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羅興亞的搜尋結果,共54

  • 美國宣布緬甸對羅興亞人的壓迫是「種族威絕」

    美國宣布緬甸對羅興亞人的壓迫是「種族威絕」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美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USHMM)的周一活動致詞時表示,緬甸政府對羅興亞穆斯林人的壓迫,就是「種族滅絕」。這一聲明必然產生國際世界對緬甸更大的譴責,以及後續可能的法律行動奠定基礎。

  • 孟加拉羅興亞難民營又發生火災 2千人無家可歸

    孟加拉羅興亞難民營又發生火災 2千人無家可歸

    遭緬甸政府迫害,逃往孟加拉的羅興亞難民人數逼進100萬人,在孟加拉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星期二發生今年第6度的火災,摧毀了300所臨時篷屋,1名6歲男孩死亡,另有 2,000 人無家可歸。

  • 孟加拉開始為羅興亞難民接種新冠疫苗

    孟加拉開始為羅興亞難民接種新冠疫苗

    孟加拉政府與人道援助機構開始為羅興亞難民接種新冠病毒疫苗,這些難民多是從鄰國緬甸逃亡而來,人數已到驚人的90萬人。在新冠病毒疫情肆虐下,龐大、狹窄的難民營也有嚴重的健康問題。

  • 聯大通過決議 籲禁售緬甸武器

    聯大通過決議 籲禁售緬甸武器

     聯合國大會18日罕見通過決議,呼籲所有成員國防止武器流入緬甸境內,並敦促緬甸軍方尊重去年11月的大選結果,釋放民選領導人翁山蘇姬等政治犯。

  • 緬甸的民主之路

    緬甸的民主之路

     正在民主道路上蹣跚前進的緬甸,於2月1日遭遇了憲政大倒退,由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率領的軍方以去年大選舞弊為由發動政變,大肆逮捕、軟禁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NLD)人士,其中也包括緬甸實際領導人、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引發民眾大規模抗議,要求軍政府還政於翁山蘇姬及全民盟,然而軍方選擇以血腥鎮壓回應,截至3月3日已造成至少50人死亡。

  • 羅興亞問題重挫國際聲望!翁山蘇姬 從神話到崩壞

    羅興亞問題重挫國際聲望!翁山蘇姬 從神話到崩壞

     翁山蘇姬曾是國際知名的民主鬥士,但在緬甸民主化後,身為實質領袖,她不但以否認和冷漠看待羅興亞少數民族遭種族滅絕,更以專法打壓批判政府的媒體。10年自由之身,換來崩壞的國際聲望。如今,翁山又成了階下囚,當年遭軍政府拘禁的黑暗時光,彷彿昨日再現。

  • 孟加拉將第2批逃出緬甸的羅興亞難民轉移到偏遠島嶼

    孟加拉將第2批逃出緬甸的羅興亞難民轉移到偏遠島嶼

    儘管人權組織呼籲不要再進行遷移,但是孟加拉在最近,仍然將把第2批羅興亞難民,從緬甸邊境轉移,到孟加拉灣南邊的藤加查爾島(Bhasan Char),原因是人數太多 。

  • 破天荒!翁山蘇姬親赴國際法庭應訊

    破天荒!翁山蘇姬親赴國際法庭應訊

    緬甸被指控對穆斯林少數民族羅興亞人進行種族滅絕,遭西非國家甘比亞與伊斯蘭合作組織,在聯合國海牙國際法庭提告。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10日將出席應訊,成為首位親自在海牙國際法庭出庭的國家領袖,其辦公室稱她將為國家利益辯護。

  • 商界花木蘭敗戰 陸私募基金風暴浮現

    商界花木蘭敗戰 陸私募基金風暴浮現

    在大陸有「商界花木蘭」之稱的上市公司博信股份董事長羅靜,因被指涉及規模高達人民幣34億元(約新台幣155.7億元)的金融詐騙案而遭警方拘留,此案由其閨中密友舉發的詐騙案牽涉京東、蘇寧等十多家機構的供應鏈資金,震驚大陸商界。

  • 無國界醫生稱 至少6700名羅興亞人遭殺害

    無國界醫生稱 至少6700名羅興亞人遭殺害

    國際援助組織無國界醫生表示,緬甸羅興亞人處境非常糟糟,就以今年8月至9月之間,至少就有6700名羅興亞穆斯林遭到緬甸安全部隊鎮壓而喪生。

  • 教宗打破沉默 為羅興亞發聲

    教宗打破沉默 為羅興亞發聲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1日晚間在孟加拉接見16名來自緬甸的羅興亞穆斯林難民,並首度在此次南亞之行直接提及「羅興亞」這一政治敏感字眼。他還為這些難民飽受苦難及「世人的冷漠以待」,請求他們寬恕。羅興亞難民殷盼這次的會面,能讓他們踏上歸鄉之路。

  • 教宗抵達孟加拉 料將會晤羅興亞難民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今天抵達以穆斯林為主的孟加拉,進行為期3天的訪問,這是他6天亞洲行的第2站。教宗到訪首站緬甸期間與國務資政昂山淑姬會面,但行程中完全未公開提及「羅興亞人」,引起不少人權組織批評。外界關注教宗到訪孟加拉期間,會否公開談羅興亞議題。

  • 教宗與翁山蘇姬會面 未提羅興亞

    教宗與翁山蘇姬會面 未提羅興亞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28日與緬甸的國務資政翁山蘇姬會面。教宗呼籲緬甸要尊重人權、法律及維護族群多元性,但未提及「羅興亞」等敏感字眼。翁山蘇姬則承諾,緬甸政府會保護人權。

  • 教宗出訪緬甸 提不提「羅興亞」成難題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26日啟程,前往緬甸和孟加拉展開為期6天的訪問。時值緬甸與孟加拉捲入種族和宗教衝突引發的羅興亞人道危機,方濟各此行勢必觸及這個難題,就連該不該提起「羅興亞」這3個字,都引起各方不小的爭議。

  • 教宗訪緬甸 挑戰羅興亞難題

    教宗訪緬甸 挑戰羅興亞難題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今日起到30日訪問緬甸,繼而在11月30日-12月2日訪問孟加拉,由於時值緬甸與孟加拉捲入種族和宗教衝突引發的羅興亞人道危機,方濟各此行勢必會觸及這個難題,能否以其道德與宗教高度完成梵蒂岡標榜的「愛與和平」、「和諧與和平」之旅,備受國際關注。

  • 緬甸孟加拉簽協議 數十萬羅興亞難民將被遣送回國

    緬甸孟加拉簽協議 數十萬羅興亞難民將被遣送回國

    緬甸官員23日證實,孟加拉與緬甸已於當天簽下諒解備忘錄,孟加拉將把逃至該國、躲避緬甸軍方殺戮暴行的數十萬少數族裔羅興亞人送返家園。

  • 國際特赦組織:緬甸對羅興亞人迫害形同「種族隔離」

    國際特赦組織21日公布一分長達100頁的調查報告指出, 緬甸政府對若開邦羅興亞少數族裔的窒息式管制形同「種族隔離」。從8月至今已有62萬羅興亞難民流亡孟加拉。

  • 羅興亞難民人道危機 王毅開3藥方

     針對緬甸若開邦羅興亞難民危機,大陸外交部長王毅19日提出三階段設想:停火、緬甸與孟加拉加強溝通、探討扶貧之道,得到了孟加拉和緬甸的贊同與響應。此外,王毅還提議建設「人字型」中緬經濟走廊,共建「一帶一路」新前景。

  • 孟加拉與緬甸本周商談將孟國境內羅興亞難民遣返緬甸問題

    孟加拉外交部19日宣布,孟國與緬甸將於本周啟動談判,商討孟國將境內羅興亞難民遣返緬甸相關事宜,雙方期望能就此獲致協議。目前孟國境內有超過60萬羅興亞難民。

  • 美國務卿提勒森明訪緬甸翁山蘇姬 談羅興亞難民危機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15日將在緬甸首都奈比都,與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會談,屆時議題將聚焦於緬甸若開邦羅興亞穆斯林難民危機。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