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綠地控股的搜尋結果,共54筆
隨著大陸房地產爛尾樓停貸風波蔓延,部份失去耐心的購屋業主開始採取更激進的做法,有200多名武漢爛尾樓業主集體到政府辦公大樓前抗議,並與國有銀行代表會面,要求在收樓前暫停償還房貸。網上流傳建築承包商也蘊釀停繳銀行貸款,情況愈趨複雜,這讓中國處理爛尾樓停貸風波的部門面臨更大的壓力。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爛尾項目蔓延至倫敦,2013年中企「總部基地」與時任倫敦市長、現英相強生簽約,欲打造倫敦新金融城,但該項目近日傳出正式爛尾,倫敦政府已收回土地轉移給其他開發商,負責開發的中企總部基地也遭債權人申請清算。
陸港房地產族群14日暴跌,港股龍湖集團、碧桂園服務等現均跌逾9%,陸股金科服務、綠地控股等跌近4%。
近年來大陸多家間房地產業者資金鏈斷裂兼又爆發債務危機,加劇外界對內房行業還債能力憂慮,引發信評公司連續調降其風險評級。信用評級機構穆迪表示,該行在過去9個月對高收益債券的大陸房地產開發商發布91次降級,已是前所未有的創紀錄速度。鑑於大陸房企經營環境愈加惡劣,今年內預料有更多房企債務違約。
大陸金融科技企業相繼前進東南亞,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集團全資子公司星熠數位銀行(ANEXT Bank)6日在新加坡宣布開業。至此,該銀行與綠地金融旗下的綠聯國際銀行,皆成為新加坡首批成立的數位銀行。
繼大陸多家地產商尋求延期償還到期債券後,A股上市地產商綠地控股27日公布,6月到期美元債一批本金總額4.88億美元境外債延期方案,並針對相關條款修訂向持有人進行同意徵詢,方案包括先償還10%本金,其餘本金則延期1年償還。
大陸房地產市場在2021下半年可謂「驚濤駭浪」,一家家房企接連爆發債務危機,然而大陸房地產研究機構同策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恐怕才是真正的償債高峰期,逾80家房企該年有高達273.25億美元的海外債務待付,償債「壓力山大」,屆時恐將出現更多違約房企。
近日恒大集團債務危機急待「拆雷」,有3筆合計1.48億美元的境外美元債利息最後限期於10日屆滿,後續還需在12月28日支付另外2筆債券利息、總額超過2.55億美元。綜觀整體大陸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財務地雷的不確定性引發市場憂慮,港媒《大公報》更點名恒大、新城控股、綠地控股、碧桂園、融創、旭輝、富力等7家大陸房企財務不達標。
中國房地產行業雷聲滾滾,繼中國恒大集團、花樣年之後,佳兆業又爆發債務危機,越來越多的民營房企在生死線邊緣掙扎求存。大陸房地產及相關行業的第三季財報顯示,因大陸政府整頓過度舉債行動而飽受壓力的遠不止中國恒大集團,影響所及可能迫使當局需要放鬆政策。
恒大風波引爆了整體大陸房地產行業薄弱的償債能力,諸多知名房企均出現債務違約的可能,大陸大型公司債券的風險貼水,近日擴大至新高,加上信評機構年內創紀錄下調房企評等後,還準備展開新一輪下調,導致市場憂心忡忡。
大陸房企債務問題持續引爆,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大通(JP Morgan)近日表示,中國房地產巨頭恒大集團及其許多主要競爭對手有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表外債務,若將這些債務加上,這些公司的槓桿率會比其各自公告的數據還高。摩根大通警告,一旦這些債務有所增加,就會再次提高槓桿比率,增加市場風險。
北京年初實施的「三條紅線」政策,主要旨在限制房地產企業融資規則,降低大陸房地產商的負債和財務槓桿,多數上市房企都至少觸及一條紅線,近期深陷違約危機的恒大更是三條全踩;大陸許多開發商過去大舉投資英國倫敦,然受限於「三條紅線」,可能讓這股風潮戛然而止,導致大陸投資的倫敦數千套高級住宅工程停擺,成為爛尾樓。
一年四季當中,中秋節前後的行情對投資人最有感,於是常有「中秋變盤」說,也就是說,一年的股市走了三分之二,這個時候在牛市中,可能面臨漲多調整的壓力,或是跌市中,這可能是一個跌勢的轉捩點,因為從這個點慢慢可以看出未來產業的新變化。
大陸各家房企紛紛在年底前衝刺業績,從前11月的銷售表現已能大致看出房企表現,尤其在具行業風向標意義的前10大房企的今年格局基本已敲定。
7月初地產股呈現集體走強,掀起了下半年第一波上漲熱潮。截至1日收盤,A股共有上百檔地產股出現上漲,其中綠地控股、金地集團等10多檔地產股更是漲停,整體房地產板塊漲幅達5.17%。市場人士分析,上半年房地產市場好於預期是地產股高漲的主要原因。同時融資窗口的放開,也是拉動地產股上漲的又一重要因素。
台中市位於自辦重劃區第14區,建案:「高興松峰」鄰近松竹路和東山路交叉口,離綠線捷運站僅六~八分鐘,跨越環中路高架橋以及穿越中彰快速道路(74號線),中彰快速道路(74號線)與國道3號串連,東西向延伸到彰濱、草屯及南投,南北向連結台中、彰化。
大陸房企在調控「不動搖」的背景下,今年第一季業績不佳。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第一季萬科房地產銷售金額較去年同期下滑1.76%,碧桂園下滑9.25%,中國恒大下滑高達26.21%。另外,自2016年以來,業績虧損的房企數量不斷攀升,從原本13家到現在共25家,成長近一倍,且當中有不少為中小型企業。
繼滬指站回3000點整數關卡後,創業板也來到1600點之上。互聯金融概念再度走強,銀之傑、大智慧漲停,奧馬電器、金證股份等紛紛跟隨上漲,其中大智慧近10個交易受收穫8個漲停。
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在媒體見面會為2018年的整體表現打了85分,並預計2019年房地產市場以穩為主,整體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