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綜合學務組的搜尋結果,共16筆
2020年4月9日大陸宣布暫停陸生來台,我大學已連4年不能招境外陸生,112學年也就是今年6月,將面臨「學士班陸生清零」。但矛盾的是,大陸最近5個月放了280個短期研修生(含交換生)來台。專家解析,陸生來台處於「春暖花不開」情況,兩岸教育只能低度、少量但又不斷線的交流。
《中國青年報》13日報導,大陸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新十條」後,天津大學空中課堂線上近日邀請大陸「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就如何應對疫情問題為師生答疑解惑。他告訴年輕人,抗疫精神是一筆無比寶貴的精神財富,過去三年總結的很多行之有效的經驗依然適用,一定要有信心打好最後一仗。
大陸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科學考察隊將在全球最高珠穆朗瑪峰上海拔8800米位置,架設一座重達50公斤的自動氣象站,有望成為世界最高的自動氣象站,此一氣象站設施將可獲取實測數據,做這將是全球唯一的極高海拔氣象紀錄。
百萬網紅YouTuber「小玉」涉嫌利用AI「Deepfake(深度偽造)」技術,將網紅、民代等女性公眾人物「換臉」製作色情片並銷售,引發各界關注。法務部強調將修法嚴懲,並將在1個月將修正草案送行政院審查。法務部已定於11月初邀集專家學者舉行「刑法研究修正小組會議」,針對性私密影像犯罪的加重處罰範圍及法定刑度,進行研商討論。
去年台北商業大學桃園校區副校長黃焜煌,與總務處組長討論防疫物資之採購與管理,他退回公文夾時,造成對方受傷;台灣高等法院維持一審判決,考量雙方未和解,依過失傷害罪將黃男判處拘役20天,可易科罰金。檢可上訴。
這個周末起,許多大學陸續舉行畢業典禮。年輕學子告別校園,能綻放自己的前程嗎?20幾萬戴著方帽子的年輕人投身就業市場,但政府能否幫助畢業生盡速找到合適的工作,又幫助雇主聘僱到合適的員工?或者,政府壓根忘記這極為重要的任務!
大陸高考改革連帶也會影響台灣招收陸生的方式,對此陸生聯招會日前表示,台灣共招收8個省市的陸生,各省進度不同、改革項目也不同,「我們會取最大公約數。」綜合來說,未來台灣招陸生範圍變廣,至於是否文理兼招則由台校決定。
四技聯合登記分發結果已經出爐,因少子化大限,多所偏鄉私立科大缺額嚴重,最高還能夠到達八十幾%。有老師表示,私立只有10所學校沒有缺額,幾乎只能用慘烈二字來形容。
「大學會不會念不完?」、「能不能拿到畢業證書?」一顆誤射墜入澎湖海域的飛彈,碎片宛若化成陸生群組上家長的一連串問號。2016年陸生學士班5日正式放榜,無巧不巧發生的飛彈誤射事件,敏感時刻隔海挑動陸生及家長的神經,且申請人數6年來首度出現下降,不免引發外界揣測聯想。
教育部表示,今年有14所大學申請調漲學雜費,漲幅在1.1%至3.5%,也就是要漲605元到1925元間。不過教育部長潘文忠在立法院表示,台灣經濟不好,「現在不是調漲學雜費的好時機」,會嚴格審查各校的調漲案。
大學個人申請今天開跑,交大表示,協助弱勢生入學的「旋坤揚帆招生計畫」提供31個名額,並將學測科目檢定標準由頂標放寬至前標,讓弱勢生有更多機會。
大學即將開學,各校開始規劃研究所考試,中大、交大、台大等校都訂在明年農曆過年前舉辦,將上演搶生大戰。
台灣大學醫學院考慮修改簡章規定,不讓辨色力異常者註冊入學。但有學校認為,站在保障人權的角度,不宜在入學端就禁止。
一年一度的清華大學校園徵才系列活動,將於3月3日起陸續在清大校園展開,重頭戲「企業聯展博覽會」預定在3月22日隆重登場,參加徵才的廠商超過145家,提供的職缺數高達10,500人。
趕在送件最後期限,教育部宣布總共收到了三所大學申請要調漲學雜費,分別是實踐大學、大葉大學和淡江大學,爭取調漲學費六到七百元,教育部表示,是否同意將開會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