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續虧的搜尋結果,共170筆
富邦金控(2881)2023年2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12.11億元,稅後淨利13.08億元,累計今年前2月合併稅前淨利76.78億元,前2月稅後淨利73.9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60元。子公司台北富邦銀行2月稅後淨利為歷年同期次高,富邦證券2月稅後淨利則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紀錄,但由於防疫險損失高於預期,致使產險2月仍虧損約23億,導致金控當月盈餘僅約13億。
受到投資銀行營收跳水與財富管理客戶大撤資的衝擊,瑞士信貸公布去年第四季淨損14億瑞郎(15億美元),全年總共大虧73億瑞郎,寫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年度最大虧損紀錄。
三商壽(2867)公布2022年自結財務數字,第4季受到新台幣大幅升值以及台美利差擴大使避險成本增加等因素產生較大額虧損,單季虧損80億元,2022年全年稅後虧損136.6億元,每股虧損4.34元。第4季淨值提升約18.5億元,年底淨值比則維持在2.0%以上,經常性收益年增45.9億元,增幅13.4%。
受到俄羅斯攻打烏克蘭影響,讓全球能源價格飛漲,台電今年前10個月虧損1,723億元,超過資本額一半,因此台電16日召開臨時股東會,討論增資與提高資本額來因應。台電發言人吳進忠表示,由於燃料價格持續高漲,預估明年有可能會持續虧損。
中信金控(2891)繼10月爆虧損33.83億元後,11月又續虧。中信金控8日公告2022年11月份自結盈餘,11月份單月稅後虧損為6.52億元,累計前十一月合併稅後純益330.14億元、年減36.38%,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64元。
美系外資針對神盾(6462)出具最新研究報告,保守估計其第四季恐持續虧損,且新業務發酵仍需時間,故維持目標價67元、評等減碼。
俄烏戰爭持續,俄羅斯減供歐洲天然氣,導致價格再度攀升,中油評估國內氣價尚有超過5成需反映調漲。但因下個月電價又要討論是否調整,中油恐受衝擊,9月電業天然氣價預估會再遭凍漲。中油表示,如果不能繼續反映售價,全年油氣吸收金額超過2000億,恐賠掉一個半資本額。
瑞安航空(Ryanair)周一表示,在截至3月底的12個月中,該公司虧損3.55億歐元(約3.69億美元),該廉航公司也說,除了希望今年回復到合理獲利,無法精準地預測任何事情。
百勝中國4日公布首季未經審核的財務業績,第一季淨利潤1億美元,年減56.52%,主要受疫情衝擊、投資美團點評按市值計價帶來的股權虧損。該公司示警,若疫情未能改善,預估第二季將出現虧損。百勝中國港股4日未受影響,小漲1.04%、收報331.6港元。百勝中國美股3日下跌1.89%、收報41.02美元。
多數人需要用錢時,會選擇去提款機提款。一名網友表示,現在超商都有提款機,但不論是跨行轉帳或是跨行領錢,都會被扣手續費,令他好奇問「大家會在意這筆手續費嗎?」沒想到多數網友都相當在意,認為「小錢加起來就是一大筆數」,另外留言中也有人分享省手續費3妙招。
全國二級警戒雖延長,但因各縣市疫情持續趨緩,解封範圍再放寬,台中市包括各社區關懷據點、長青學苑及親子館今天開始陸續開放,而游泳池、棒球賽事也有條件開放入場,無奈的是,有泳池業者認為規範太多,顧客勢必卻步,重新營業反而虧損更多,決定繼續停業。
大陸叫餐平台龍頭美團28日下午公布2021年第一季業績,受到對零售業務持續擴大投資的影響,美團首季經調整後淨虧損較2020年第四季大增逾兩倍。此外,在面臨大陸政府對互聯網平台加強監管等壓力下,2月下旬以來美團股價持續走跌,市值已較年內高點蒸發1.19兆港元。
日系外資針對宏達電(2498)出具最新研究報告,宏達電第二季在新品推升下,營收有機會雙升,外資也對其發展VR(虛擬實境)給予正面肯定,但短線貢獻營運仍有限,尚無法扭轉頹勢,故維持賣出評等、目標價28元。
宏達電(2498)今日公佈2020年第四季與年度合併財務報告,因智慧型手機規模收斂,VR產品仍在大量投資推廣階段,故全年營業收入為58.1億元,首度跌破百億大關,寫下20年以來新低,全年每股虧損為7.27元。
富采投控(3714)公布百分百子公司隆達去年每股淨損1.24元。隆達擬以資本公積發放現金總額3.6億元。
富采投控(3714)子公司晶電(2448)去年因本業及業外均不利,虧損擴大逾一倍,2020年虧損81.09億元,每股稅後淨損7.52元。晶電已併入富采,今年第二季起Mini LED開始放量,晶電看好今年營運可望比去年大幅成長。
富邦悍將內野手李宗賢上月27日與樂天桃猿的官辦熱身賽中,在5局下罕見連續發生2次失誤,是生涯頭一遭,儘管是發生在球季開打前,還有機會做調整,但對自己要求極高的他認為,不該發生的失誤就不能出現。
艾克森美孚 (Exxon Mobil)與英國石油(BP)等石油巨擘2日公布2020年業績均創下十年來最糟表現,同時警告2021年業務可能持續面臨新冠疫情的嚴峻挑戰。
LG公布2020第四季與全年獲利,其中,行動通訊事業部2020年營收為5.22兆韓圜(46.6億美元),第四季營收為1.39兆韓圜(12.4億美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4.9%,但受到4G晶片供應短缺和高階智慧型手機海外銷售遲緩,營收較上一季衰退9.2%,全年營業損失為8,412億韓圜(7.5063億美元),反映出為了旗艦機種而增加的行銷投資,但因生產效率提升有助減少固定成本,部分損失已被抵銷。
LED晶片廠晶電(2448)公布第三季財報持續虧損後,股價不畏利空上漲,主要是外資為首的法人近期持續買超力挺。晶電與隆達(3698)換股合併案也已底定,延至110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