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經理人的搜尋結果,共6,915筆
隨美國通膨與經濟數據轉弱,投信法人表示,投資等級債現在的殖利率已突破6%,在明年美國經濟可能軟著陸下,布局投資等級債時機已到。
美國聯準會(Fed)暫停升息、美債殖利率自高檔回落,近期債市一吐悶氣,資金積極湧入,展現反彈行情,由投信發行的債券ETF買氣同步火熱。
元大投信針對高利率環境資金朝高盈餘品質、高股息及高評級資產加碼趨勢,將基金下單數位服務再升級,於日漸普及的電子交易再推出「一鍵下單」功能,在單一頁面即可高效完成股債配置與單筆與定期定額選購,為投資人省下寶貴時間,又滿足投資理財需求。
台股11月以來大漲,吸引更多投資人「錢」進高股息ETF,觀察17檔高股息ETF中就有四檔上漲超過8%,包括群益半導體收益(00927)、永豐ESG低碳高息(00930)、兆豐永續高息等權(00932)、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更有十檔漲逾7%。
每個景氣循環階段都有相應表現突出的債券類別,投信法人指出,靈活運用不同債券,掌握景氣循環與債市輪動契機,展望後市,美國公債殖利率會在聯準會最後一次升息前達到高點,為債市營造進場的甜蜜點,有利適時布局兼具高信用評等與好收益率的靈活入息策略債券。
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經理人王韻茹表示,從蘋果、台積電、高通及聯發科等重量級半導體權值企業最新財報解讀:半導體離復甦不遠了。不少次產業景氣已見落底訊號,預估2024年美國高利率環境下,半導體產業由大型企業的營運來主導市場趨勢,市值大者將脫穎而出。
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因身兼中廣董事長、總經理,遭質疑違反黨政軍條款。就此,NCC發言人表示尚待委員會認定,主委陳耀祥也表示趙少康不僅是大股東,還直接經營中廣,是否應請辭應由中廣回答,已發函要求說明。
台股11月發起猛攻,加權指數單月大漲逾千點,站上萬七大關,再度燃起市場對年底前挑戰18,000點高位的想像。法人指出,年底消費旺季加上總統大選近在眼前,雙重威力加持,搭配國際資金回流,對行情展望偏樂觀。
進入2023年尾聲,各大資產管理機構紛發布或舉行2024年投資展望說明會。彙整法人的看法,除持續喊「東山債起」外,八大資產管理機構普遍最看好三標的─美、日、台以及科技股,明年有機會再向上衝一波,另外,今年沒有表現的數個投資標的可持續追蹤。
大陸製造業景氣度有所改善,11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0.7,為近三個月新高。大陸製造業供需雙雙擴張,價格水準穩定,物流速度加快,企業家預期從低位回升;不過,外需仍然低迷,就業依然不振,企業庫存管理仍偏謹慎
總經與市場觀察:美10月CPI、PPI超預期降溫,國際油價回落、季節性因素消散,通膨降溫趨勢更加明確。就業市場部分,美國10月失業率升至3.9%,但從更廣泛的勞動力市場數據表明裁員率和初次申領失業救濟的數據仍保持在低檔,失業率上升主要是由於勞動力規模的增加,而非就業下降。就業市場良性放緩、通膨數據持續降溫,加上考量美國赤字規模,市場認為Fed升息循環結束,美債殖利率觸頂後吸引資金湧入亞洲市場,亞幣普遍升值並帶動一波資金行情。
台灣經濟及產業邁向復甦,帶動台股企業獲利明年加速成長,且經濟上衝將帶動台股明年出現大多頭行情。投信法人指出,據歷史經驗,台股多頭時期普遍以中小型股表現最犀利,建議投資人可利用高成長的台股中小型基金布局,提高獲得超額報酬機會。
近年來投資人觀念大轉彎,不再頻繁進出而是以「存股」來創造被動收入,統計投信發行15檔主打台灣高股息的基金及ETF績效,今年以來高股息基金平均報酬率達39.7%、高股息ETF則為28.8%,受惠長期永續議題持續發燒,及半導體明年動能轉強,後市大有可為,拉回都是進場布局時點。
迎接2024年,美國聯準會升息將告終,通膨顯著下滑,各類債券殖利率處十餘年來高峰,也進入債券投資黃金時期,據CMoney統計,截至11月23日止,80餘檔債券ETF只有17檔正報酬,近二年只有14檔正報酬率,即8成仍負報酬率,且正報酬率多半是短期債,但法人表示,接下來可比過去二年更樂觀看待債市。
研究機構對全球央行2024年普遍預期是降息,美國估4碼左右,歐洲近期通膨數據放緩,及前次央行釋放暫停升息訊號後,降息預期也擴大,將有利非投等債後市表現,其中科技非投資等級債發行人基本面持續走強,後市表現可期。
投信法人表示,台股行情通常會從第四季開始發動,並在隔年第一季繳出一年中最佳表現,且第一季中小型股表現最佳,櫃買季平均漲幅超過8%,約大盤兩倍,更是年底投資人布局首選。
台股睽違30年超車港股恆生指數,ETF市場也大爆發,今年共計11檔台股ETF新兵加入,創單年最多檔募集紀錄,加上行情推波助瀾,台股ETF總規模破1.35兆元,受益人數近586萬人,紛創新高,其中主題型、月配息,超越市值型、季配、半年配成為最受投資人青睞的標的。
全球瘋買債,美銀11月全球經理人調查指出,全球經理人加碼債券淨比例已來到金融海嘯以來最高,看好未來將見到美國通膨增速持續下滑,債券可望成為2024年表現最佳的資產類別。國內債券ETF買氣同步直線上升,債券標配時代正式來臨。
聯準會二度暫停升息、通膨明顯降溫,美債利率也自高點回落,近期亦可見資金陸續湧向債市卡位,債券ETF表現不俗。觀察11月以來債券ETF表現,整體來看漲多跌少,以天期較長的產品表現較佳,統計前十強上榜皆為長天期投資級公司債ETF,本月以來累積報酬都在6%以上。
日前大陸監管機構正在起草一份房地產商「白名單」,可能涵蓋50家規模房企,國有和民營房企均會被列入,預計融資政策最終推進實施會在明年第一季,帶動地產債強勢表態,引領大陸非投等債與亞洲非投等債近期走揚,JPM亞洲非投等債近一周上漲1.8%,表現優於其他非投等債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