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綠能及節能產業的搜尋結果,共108筆
信邦(3023)2日公告1月營收27.56億元、月增4.16%、年增17.12%,創歷年同期新高。展望2023年信邦於去年底法說會上指出,看好綠能、電動車等產業需求不淡,許多新產品也將陸續發酵,2023年力拚維持雙位數成長的方向不變。
信邦(3023)3日公告2022年12月營收26.46億元、月減5.54%、年增21.79%,累計2022全年營收達308.86億元、年增20.21%,首次突破300億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七大法人機構看台股2023年指數表現,均認為將「先蹲後跳」,布局類股上建議鎖定五大題材,包括:高階半導體、伺服器、電動車、綠能及電力,以及傳產紡織製鞋。
電子零組件廠商信邦(3023)今年營運邁入高成長期,連連寫下營收新高紀錄,新公布的11月營收也不例外,續以28.02億元創高,這已是信邦今年以來第十次、也是連續第九個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
信邦(3023)4日公布9月營收27.88億元、月增1.83%、年增24.55%,單月營收再創新高,累計前九月營收達226.46億元、年增18.27%,續創歷年同期新高,第三季營收81.81億元、季增8.74%、年增22.89%,同樣創下單季新高。
不受大環境逆風因素干擾,信邦(3023)營收再創新高,5日公布8月營收27.38億元、月增3.11%、年增23.44%,累計前八月營收達198.58億元、年增17.44%,續創歷年同期新高。
高雄市長陳其邁為落實配合中央能源轉型政策,2020年上任後即指示市府跨局處成立「高雄市綠電推動專案小組」,明確訂定推展漁電共生、光電屋頂等五大任務及6年設置1.25GW太陽光電裝置目標。經發局2022年8月18日指出,繼2021年完成8處轄管公有市場屋頂太陽能光電設置,加上原本旗后觀光市場已於2011年設置,2022年預計再完成7處,16處市場年總發電量將達299萬度。
不受市場雜音干擾,信邦(3023)營收穩健向上,3日公告7月營收26.55億元、月增3.92%、年增20.64%,再次改寫單月歷史新高,累計前七月營收達171.21億元、年增16.53%,續創同期新高。
信邦(3023)4日公布6月營收25.55億元、月增2.47%、年增17.21%,再次改寫單月歷史新高,累計上半年營收達144.65億元、年增15.81%,續創歷年同期新高。
電子零組件廠信邦(3023)自結5月合併營收為24.93億元,月增0.74%,再創單月歷史新高,信邦董事長王紹新表示,雖然下半年產業變數不少,公司將謹慎因應,期望業績可以持續成長,日系外資今天上調信邦投資評等至「優於大盤表現」,激勵信邦盤中股價逆勢走高。
信邦(3023)6日公告5月營收24.93億元、月增0.74%、年增14.99%,累計前五月營收達119.1億元、年增15.51%,單月營收及累計營收均續創新高。信邦表示,由於提前備料有成,加上5月下旬封控緩解,料有即時銜接上,帶動營收穩健走揚。
電子零組件廠商信邦(3023)不受中國疫情封控干擾,營收再創新高,信邦4日公布4月營收24.75億元、月增0.91%、年增14.73%,累計前四個月營收94.17億元、年增15.65%。
信邦(3023)6日公布3月營收24.53億元、月增14.9%、年增14.75%,累計第一季營收為69.42億元、季增6.06%、年增15.98%,單月以及單季營收均創下歷史新高。
櫃檯買賣中心產業價值鏈資訊平台新增「前瞻科技」及「數位科技」相關產業類別。
櫃買中心22日表示,為持續深化產業價值鏈資訊平台之豐富性以吸引更多投資人或學研機構使用,櫃買中心針對近年關注度較高與熱門之議題如元宇宙及低軌衛星等,於產業價值鏈資訊平台新增2大主題共9個產業鏈,包括前瞻科技(太空衛星科技)、與數位科技(雲端運算、人工智慧、區塊鏈、資訊安全、大數據、體驗科技、運動科技、金融科技),平台內容涵蓋台灣全部的上市、上櫃、興櫃、創櫃掛牌企業及外國知名同業等資訊,供各界進行產業研究分析時參考。
電子零組件廠商信邦(3023)3日公布2月營收21.35億元、較去年同期17.36億元成長23%,與1月23.53億元相比減少一成,累計前二月營收為44.8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6.67%。
信邦(3023)7日公布1月營收23.53億元、月增8.32%、年增11.44%,創單月歷史新高。2022年公司訂下五大事業均雙位數成長的目標,2022全年營運較2021年更加成長,其中看好綠能相關產品,有望擺脫去年低迷的表現,今年貢獻及占比均有顯著的成長。
電子零組件廠商信邦(3023)自結1月合併營收為23.53億元,月增8.32%,再創單月歷史新高,信邦深耕綠色產業,預估今年占比有機會達40%以上,信邦董事長王紹新表示,今年整體營運將較去年兩位數成長。
信邦(3023)2021全年營收256.93億元再次改寫新高,展望2022年,公司訂下五大事業都要有雙位數成長的目標,整體營運維持穩健成長。
現今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高達28%是由建築中的空調和照明設備用電所產生,其比例較汽車、飛機等運輸業還要多,是改善碳排最顯著標的。變頻器專業製造廠商寧茂企業表示,大部分空調系統設計時是以最尖峰負載為設計依據,然而最尖峰負載約只占整體運轉時間的5%左右,有很大的變頻節能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