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總水量的搜尋結果,共50筆
力積電投資新廠及Google資料中心進駐竹科有譜!環保署15日召開環評大會,通過竹科銅鑼園區環差案;環評委員也要求加強出海口潮間帶監測並與地方溝通。
「一天喝8杯水太多了。」根據《BBC》引述最新一期美國《科學》(Science)期刊表示,亞伯丁大學科學家發現,人每天大有一半水的攝取量來自於食物,故每天攝取2公升水的建議,通常已超過了人們所需,每天真正需要的大約為1.5至1.8公升。
「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這句廣告詞家喻戶曉,但其實喝水學問大,一旦喝爆量很可能會出事!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表示,曾遇到一名女生為了減重,每天喝大約5000c.c.的水,結果出現頭昏無力、糞便鬆散的情況,於是提醒對方減少喝水量,否則會造成血鈉過低,嚴重恐導致死亡。
嘉義縣新港公園舊有抽水站已使用16年,因設備老舊且抽水量僅每秒抽排0.2立方公尺的雨水,經縣府針對該區域雨水下水道系統重新檢討後,配合前瞻計畫,獲內政部營建署補助,以總工程費1億2580萬元重新興建新港公園抽水站,15日全新抽水站正式啟用,抽水量相較舊抽水站足足增加37.5倍。
嘉義縣溪口鄉柴林村及林腳村每逢大雨經常淹水成災,縣府配合中央前瞻水安全計畫,斥資1.4億建置抽水站、截流箱涵,提高排水量每秒可抽4.05噸水,相當於7分多鐘可排出1座國際標準游泳池約1890噸的水量,13日縣長翁章梁剪綵啟用。
連日大雨,蘇花改重要路段「中仁隧道」因湧水量暴增,導致南口機房積水,公路總局緊急切離電力系統,漏夜搶修後,已縮短約1公里暫無照明。此外,因山區含水量驚人,隧道內出現多處積水,公路總局表示,隧道排水設計每小時約1、2噸,但這次積水超過3倍以上,正用9個抽水機具抽水,預計3天後能進入機房評估設備受損狀況。
受到乾旱加劇,美西湖泊水位不斷下探,導致當地的租船生意也岌岌可危!
連日雨彈來襲,台南市26日深夜11時一波強降雨,27日上午再下一波大雨,累積最大雨量在官田、七股區58.5毫米,但因適逢退潮,未發生積水災情。這波雨勢也為曾文、烏山頭與南化等3水庫,增加近2400萬噸蓄水量,約為台南市24天的民生及產業用水量,水量為近5年來同期新高。
今年第一道梅雨鋒面帶來的降雨令曾文水庫蓄水量持續增加,自14日0時至16日18時,曾文水庫累積降雨達126.5毫米,入庫水量約1151萬立方公尺,現在已進入梅雨期,水庫可望再大進帳。
今年第一道梅雨鋒面,國內規模最大的曾文水庫集水區,從上周六開始有明顯雨勢,自14日0時至16日18時,累積降雨達126.5毫米,入庫水量約1151萬立方公尺,現在已進入梅雨期,水庫可望再大進帳。
環保署27日進行高雄市和發產業園區變更部分重辦環評審查,過去環評委員擔心高雄缺水問題,要求增建廠區再生水廠,27日補件審議後終於過關。
烟花颱風外圍環流帶來苗栗地區豐沛雨量,但苗栗縣2座離槽式水庫永和山水庫及鯉魚潭水庫因管控進水,蓄水增加有限。頭份永和山水庫因南庄上游集水區水質混濁,田美堰減量輸水進水庫,颱風期間蓄水率上升不到2%;鯉魚潭水庫也從集水區士林壩管制進水,蓄水率管控在96%,並未滿水溢流。
大陸水利部近期發佈2020年度《中國水資源公報》,顯示從1997年以來的用水效率明顯提高,全國萬元(人民幣,下同)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的用水量都顯著下降,量分別下降84%、87%(按可比價計算);若與2015年相比,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則分別下降28.0%和39.6%(按可比價計算)。
台灣水情危機解除,就連一度最不樂觀的德基水庫蓄水量也回升至40%,其中位居全台當年蓄水量冠軍長達1年多的翡翠水庫,如今也被台南曾文水庫「觸底反彈」超車。
受梅雨鋒面及西南風影響,台南山區近月來陣雨不斷,曾文水庫、烏山頭水庫蓄水量終於超越5成,昨天下午6點蓄水率56.56%,蓄水量達3億3264萬噸,超越莫拉克風災前平均蓄水量3億2501萬噸,大大紓解台南用水壓力。針對嘉南二期稻作第5至6組灌區7月26日恢復供灌,秧苗場業者馬慶聰認為,目前嘉義地區幾乎所有苗場訂單都全滿,插秧時期可能會延後。
受梅雨鋒面及西南風影響,台南山區近月來陣雨不斷,曾文水庫、烏山頭水庫蓄水量終於超越5成,30日下午1點已經來到56.24%,蓄水量達3億2914萬噸,超越莫拉克風災前平均蓄水量3億2501萬噸,大大緩解台南用水壓力,中央30日也宣布,嘉南二期稻作第5至6組灌區7月26日恢復供灌
受惠於5月29日起的梅雨鋒面及午後雷陣雨,台南曾文水庫蓄水量從3.5%一路爬升至20.8%,蓄水量足足增加了8788萬噸,多了將近一整座的南化水庫蓄水量,也為嘉南二期稻作供灌帶來希望。
日前缺水嚴重,上周颱風帶來雨水,台東縱谷地區第一期稻作終於順利收成,池上農民欣喜表示產量比去年多了1成,然而7月將邁入第二期稻作,部分缺水區的農民說,水量能否撐到第二期,坦言「是否繼續休耕,仍在觀望中」。此外,台東沒有水庫,灌溉用水直接取自溪流,看天吃飯的農民憂心若缺水得轉作雜糧,對此,農田水利署台東管理處長莊進忠表示,目前水量充足,請農友放心。
日前缺水嚴重,上周彩雲颱風帶來雨水,台東縣縱谷地區第一期稻作終於順利收成,池上農民欣喜表示產量比去年多了1成,然而7月將邁入第二期稻作,部分缺水區的農民說,不確定帶來的水量能否撐到第二期,坦言「是否繼續休耕,仍在觀望中」。此外,台東沒有水庫,灌溉用水直接取自溪流,看天吃飯的農民憂心若缺水得轉作雜糧,對此,農田水利署台東管理處長莊進忠表示,目前水量充足,請農友放心。
上周末梅雨鋒面及彩雲颱風帶來降雨,台南市曾文、烏山頭及南化3大水庫至7日約增加8700萬噸蓄水量。不過,因豪雨侵襲,部分一期稻作出現倒伏,也傳出番石榴和芋頭泡水,台南市政府農業局初估農損金額近8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