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羅素指數的搜尋結果,共274筆
周四道瓊指數和標普500指數收高,那斯達克指數持平。所有23家主要銀行都通過聯準會的年度壓力測試,銀行股強勢表態,然而強勁的經濟數據使聯準會將進一步升息的預期升高。
由巨型股帶來支撐,周三那斯達克指數小漲作收。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指數收黑,在歐洲央行論壇上,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表明美國央行將進一步升息,且不排除在下一次於7月底召開的政策會議上就調升利率,他並坦言不認為美國的通膨率會在「今年或明年」降至央行目標。
周二美股主要指數全面反彈,道瓊指數連6跌止步,過去6天就有5天收黑的標普500指數終於有了不錯的表現,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有望創下40年來最大的上半年漲幅,而晶片股雲集的費半指數更飆出近4%的單日漲幅。投資人重返科技股,樂觀的經濟數據緩解了對聯準會激進升息即將把經濟推入衰退的擔憂。
在投資人為普遍預期的經濟衰退重新配置投資組合之際,華爾街股市卻開始出現漲勢從大型成長股和科技股向外擴散的跡象。
周三美股四大指數僅道瓊指數上漲,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表現尤其疲弱,創下兩周來最大單日跌幅。在巨型股引領這一波長達數個月的漲勢後,以及趕在下周關鍵通膨數據發布和聯準會召開政策會議前,投資人先將獲利入袋。
在景氣概念股走高帶動下,周二美股三大指數小漲作收,投資人縮手觀望下周揭曉的通膨數據與聯準會利率決議。儘管漲幅不大,但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雙雙創下2023年以來新高,標普指數另創下去年8月以來收盤新高,那指另創下去年4月以來新高。超微大漲帶動晶片股反彈,費半指數表現尤其亮眼。台積電捎來喜訊,其ADR上漲1.81%,日月光ADR更大漲6.05%。
在科技股領軍下,今年來大型股漲勢遠超過小型股!以大型企業為主的羅素1000指數年初迄今狂飆9.2%,至於小型企業集中的羅素2000指數僅微漲0.7%,這也使得兩者的表現,創下1997年以來最大差距紀錄。
儘管第二季以來半導體相關主題面臨漲多回檔壓力,但今年來科技、成長主題仍在持續回穩。法人觀察,羅素1000成長指數、羅素1000價值指數,第二季來差異拉近,顯示資金大致在兩塊主題輪動,5月以來成長主題更有逐漸增溫跡象,據理柏資訊,今年來資訊科技基金前十強繳出近2成亮眼成績。
今年來美股走高,但小型股顯然沒有跟上腳步,這或許意味著投資人正準備迎向未來的經濟動盪。
今年奧斯卡掀起全球對多重宇宙的討論熱度,過去一個月,金融市場也相繼因為美國聯準會的鷹鴿態度不定、美歐特定銀行出現危機等特殊事件,又陷入波動。法人指出,多重資產策略可在多變化下的市場追求成長,若再加上創新收益等設計,不但有助突圍市場混亂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甚至更能駕馭顛覆式所帶來的創新機會。
美國勞工部1月份非農就業人數,新增51.7萬人,失業率降至3.4%,創下50多年來新低,良好的就業數據,不免令市場擔憂,聯準會(Fed)是否將調整升息的最終利率,儘管美國當局致力放緩經濟活動以抑制通膨,但雇主對人力的持續需求造成薪資成長加速,使通膨居高不下。
美國通膨持續顯現降溫跡象,令投資人押注美國聯準會(Fed)最快今年下半年便會轉向降息,連帶激勵股市強勁反彈。但這卻導致空頭大軍今年以來慘賠810億美元,將2022年累積獲利3,000億美元部分吐回。
美國通膨持續顯現降溫跡象,令投資人押注美國聯準會(Fed)最快今年下半年便會轉向降息,連帶激勵股市強勁反彈。但這卻導致空頭大軍今年以來慘賠810億美元,將2022年累積獲利3,000億美元部分吐回。
周二美股主要指數漲跌互見。高盛和旅行家集團(Travelers Cos Inc)拖累道瓊指數大跌逾1%。隨著財報季成為市場焦點,特斯拉股價大漲,支撐那斯達克指數收高。台積電ADR勁揚2.52%,費城半導體指數小漲作收。
投資人觀望本周召開的聯準會(Fed)貨幣政策會議和具關鍵性的通膨數據,美東時間周日晚間美股主要指數期貨小跌。
富時羅素公布有關台灣50指數系列審核結果,其中,遠東新(1402)納入台灣50指數,奇鋐(3017)、友達(2409)、中石化(1314)納入台灣中型100指數,相關成分股納入及刪除將自今年12月19日起生效。
周四華爾街主要指數開低走低,道瓊指數失守30000點大關,在周五公布備受關注的非農就業報告之前,人們越來越擔心聯準會激進的升息動作恐導致經濟陷入衰退。
近期股債呈現跌深反彈走勢,對於多頭續航力道,法人則是審慎,有些法人則認為,因市場不確定因素多,無法對股市前景太過樂觀,未來市場波動將變化,成長前景不容太過樂觀,對股市續持審慎態度。
美國聯準會(Fed)鷹派升息影響,美股今年來漲漲跌跌、波動劇烈,科技成長股下修幅度大,市場持續尋找相對抗波動、低波動標的,法人認為,特別股基金因具備優先股權償還權利、又有固定配息的特性,不失為波動市場中分散風險的首選之一,建議納入核心配置。
在通膨飆漲和利率走升之際,今年來價值股表現優於大盤,但隨著投資人對經濟可能放緩越來越感擔憂,價值股的前景恐將蒙上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