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經血過多的搜尋結果,共64

  • 婦女病福音!「自然孔道微創手術」切除子宮不留疤 隔天可下床

    婦女病福音!「自然孔道微創手術」切除子宮不留疤 隔天可下床

    新竹1名46歲王小姐,長期受經血過多的困擾,近日症狀加劇無法緩解,至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婦產科求診,經檢查發現是罹患子宮肌腺症,子宮已經被撐大至10公分,醫師採用「經陰道自然孔內視鏡手術」進行子宮切除並保留卵巢,不是沒疤痕,術後幾乎沒有疼痛感,隔天自由下床活動,第2天就康復出院。

  • 血壓難控制不只是三高 醫曝「4症狀」恐是腎上腺腫瘤作怪

    血壓難控制不只是三高 醫曝「4症狀」恐是腎上腺腫瘤作怪

    67歲的邱姓女子本身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病史,因泌尿道感染住院接受治療,抽血報告中呈現她有低血鉀的問題,而且平日裡血壓常控制不好,需要服用多種降血壓藥,才能順利將血壓降下來。經過詳細的檢查與問診,大千醫院醫師診查發現竟是腎上腺腫瘤所引發,所幸經手術治療後,邱女高血壓的控制獲得很大改善,

  • 婦人開心與家人團聚血壓飆高 下秒倒地昏迷竟是這病症找上門

    婦人開心與家人團聚血壓飆高 下秒倒地昏迷竟是這病症找上門

    苗栗縣70歲老婦人,農曆過年期間與家人團聚,沒想到卻突然倒地,右手右腳無法動彈,家人嚇到馬上打119,送到苑裡李綜合醫院治療,經過緊急檢查是腦部溢血,原本到院後還能對談說話,病況卻急轉直下陷入昏迷,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陳則宇再度檢查發現腦溢血更加嚴重,建議馬上開刀,經過5個多小時的手術後,婦人脫離險境,目前透過復健,積極恢復正常生活。

  • 生理期量多還痛到掛急診 醫曝「兩症狀」恐是子宮肌瘤作祟

    生理期量多還痛到掛急診 醫曝「兩症狀」恐是子宮肌瘤作祟

    1名從事醫療工作的48歲女子因每次生理期血量多,伴隨強烈疼痛感,甚至最嚴重還得掛急診,後來求診,才發現是有子宮肌瘤。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婦產科醫師王秋麟說,子宮肌瘤是婦科很常見的疾病,由於大部分都沒有症狀,因此如果出腹部摸到腫塊,或是異常出血等疼痛情況,要趕緊就醫檢查。

  • 他頭暈嚴重貧血 非因痔瘡而是癌!醫:男性要小心

    他頭暈嚴重貧血 非因痔瘡而是癌!醫:男性要小心

    不少女生因經血量過多而貧血,相較之下,男性少見貧血,因此若貧血就需注意。醫師指出,貧血分成6種類型,除了缺鐵引起、遺傳性貧血,還可能是因為疾病所導致的嚴重失血,一名40多歲男性因常頭暈而就醫,檢查發現,血色素過低,再進一步檢查,原來是大腸癌造成貧血。

  • 阿公貧血不想看醫生 照大腸鏡驚現5公分腫瘤

    阿公貧血不想看醫生 照大腸鏡驚現5公分腫瘤

    一名80多歲阿公到台北榮總新竹分院肝膽腸胃科求診,說他這兩周上腹有點痛,到其他醫院抽血發現血色素數值低下,肝膽腸胃科醫師蔡志奇問診時,阿公也提到大便有時候會比較黑。經檢查發現是缺鐵性貧血,但阿公使用口服鐵劑後症狀改善就不再回診,後來症狀又發作,經大腸鏡檢查發現竟是大腸癌,腫瘤超過5公分大。

  • 不只純素者易缺鐵性貧血 這4類人也是高危族群

    不只純素者易缺鐵性貧血 這4類人也是高危族群

    許多女性因經血過多,常引發缺鐵性貧血,國健署調查發現,每100名19至44歲女性中,就有14人有缺鐵性貧血的問題,會出現頭暈、臉色發白、疲倦等不適症狀。營養師建議,貧血女性應多攝取紅肉、肝臟、文蛤、牡蠣等高鐵食物。

  • 男友衝撞5分鐘驚喊「出事了」 妹子爆血嚇壞:不是月經

    男友衝撞5分鐘驚喊「出事了」 妹子爆血嚇壞:不是月經

    情侶間適度的愛愛可以增進感情,但如果突然異常出血,一定要趕快就醫檢查。一名女網友透露,近期和男友發生肌膚之親時,對方突然驚喊「出事了」,她低頭一看才知道下體大量出血,但因為生理期才剛結束,完全不曉得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就醫診斷後發現,她的子宮頸有發炎、紅腫的情況。

  • 貧血是小毛病? 醫警告:拖延恐心臟衰竭、休克

    貧血是小毛病? 醫警告:拖延恐心臟衰竭、休克

    許多人認為貧血只是小毛病,只要多補身體就好,因此沒有特別放在心上,但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在臉書粉專PO文提醒,貧血一定要治療,一旦拖延太久可能導致心臟衰竭、休克等,千萬不可輕忽。

  • 艾成背債500萬血壓飆180!擔心王瞳「明天見不到我」不敢睡

    艾成背債500萬血壓飆180!擔心王瞳「明天見不到我」不敢睡

    艾成4月底忍痛收掉艾叻沙西門町創始店,一度在直播鏡頭前哽咽,但他安慰自己「上帝關了一扇窗,又為我開了一道門」,他的海南雞粽大受歡迎,10日又與伊府將鍋燒麵推出聯名叻沙湯頭,將家鄉口味叻沙小吃,分享給台灣朋友,也給喜愛鍋燒麵的老饕一個重口味的選擇。之前傳他負債300萬,他今透露其實不止,大概約500萬,他也因此曾壓力大到血壓突然飆至180、心跳120幾,「當晚我一手握著瞳瞳的手,一手摸著我的心臟,叫她不要睡,我跟她說妳睡了可能明天見不到我」。

  • 內褲掉出巴掌大血塊 她一踩滑倒 下秒鎖骨斷了

    內褲掉出巴掌大血塊 她一踩滑倒 下秒鎖骨斷了

    跌倒摔傷的原因有很多,但中醫師鄒瑋倫表示,曾遇過一名36歲女子一手拿著拐杖,另一手綁著三角巾來看診,原以為是車禍造成,問了才發現是她患有子宮肌腺症,因為經血出血量太大,40公分的衛生棉也不夠用,導致手掌大的血塊掉出內褲,害她踩到滑倒,摔斷鎖骨、股骨骨折,讓醫師難以置信。

  • 月經來超過1週+經血爆量 小心是類血友病

    月經來超過1週+經血爆量 小心是類血友病

    「類血友病」為遺傳性出血疾病,約1,000人中有1人,推估全台約有2萬多人是類血友病患者,但超過9成患者未被診斷出來。醫師提醒,民眾若經常出血後血流不止,以及女性經血過量,都可能是類血友病的警訊。

  • 經痛不是忍忍就好! 中醫出招 不靠止痛藥緩解

    經痛不是忍忍就好! 中醫出招 不靠止痛藥緩解

    「每個月那個來,都好痛啊!」相信不少女生都有這樣痛苦的心聲。女生在月經來潮時,難免會有不適感發生,輕則覺得腹部悶悶的不太舒服,重則痛到在床上打滾,要請生理假,甚至每個月都痛到不行。想要舒緩經痛,有些女生會選擇熱敷或喝溫熱的黑糖薑茶舒緩,有些人則是直接吃止痛藥,好讓自己迅速回到工作崗位。但有沒有無須忍受疼痛,也不用再吃止痛藥的解決辦法呢?

  • 腳麻、抽筋、覺得冷都是警訊 10個不可輕忽的腳症狀

    腳麻、抽筋、覺得冷都是警訊 10個不可輕忽的腳症狀

    腳麻可能跟糖尿病、深部靜脈塞住、椎間盤凸出有關; 腳抽筋可能缺鈣或磷、身體脫水、靜脈曲張……。你的身體狀況如何,腳會「說」給你聽。

  • 血塊是上次月經沒乾淨?女生必知的中醫調經術

    血塊是上次月經沒乾淨?女生必知的中醫調經術

    一位36歲的女性,有甲狀腺病史,多年來求子不成,一進診間便擔心說:「我過去三個月的月經,都一個月來兩次,血量一下很少,一下又超多,害我每天都要墊衛生棉才敢出門。」這些問題的解答,恐怕與年齡、荷爾蒙調控及器質性病變有關。

  • OL經血多到不敢站起來 中醫出招救援「崩漏」

    OL經血多到不敢站起來 中醫出招救援「崩漏」

    女性們每個月經期有多少困擾,只有自己最知道。一名上班族謝小姐,五年前因子宮肌瘤過大曾手術治療,術後多年,每當經期來臨時,經血量多,出血不止,上班常常不太敢站起來,因為一站起來大量經血就容易外漏到褲子上。

  • 這些高血壓、過敏用藥 恐讓認知功能下降 該擔心嗎?

    這些高血壓、過敏用藥 恐讓認知功能下降 該擔心嗎?

    生命可能會害怕死亡、害怕衰老,更可能擔心雖生而失憶,在一片空白的世界裡活得不知所以。前台北榮總院長張德明醫師在《看懂風濕免疫》書中提到,大約有近一○○種抗膽鹼藥物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中,但某些其況下,可能影響大腦認知功能,該怎麼得到用藥與護腦間的平衡?張德明醫師詳細解釋。以下是重點書摘:

  • 你屬陰虛、血熱還是血燥?搞懂體質 進補才有效

    你屬陰虛、血熱還是血燥?搞懂體質 進補才有效

    陰虛、血熱與血燥這三個體質,在一般中醫教科書中,往往會將他們分門別類,各別予以介紹及區分。但在臨床上,並不乏這三種證型互相夾雜的病患,這是由於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陰虛會生內熱」,而「內熱太盛又會劫傷陰液,進一步化燥」,以致在臨床病患身上,常會見到三種證型特色,都同時出現一點的狀況,但到底各種體質會對患者帶來什麼影響又或是會有什麼病狀呢?

  • 打完疫苗下體大爆血 醫揭背後原因:第二劑也會

    打完疫苗下體大爆血 醫揭背後原因:第二劑也會

    近來傳出有人在接種新冠疫苗後,下體不明原因大出血或出現亂經現象,婦產科醫師表示,參考國外數據,應該是因為短暫免疫反應的關係導致,包括AZ、莫德納及BNT疫苗都有類似案例,通常一兩個月後就會恢復正常,不用過度緊張。有患者詢問打第二劑會不會再亂經一次?醫師則表示,通常第一次會,第二劑也會。

  • 青壯年常感倦怠 恐是免疫出狀況  引爆多發性硬化症

    青壯年常感倦怠 恐是免疫出狀況 引爆多發性硬化症

    易感疲倦無力、麻木、步履不穩,不再是年長者的症狀,在年輕人身上也可能出現!對於青壯年來說,20-40歲正是實現自我、為夢想打拚的階段,但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來說,因疾病帶來的種種障礙,將使追尋夢想的路變得更加艱困。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