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縮減購債的搜尋結果,共473筆
投信法人表示,歐洲是目前貨幣政策相對寬鬆的市場,歐洲央行4月會議按兵不動,重申結束縮減購債後才升息,升息預期落在第三季,雖然戰爭持續對經濟造成壓力,預期不至於衝擊歐洲金融市場流動性,且多數融資在去年已完成,今年的債務到期壓力不大,歐高收市場資金流出狀況趨緩。
俄烏關係緊張,全球避險需求帶動債市交易升溫,加上3月國內債券ETF展開除息,皆拉抬債券ETF的關注度。據統計國內5大大債券ETF今年1月底的合計資產規模達2861億元新台幣。由於近期美債殖利率上升,同樣有較高信評的投資級債券,殖利率水準也提高,代表此時買進這類債券,有相對高的收益率。以過去經驗來看,目前也是投資投資級債的不錯時機。
國內前三大債券ETF之一的元大AAA至A公司債ETF(00751B)公告將於3月16日除息,第一階段評價每單位預估配發0.37元,實際收益分配金額將於14日進行公告。元大投信建議,有避險需求或想參與ETF除息題材,可留意投資級債ETF的投資機會。
3月ETF除息潮由債券ETF擔綱主力,國內最大投資等級債ETF-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公告16日除息,預估每單位配息0.37元,年化配息率約3.69%,15日前買進皆可參與配息。
近期因聯準會(Fed)緊縮預期,及烏俄緊張情勢,風險性資產波動劇烈,高收益債也走低,但景氣復甦持續、企業營收與獲利持續改善、信用風險相對較低環境下,息收水準仍具吸引力的高收債,尤其具息收優勢且存續期短、產業更多元的優先順位高收益債,待不確定性逐步反應,仍可望受資金青睞。
黃金其實受到兩個最主要的因素影響,一個是通膨,一個是利率。有通膨的存在,對黃金是好事,但利率對黃金則是反向關係,處於低利率的環境,貨幣相對不值錢,黃金就會成為資金的停泊站,因此對黃金來說有利。
即使聯準會升息勢在必行,使得美債殖利率飆升,但美股經歷1月的連續下跌後逐漸回穩,且部分開出亮眼財報的企業股價仍逆勢上漲,絲毫不見升息及縮減購債的恐慌。然而有專家警告,投資人仍低估眼前的風險,美股面臨的危機可能超乎想像,且聯準會可能會等到股市下跌至少15%之後才會介入。
美國聯準會加快縮減購債,並釋出最快將於3月開始升息訊息,加上美國最新1月非農就業人口遠高於市場預期,強勁的就業數據不僅反映美國經濟復甦未受Omicron病毒疫情衝擊,也加劇了資金對聯準會大幅升息的擔憂,並推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4日收在1.9%高位,創下2019年12月以來最高紀錄,導致債市表現承壓,債券基金資金動能也跟著受挫。
展望虎年投資,投信法人表示,預估縮減購債、通膨、經濟成長、企業獲利及股債表現投資回報五大議題發展,將牽動接下來的行情表現;整體而言,股優於債的趨勢持續,惟波動性增加,建議做好資產配置搭配停利動作,以有效因應。
全球債券市場持續面臨挑戰,除緊盯全球通膨數據、美國聯準會(Fed)縮減購債和升息動作,固定收益布局應對,就貨幣政策正常化勢在必行,預期資金追求較高收益需求仍不變,波動度將增加,宜採靈活調整且三方向分散布局策略,金虎年債券基金投資重點。
美國聯準會(Fed)今年將啟動升息,回顧2015年底Fed展開升息前二個月,至10年期美債殖利率走升至3.24%波段高位期間,三大高息資產的特別股、金融次順位債、優先順位高收益債表現依舊不俗,分別上漲12.89%、12.75%、18.14%,凸顯穩健高息優勢,在利率變化波動中獲市場青睞。
今年聯準會可能提前升息,甚至是啟動縮減資產負債表,股債基金也都調整了各自投資布局。
全球債券市場持續面臨挑戰,除緊盯全球通膨數據、美國聯準會(Fed)縮減購債和升息動作,固定收益布局應對,就貨幣政策正常化勢在必行,預期資金追求較高收益需求仍不變,波動度將增加,宜採靈活可調整且分散的策略模式,將會是農曆年後債券投資重點。
通膨居高不下,讓美國聯準會發出將加速緊縮寬鬆貨幣政策的訊號,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飆升至2年新高,加上市場對疫情的擔憂,投資市場再度出現劇烈震盪。「鉅亨買基金」表示,從過往經驗來看,縮減購債規模與升息對股市估值影響有限,縮減資產負債表則因會直接減少市場流動性,影響較大。因應目前市場波動及不確定性,建議投資人以股債都有配置的平衡型基金進行佈局,建立進可攻退可守的配置,讓投資保有更好的應變能力。
黃金其實受到兩個最主要的因素影響,一個是通膨,一個是利率。有通膨的存在,對黃金是好事,但利率對黃金則是反向關係,處於低利率的環境,貨幣相對不值錢,黃金就會成為資金的停泊站,因此有利於黃金。
2022年才進入元月,投資人已感受到金融市場的「震盪」,即使法人都認為2022年仍將「股優於債」,但市場波動明顯加大,至於抗震最佳策略就是「多元布局」。野村基金(愛爾蘭系列)全球多元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賀昱誠(Richard Hodges)表示,今年上半年債券市場將持續反映高通膨與升息預期而較為震盪,但也是逢低布局的好機會,下半年在通膨趨緩下,風險性債券資產有機會反彈。
疫情持續,但在全球景氣復甦前提不變下,2022年市場將回歸貨幣政策正常化,帶動利率緩步回升的長線主軸,但金融市場面對挑戰不小,新年投資布局首重穩健,其中具高息優勢、信用品質較佳、存續期較短的金融次順位債券,以基本面、評等與收益等三優勢,仍可望吸引穩健布局資金的青睞。
退休理財的必須性與及早性是大勢所趨,許多退休基金因應而生,其中私校退撫儲金績效在2021年表現出色備受矚目,2021年平台上提供的保守型2.22%、穩健型8.52%、積極型10.76%,三種投資組合整體表現符合退休理財策略所應追求「長期績效穩健持續向上」的準則。
國際財金市場本周聚焦美國聯準會(Fed)25日和26日的貨幣政策會議。鑑於美國通膨持續飆高,聯準會的立場開始轉趨鷹派,市場咸認3月升息已成定局,這將是美國自2018年以來首度升息,而本次例會聯準會的態度更受市場關注。
受到美國聯準會於會議紀要上表示,因勞動市場就業狀況持續好轉,加上通膨持續增溫,美國聯準會將於縮減購債結束之後,進行升息,引發市場擔憂美國升息時程將提前,市場恐慌情緒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