0.8%,且低於市場7.1%的預期。儘管官方強調,大陸經濟恢復向好、韌性十足,對比去年3%、今年第一季4.5%的增長率,及歐美主要經濟體都落在1%上下,大陸經濟表現算可圈可點。但外界認為去年同期受疫情影響,基期極低,最終只繳出這樣的成績單,令人失望,甚至懷疑大陸可能已陷入通縮泥淖。
台中市議會8日進行「台中購物節」3.5億追加預算二、三讀會,民進黨議員不滿市府未遵循去年附帶議決,且今年仍繼續辦抽現金活動,痛批市長盧秀燕是「撒錢市長」,在議事台前大撒假鈔抗議;國民黨則高舉海報並喊「購物節、拚經濟」口號,極力為預算護航。3.5億追加預算最後在一片吵鬧聲中過關。
寬量國際(QIC)今(24)日舉行2023年第二季媒體記者會,策略長谷月涵(Peter Kurz)正式提出「台灣起飛(Taiwan HEADs Up)」投資策略,也就是看好以「健康科技(Health Tech)、能源科技(Energy Tech)、電動車科技(Automobile Tech)、數位經濟(Data)」為首的四大新興產業,將成為未來台灣經濟新成長動能來源。
新聞提要■「蕪湖起飛」,提到靠「梗」出名的大陸城市,安徽大城蕪湖肯定榜上有名,如今因在新能源車浪潮帶動下,蕪湖或將真的起飛。
大陸2022年第四季經濟成長降至2.9%,反映之前疫情封城政策影響經濟活動,拖累2022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降至3%,為近40年經濟成長率首次低於全球平均值。國際機構普遍認為,疫情對經濟活動的干擾可能持續至2023年第一季,因此世界銀行及亞洲銀行近期均下修大陸2022年經濟成長率預估至2.7%~3%,對2023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皆為4.3%。
中央拍板將發現金,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表示,歲收多收還給民眾是必然,但過程中如何帶動庶民經濟,讓庶民經濟起飛,非常重要
土耳其經常帳赤字不斷擴大,總統艾爾段為挽救財政頹勢一改過去到處放火的外交政策,逐一修補與宿敵的關係,盼引入金流。然而土耳其通膨率今年仍飆逾80%,民眾短期內只能續過「精省年」,盼高物價見頂。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俄烏戰爭,許多俄羅斯人被迫加入軍隊上戰場,但也有另一群人趁機逃往海外,掀起一波俄羅斯移民潮,周邊的小國亞美尼亞、塔吉克及喬治亞等國賺到了紅利,移民帶來大量的資產,推升匯率上揚,成為今年全球數一數二表現強勢的貨幣。
標準普爾(S&P)與摩根士丹利預測,印度經濟規模到2030年時,可望超越日本和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由於菲律賓經濟成長強勁,該國財政部預估,若按此勢頭發展,最晚在2028年之前,當地公共債務占經濟成長比重,可望從目前六成左右降至五成。
捷運改變城市印象,為了打造台中軌道經濟生活圈,台中市政府啟動「捷運新經濟,台中邱比特」計畫系列活動,首波活動「台中捷運創意短片節」徵選結果出爐,參賽者有的以上班族與捷運的日常小故事呈現,更多是串連捷運與周邊店家或秘境景點的影片,突顯捷運世代城市旅遊多元面向。
一年一度的國慶日即將到來,國民黨高市議員李雅靜7日赴議會總質詢時,邀請市府團隊及議會人員一同面對國旗唱國歌,提前慶祝國慶,包括議長曾麗燕、高雄市長陳其邁及所有市府官員全數起身致意,但她也提到今年國慶主題完全看不到中華民國的名字,讓大家都快樂不起來。
在OPEC+全球主要產油國周三宣布自11月起大幅減產之前,美國汽油價格就已經開始上漲,可想而知之後美國人加油將花更多錢。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結束,原本岸田政府擬藉此凝聚國內人心,提高國際聲望的盤算,出現完全相反的結果。G7領袖無一出席,外交場面冷清;至於內部,場外聚集大批反對國葬的民眾,對政府在貧窮問題惡化下仍花龐大公費舉辦虛華的喪禮,感到十分憤怒。安倍國喪對岸田政府的聲望造成重傷,政壇上已開始預測岸田政府壽命有多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