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編舞家的搜尋結果,共411

  • 編舞家李貞葳四度入圍 奪下台新藝術獎

    編舞家李貞葳四度入圍 奪下台新藝術獎

     編舞家李貞葳在7年內四度入圍台新藝術獎,今年與夫婿法庫亞.佐坦以《崩—無盡之下》拿下表演藝術獎。

  • 尤法.皮克以巴赫音樂編舞 8名舞者跳出一把小提琴的張力

    尤法.皮克以巴赫音樂編舞 8名舞者跳出一把小提琴的張力

    舞台上的8名舞者,跳出一把獨奏小提琴的張力。以色列編舞家尤法.皮克再次來台,這次帶來舞作《巴赫d小調》,他以〈巴赫d小調第二號無伴奏小提琴組曲〉(BWV1004)為編舞音樂,透過舞蹈和巴赫音樂對話,並期許呈現音樂裡的人性本質。

  • 張曉雄作品《西北組曲》重演 舞動人間的離散與重逢

    張曉雄作品《西北組曲》重演 舞動人間的離散與重逢

    以奧斯卡原創音樂獎得主譚盾同名作品為編舞音樂,編舞家張曉雄作品《西北組曲》近期在北藝大舞展「四喜」重演,舞動人間悲喜、離散與重逢,隱含深深的鄉愁。

  • 鄭伊雯以舞蹈拆解人體206塊骨頭 探討身體與靈魂的關係

    鄭伊雯以舞蹈拆解人體206塊骨頭 探討身體與靈魂的關係

    編舞家鄭伊雯發揮想像力,為舞蹈空間舞團編創新作《206 LAB》,以人體206塊骨頭為主題,運用視覺效果和肢體語言,表達人體不同部位骨骼的運作模式,本周末將登場。

  • 為自由和平發聲 烏克蘭舞者在台灣舉國旗、唱國歌

    為自由和平發聲 烏克蘭舞者在台灣舉國旗、唱國歌

    俄烏戰爭持續一年多,一群因烏俄戰爭而流離失所的頂尖芭蕾舞者,組成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United Ukrainian Ballet),日前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演出完畢,舞者們在謝幕後,也高舉烏克蘭國旗和唱國歌,為自由和平發聲。

  • 台德藝術家以擊掌探索人生 於德國舞蹈節首演

    台德藝術家以擊掌探索人生 於德國舞蹈節首演

     由台德藝術家所合力編創作品《Clapping For more?》,日前在德勒斯登聖保利劇院(TheaterRuine St. Pauli)首演,現場獲得觀眾掌聲與真實反饋,還有獲得後續邀演,為台灣國際創作合作增添持續發展的可能性。

  • 小朋友衝上台獻花給林懷民 萬人撐起「國泰民安」

    小朋友衝上台獻花給林懷民 萬人撐起「國泰民安」

     雲門舞集近期巡演經典舞作《薪傳》,29日晚間有個特別的插曲,在國家戲劇院裡的演出,戶外廣場也有同步轉播場,演出完畢,編舞家林懷民也走到戶外對觀眾致意,帶著眾人一起撐起書法家董陽孜題字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巨型布幕,有位國小三年級的小朋友也衝上台獻花給林懷民,場面熱烈溫馨。

  • 用鏡頭看台灣》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戰時輓歌》 編舞家寫給烏克蘭人民的一封情書

    用鏡頭看台灣》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戰時輓歌》 編舞家寫給烏克蘭人民的一封情書

    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UnitedUkrainianBallet)是由一群因烏俄戰爭流離失所的烏克蘭頂尖芭蕾舞者組成。因戰爭的文化敏感性,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不演出「天鵝湖」,而是改以編舞家拉特曼斯基(Alexei Ratmansky)在烏俄戰爭爆發後的全新創作《戰時輓歌》(Wartime Elegy)。拉特曼斯基受訪時曾表示,他不認為自己在藝術上有任何政治性,但是「現在的局勢卻將政治藝術綁在一起,是我過去從未經歷過的」,這場戰爭對他而言非痛苦。

  • 用鏡頭看台灣》高行健電影詩《美的葬禮》改編  帶領民眾反思美的觀念

    用鏡頭看台灣》高行健電影詩《美的葬禮》改編 帶領民眾反思美的觀念

    編舞家吳義芳融合高行健詩的文字表現、電影詩的鏡頭語言和畫冊的視覺意象,加上新媒體及時錄放技術的輔助,以舞蹈劇場形式呈現出《美的葬禮》的舞台新風貌。 吳義芳首先要先感謝高行健教授授予這個機會,讓《美的葬禮》可以用舞蹈劇場的形式來表現。同時,也感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吳正已校長和表演藝術研究所大力支持來製作呈現這個具有重要意義的作品。

  • 高行健美的葬禮改編 舞蹈劇場呈現人的氣息

    高行健美的葬禮改編 舞蹈劇場呈現人的氣息

    李怡芸/台北報導

  • 布拉瑞揚舞團台北演出 饒慶鈴北上打氣支持

    布拉瑞揚舞團台北演出 饒慶鈴北上打氣支持

    布拉瑞揚舞團2023年《我・我們》第1部曲自4月14日起在台北國家戲劇院一連演出3天,台東縣長饒慶鈴親臨首演場為舞團加油打氣,並希望提升台東舞台幕後技術人員的專業,讓世界看到台東,打造南島藝術文化首都。

  • 曾助蘇聯芭蕾巨星逃亡 法編舞家皮耶拉寇特辭世

    法國編舞家皮耶.拉寇特(Pierre Lacotte)今天逝世,享耆壽91歲。他年輕時曾幫助芭蕾巨星紐瑞耶夫(Rudolf Nureyev)逃出蘇聯。

  • 英國國家舞蹈獎得主簡晶瀅編創《禿鷹》首赴愛爾蘭巡演

    英國國家舞蹈獎得主簡晶瀅編創《禿鷹》首赴愛爾蘭巡演

    英國國家舞蹈獎得主、台灣舞者簡晶瀅,近年編創的作品《禿鷹》,透過禿鷹之眼看待人類生死,入選今年Aerowaves歐陸年輕編舞家網絡平台耀進舞蹈節(Spring Forward Festival),將於4月赴愛爾蘭首都都柏林演出,屆時將與其他20位歐陸年輕新銳藝術家以舞交流。

  • 編舞家張可揚新作 帶觀眾看見心中的大象

    編舞家張可揚新作 帶觀眾看見心中的大象

    編舞家張可揚將在2023年新點子實驗展發表新作《在大道與廣場之間遇到一頭大象》,透過視障舞者、明眼舞者共創非視覺舞蹈,一起探討假如看不見,舞蹈可以如何被感知與理解。

  • 旅歐舞者凃力元、陳崇賢  5月隨瑞典哥德堡舞團返台演出

    旅歐舞者凃力元、陳崇賢  5月隨瑞典哥德堡舞團返台演出

    旅歐台灣舞者凃力元、陳崇賢,5月將隨瑞典哥德堡舞團返台,演出作品《Skid》&《SAABA》,將在台中國家歌劇院登場。

  • 專訪》法國編舞家夏瑪茲來台 舞蹈開啟世界大門

    專訪》法國編舞家夏瑪茲來台 舞蹈開啟世界大門

    碧娜鮑許烏帕塔舞團藝術總監、法國編舞家波赫士.夏瑪茲(Boris Charmatz)本周來台呈現兩支舞作,包括他的首部獨舞作品《半醒》,以及集結25名舞者、一萬種不重複動作的大型舞作《一萬種姿態》,呈現舞蹈不同面貌,他表示,舞蹈帶他打開世界的大門。

  • 《心碎蠻荒之旅》療癒為愛所傷的心

    《心碎蠻荒之旅》療癒為愛所傷的心

     被英國媒體《衛報》譽為:「本世紀最令人不安卻又獨樹一格的編舞家之一」的莎倫伊爾(Sharon Eyal)與其創立的L-E-V舞團,連續3天於國家戲劇院的2023台灣國際藝術節,帶來愛的循環三部曲最終章《心碎蠻荒之旅》。

  • 以色列L-E-V舞團《心碎蠻荒之旅》 探問傷痛意義

    以色列L-E-V舞團《心碎蠻荒之旅》 探問傷痛意義

    被英國《衛報》譽為「本世紀最令人不安卻又獨樹一格的編舞家之一」的莎倫・伊爾(Sharon Eyal)與其創立的L-E-V舞團,在本周末於2023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將帶來愛的循環三部曲最終章《心碎蠻荒之旅》。

  • 素人舞者跳《薪傳》 林懷民獻上釋迦

    素人舞者跳《薪傳》 林懷民獻上釋迦

    昨(1日)晚在台北國家戲劇院大廳有一場特別的演出,一群從素人舞者呈現他們排練三周的舞作《薪傳》的〈耕種與豐收〉段落,編舞家林懷民也到現場欣賞,並獻上他精心為大家準備的台東釋迦。

  • 中市極至舞團受邀國際舞蹈節  展現台灣跨界藝術創意

    中市極至舞團受邀國際舞蹈節 展現台灣跨界藝術創意

    中市極至體能舞蹈團今年獲世界舞蹈聯盟WDA邀請前往印度,參與歷史悠久的「克久拉霍國際舞蹈節」。極至舞團藝術總監石吉智今天表示, 2月至3月間在世界文化遺產「克久拉霍神廟區」駐地創作、授課,也受邀新作《Spacious Collage》國際首演,返國後將在11月推出劇場作品《Dancing Cubism》。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