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網路支付的搜尋結果,共124

  • 支付寶助實體經濟 去年拉動消費近650億人民幣

    支付寶平台首次公布助力實體年度報告,報告指出,在2022年支付寶舉辦2場消費節,共計拉動消費近人民幣(下同)650億元。此外,期間向小微商家降費讓利超100億元,開放近200億元免費流量幫助實體商家降本提效。

  • 支付寶:去年兩場消費節拉動消費近650億元人民幣

    支付寶:去年兩場消費節拉動消費近650億元人民幣

    據《上海證券報》報導,支付寶平台今天(10日)公佈了《2022支付寶助力實體年度報告》,支付寶稱,一年來,支付寶幫助服務業恢復經營、加快復甦,包括向小微商家降費讓利超1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兩場平台消費節累計拉動消費近650億元、開放近200億元免費流量幫助實體商家降本提效等,這也是支付寶首次發佈助實年報。

  • 人行副行長:要加快非銀行支付條例立法

    9月剛任職人行副行長的張青松,15日在「第十一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首次亮相。張青松表示,要落實強化大型支付平台企業監管,堅持支付業務回歸本源,規範平台企業支付業務,加快非銀行支付條例,加快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立法進程,鞏固監管法制基礎。  

  • 《金融》下半年信用卡權益大洗牌 最高回饋神卡是它

    受國內本土疫情影響,興起的宅經濟、美食外送、電商盛世等顛覆傳統消費習慣,根據金管會統計國內市場信用卡流通數2022年6月達5390.3萬張信用卡,對比去年當期成長5.2%,6月信用卡刷卡金額2,644億元,較去年6月更成長近23%,主要消費力道跟隨後疫情生活型態改變,一是網購及美食外送,二是影音娛樂平台成為必備宅趨勢,三是暑假夯國旅訂房優惠或加油及交通費用。

  • 華為參戰 第三方支付迎新局

    華為參戰 第三方支付迎新局

     大陸第三方行動支付再迎新軍!大陸資通訊設備龍頭華為在取得支付牌照一年後,「華為支付」近期終於正式上線。市場分析,隨著行動支付愈來愈受到消費者青睞,華為爭搶支付市場大餅可說意料中事,尤其華為目前終端月活用戶超過7.3億,意味微信支付、支付寶將正面迎戰強勁對手。

  • 陸政協委員張頤武:清朗網路空間 新媒體法治和倫理建設需人人參與

    陸政協委員張頤武:清朗網路空間 新媒體法治和倫理建設需人人參與

    澎湃新聞10日報導,今年大陸全國兩會,大陸民主黨派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中央提交《關於加強新媒體法治和倫理建設》提案指出,打造網路空間清朗,大陸需要深入研究如何貫徹全面依法治國方略,綜合運用多種治理方法,加強新媒體法治和倫理建設。起草者之一,大陸全國政協委員、民進北京市委會副主委、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指出,新媒體法治和倫理建設需人人參與。

  • 微信降小微商戶支付手續費

     在監管機構諸多新規及政策方針下,大陸盛行的行動與電子支付走向新時代,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巨頭大幅讓利,向小微企業、民眾推出手續費打九折、減免等優惠。

  • 華為支付試水溫 支付寶、微信迎新對手

    華為支付試水溫 支付寶、微信迎新對手

     支付寶和微信迎來新對手。據了解,華為在2021年3月完成對深圳市訊聯智付網路公司的併購,並藉此拿下第三方支付的牌照之後,近日「華為支付」已嘗試應用在今年華為開發者大會2021年的門票銷售上,但由於「華為錢包」的設置實際上還沒有「華為支付」這一選項,因此此次門票銷售的操作被視為華為的試水溫之作。

  • 陸網民規模超過10億 網路外賣用戶達4.69億

    陸網民規模超過10億 網路外賣用戶達4.69億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今在北京發布第48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較2020年12月增長2175萬,網際網路普及率達71.6%。十億用戶接入網路,形成全球最為龐大、生機勃勃的數字社會。

  • 大陸防現金傳病毒 雙保險消毒舊鈔

    大陸防現金傳病毒 雙保險消毒舊鈔

     新冠疫情爆發時,如何「無接觸」非常重要,大陸去年二月起疫情嚴峻時,除了基本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外,為避免使用有病毒附著的紙鈔染疫,大陸官方針對回籠的舊紙鈔會進行消毒與密封14天,同時鼓勵「無接觸支付」減少使用現鈔。截至2020年底時,讓手機網路支付使用者規模達到8.53億,較同年3月增長達8744萬。

  • 大商機 數位人民幣開通支付寶

    大商機 數位人民幣開通支付寶

     大陸數位人民幣App在8日更新後,引人關注的是錢包營運機構欄目中的「網商銀行」(支付寶)已呈現可用狀態,同時,工農中建交與郵儲等6大國有銀行的數位人民幣錢包下,也都增加餓了麼、盒馬鮮生、天貓超市3個子錢包,顯示數位人民幣正式打通支付寶通路。但另一家微信所屬的微眾銀行子錢包在數位人民幣App中尚未正式啟動。

  • 半年吸金逾2億 Q點支付虛擬貨幣涉詐

    半年吸金逾2億 Q點支付虛擬貨幣涉詐

    以陳姓女子為首的非法網路支付平台「晴天代繳」,2年前推出「Q點」虛擬貨幣,並大肆向民眾招攬投資,短短半年吸金超過2億元,之後即宣告倒閉,檢調深入追查,發現受害人數多達近700人、最高被騙金額800多萬,依違反組織犯罪、加重詐欺等罪起訴陳女等8名成員。

  • 支付反壟斷 人行推進跨境治理

    支付反壟斷 人行推進跨境治理

     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近期才被大陸監管部門開刀,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14日召開2021年支付結算工作電視會議,會中指出,將深入推進支付領域反壟斷,加速推動《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與建構跨境支付體系。會議中也強調,2021年人行支付結算工作要圍繞「十四五」發展規畫,堅持嚴監管常態化,推動支付產業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 人行:推進支付領域反壟斷 推動《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

    人行:推進支付領域反壟斷 推動《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14日召開2021年支付結算工作電視會議,會議要求,下一階段要積極完善頂層設計,深入推進支付領域反壟斷工作,加快推動出台《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加快構建跨境支付體系。

  • 人行:加快推動公布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

    中國人民銀行14日召開2021年支付結算工作電視會議要求,下一階段要積極完善頂層設計,深入推進支付領域反壟斷工作,加快推動公布「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加快建構跨境支付體系。

  • 頭條揭密》防範隱形陸版次貸風暴 北京決心阻斷螞蟻集團IPO

    頭條揭密》防範隱形陸版次貸風暴 北京決心阻斷螞蟻集團IPO

    本月初即將進行史上最大規模IPO的螞蟻集團上市案,突然在其負責人馬雲被約談的隔日臨時喊停,大陸官方所持的理由是此一大型互聯網公司進入金融業務存有潛在的監管與系統性風險,令許多投資人一頭霧水。但若對比美國2007年發生的次貸危機,就能比較容易理解北京此決定的主要原因,它是為了避免發生非金融機構涉入金融業務時產生隱性的系統風險。

  • 陳冲:螞蟻不上市 見微早知著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指出,11月3日美國大選,硝煙四起,而太平洋另岸的金融市場,亦未閒著。高達345億美元全球史上最大IPO,遭上海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同日發出暫緩上市決定,而且時間就在11月5日行將掛牌之際,其衝擊與震撼可以想見。

  • 《金融》陳(沖):螞蟻不上市 見微早知著

    高達345億美元全球史上最大IPO螞蟻金服,遭上海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同日發出暫緩上市決定。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沖)發表最新觀點,認為螞蟻金服未能上市,應非一朝一夕之事。以往互聯網業者一向將螞蟻金服等定位為FinTech,是互聯網金融平台,透過類如支付寶的花唄借唄信貸業務(目前已超過2兆人民幣),掌握龐大數據,涉及廣大群眾權益,但尚未納入金融監理。Fintech與金融業者中間,仍有一條fine line,金融監理機關必須重新審視金融法規,用數位時代的眼光,檢討社會未來的需要。

  • 馬化騰卸任財付通法定代表人

     大陸網路小額貸款管理新規推出後,騰訊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近日卸下旗下網路金融小額貸款公司財付通法定代表人職務,由騰訊副總裁林海峰接任。在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等被約談,螞蟻金服IPO遭停後,馬化騰此舉格外引發市場關注。

  • 越來越難領現金 陸上半年減少逾4萬台ATM

    越來越難領現金 陸上半年減少逾4萬台ATM

    中國大陸是世界電子和線上支付最盛行區域之一,要用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自動櫃員機)領現金機會越來越低,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已經減少超過4萬台ATM。ATM生產商也多在謀求轉型。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