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網路金融的搜尋結果,共468

  • 《金融》金管會強化金融韌性 資安行動方案2.0啟動

    金管會為強化金融業資安防護能力,宣布啟動為期3年的「金融資安行動方案」2.0版,規畫以5方式分階段推動40項措施,以呼應蔡英文總統指示強化金融韌性及應變機制,落實安全、便利及不中斷的金融服務。

  • 銀行公會三度赴以色列 辦金融科技及資安產業考察團

    銀行公會三度赴以色列 辦金融科技及資安產業考察團

    銀行公會三度率團赴科技創新先驅國「以色列」參訪,並與國際著名金融科技及資安先導創新機構深度交流,金管會高層及金融業董總高階主管共襄盛舉,期能汲取以色列創新與發展經驗,提升我國數位金融競爭力。以色列無論在人口規模、歷史背景及天然資源缺乏等方面與我國均有相似之處,然而以色列在金融科技與科技創新領域上,於全球各國具有卓越領先的地位,可提供不同的金融科技發展思考方向,非常值得台灣借鏡學習。

  • 400億存款被消失 河南爆警民流血衝突

    400億存款被消失 河南爆警民流血衝突

     自4月18日以來,大陸全國5家村鎮銀行陸續傳出無法提款,涉及金額約400億元人民幣。數千名來自大陸各地的銀行儲戶,10日聚集在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分行外維權抗議,與警方和不明人士發生流血衝突。河南許昌警方10日深夜通報村鎮銀行問題稱,抓獲一個以呂奕為首的犯罪集團;河南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網站10日發布消息,近日將公布相關村鎮銀行風險處置方案。

  • 台灣金融二大盲點 銀行主導、數位不足

     中研院院士蔡瑞胸8日在《台灣貨幣金融改革》白皮書討論中指出,金融科技愈來愈主導全球金融發展,政府和政策制定者必須準備好迎接諸多挑戰,但台灣金融科技相關法規,分散在多個政府機構,且百姓保守、不願冒風險的特殊消費行為,即使人口密集,實際上市場有限、規模偏小,難與其他國家競爭;新加坡教授楊賢亦指出,台灣呈現「過度銀行化,數位化不足」現象。

  • 金融業谷歌登廣告 要金管會點頭

    金融業谷歌登廣告 要金管會點頭

     為防堵金融網路投資詐騙,Google宣布「台灣、新加坡及澳洲」的金融服務廣告主,必須取得當地監管機關授權,才能提供廣告。金管會表示,該措施有助於防範網路金融投資詐騙,對Google來說也是善盡社會責任,金管會「樂觀其成」。對於Google主動把台灣列為「金融服務廣告驗證計劃」第二波實施國家,金管會也予以肯定。

  • 通膨下新經濟 隱藏三大資安警訊

    通膨下新經濟 隱藏三大資安警訊

     在新冠肺炎疫情威脅下,無論是產業供應鏈或民生的「蛋鏈」都出現缺貨隱憂,而蠢蠢欲動的生活物資調漲情勢,更是讓民眾不得不看緊荷包、打好算盤,隨時掌握最佳折扣資訊,以光速點擊手法爭取優惠,殊不知,這也是駭客發動社交工程襲擊的最佳時機,2022年有三大資安風險警訊必須關注,才能持盈保泰。

  • 專家傳真-透視大陸反壟斷的政經意涵

    專家傳真-透視大陸反壟斷的政經意涵

     2021年底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才剛強調2022年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求穩;2022年1月初,大陸市場監管總局即公布了13件違反「反壟斷法」的案例。這13件中有11件是騰訊、阿里巴巴等這兩家網路巨頭;因而有論者認為,這意味大陸官方將延續去年政策,透過反壟斷限制資本在平台經濟領域的無序擴張。

  • 觀念平台-證券商數位化已成趨勢,多角化經營為勝出關鍵

     觀察近年國際證券經紀業務發展趨勢,在數位網路愈來愈普及的環境下,電子下單比重愈來愈高,經紀手續費率則愈來愈低。美國許多積極朝向數位布局的證券商,如嘉信證券(Charles Schwab),早於2019年便將網路交易美股、ETF及選擇權等業務之手續費降為零元;近來火紅的新創純網路證券商羅賓漢(Robinhood)對投資人買賣美股及ETF等也免手續費。日本最大的純網路證券商SBI證券則自2021年4月免除25歲以下客戶之股票交易手續費,且後續將逐步擴大適用範圍,期在2022年達到免除全部客戶股票交易手續費之目標。目前我國電子下單比重已達七成,預計比重仍將持續提升,電子下單的手續費折扣因為市場競爭愈來愈低,部分證券商已打到低於三折的優惠。在經紀業務為我國證券商主要業務收入來源(約占60%)的背景下,證券商未來若要尋找新的市場利基,可能必需靠數位轉型,並擴大規模及業務範疇。

  • 純網銀是沒利基的鯰魚? 金管會:未找到特色

    金管會開放三家純網路銀行,成功嚇到現有銀行加快數位化,但純網銀自己仍沒有「利基」。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0日坦言,兩家已營業一年的純網銀,「還沒有發展出特色出來」,純網銀若仍只是作現有銀行可作的網路金融業務、沒有區隔,就不叫純網銀,將由銀行局在明年初找三家純網銀座談,了解其經營困境,「先易後難」調整法規,增加純網銀的利基。

  • 逾75%人口能上網 東南亞網路經濟上看1兆美元

     谷歌、淡馬錫控股和貝恩策略顧問公司(Bain Company)共同發表新報告,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越南和泰國等東南亞六國目前逾75%人口能上網,絕大部民眾曾網購至少一次,預計2030年區內網路經濟規模將上看1兆美元。

  • 天然氣、油價漲 俄股基金火熱

     能源危機的背後,綠色能源政策和ESG、疫情引起的供需失衡以及某些地緣政治發展(OPEC+、俄羅斯等)形成微妙的交互作用。法人認為表示,因能源市場的供不應求可能還會持續一陣子,因此,俄股基金及東歐基金相對受惠。

  • 頭條揭密》快鹿集團董事長施建祥被捕 豪門范冰冰就栽在他手上

    頭條揭密》快鹿集團董事長施建祥被捕 豪門范冰冰就栽在他手上

    美國上周逮捕了一名來自大陸、被國際刑警組織列為紅色通緝犯的施建祥,他是大陸著名的快鹿集團的實際控制人,因涉及非法集與金融詐騙,透過製作電影拉攏演藝界名人與明星為其背書而取信於投資大眾,再以財務造假炒作證券與理財商品。其中大陸知名演員范冰冰還因為他製作的電影被查出「陰陽合同」事件,牽連幾乎是整個演藝界被查稅與罰款,引爆大陸影視文化界的整頓風暴。因此有媒體稱,扯入施建祥的金融詐騙案,應該是范冰冰與其他多位明星最後悔的事。

  • 網家董事長詹宏志 闢三大板塊 賦予電商新活力

    網家董事長詹宏志 闢三大板塊 賦予電商新活力

     台灣電商發展20年,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全新的挑戰與競爭者。5月中本土疫情來襲,翻轉台灣民眾的消費型態,加速線下消費往線上靠攏,除形成「疫後新常態」以外,也讓產業競爭態勢加劇。

  • 發表四大業務目標 朱浩民 接任存保公司董座

    發表四大業務目標 朱浩民 接任存保公司董座

     金管會22日公告,由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講座教授朱浩民接任存保公司董事長,曾是政大金融所教授、台灣金控董事、第一金控獨董的朱浩民,亦是存保公司近15年來第一位非金管會或中央銀行官員轉任的董事長。

  • 首檔外資公募基金 11萬人認購

    首檔外資公募基金 11萬人認購

     中國首檔純外資公募基金受到市場的追捧,推出此基金的貝萊德提前結束募資,總計募得人民幣(下同)66.8億元,為火爆的公募基金市場再投下震撼彈。

  • 堵住股市黑嘴 上海網信辦、證監局聯合整治

    堵住股市黑嘴 上海網信辦、證監局聯合整治

    上海網信辦、證監局近日聯合展開「堵住股市黑嘴」專項整治工作。根據一財網報導,為進一步規範網路金融資訊傳播秩序,上海網信辦會同上海證監局聯合展開涉非法證券期貨活動網路資訊專項整治工作,遏制各類違法違規資訊傳播。

  • 家父長制的監管特色

    家父長制的監管特色

     大陸當局這一波監管風暴,從網路金融、網約租車,到補教與遊戲產業,政策來得又急又嚴厲,造成香港股市連兩日大跌逾千點,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更是一片慘綠。由於投資風險遽增,有「科技女股神」之稱的方舟創辦人伍德,近期大幅減持中資科技股,旗下兩支ETF已幾乎賣盡中資科技股,只剩下100股的京東美國存託股票。

  • 《金融股》台中銀構建黃金三角 擬增設苗栗分行

    台中銀(2812)看好苗栗縣未來產業發展需求可期,決議在現有的竹南分行及苑裡分行外,選擇適合地點設立第3家分行,以構成金融服務「黃金三角」,完善當地金融服務網絡、普惠地區金融,增設分行申請已於日前獲金管會核准。

  • 葉倫7月19日多方會談 討論穩定幣

    葉倫7月19日多方會談 討論穩定幣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計畫19日與聯準會(Fed)、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等各個金融監管機構開會,評估「穩定幣」(Stablecoin)利弊。穩定幣是幣值緊盯美元等主要貨幣變化的加密通貨,若出狀況,不僅影響加密通貨市場,更會波及資本市場。但穩定幣業者樂觀期待政府為市場定出明確規範。

  • 陸擴大監管 約談13家網路金融平台

     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金融管理部門29日對包括騰訊在內的部份從事金融業務的網絡平台企業實際控制人或代表,進行監管約談,並提出金融業務必須持牌經營,斷開支付工具和其他金融產品的不當連接,以及糾正不正當競爭行為與打破信息壟斷等七大整改目標。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