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美中台關係的搜尋結果,共748筆
今天是八二三戰役65週年紀念日,總統蔡英文到金門致詞表示,如果沒有當年八二三勝利,就沒有今日的台灣。中廣董事長趙少康發文質疑,總統蔡英文曾搭雲豹裝甲車到嘉南地區勘水災遭災民嗆,讓2018九合一選情一瀉千里,此後蔡才幾乎每年紀念八二三。八二三當年有《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但美方對待盟友的態度讓人看清,兩岸因民進黨「抗中、卻保不了台」的挑釁,面臨兵凶戰危處境,台灣人應有更理性的抉擇。
晚近台灣政治的發展聚焦於台灣2024年大選,尤其是領導人選舉。從民調的結果來看,賴清德領先、柯文哲次之,侯友宜第三。選舉的結果勢必影響到未來台灣政壇之權力分配。如果國民黨和民眾黨無法藍白整合或合作,則選後仍是民進黨「一黨獨大」的體制,且會變本加厲,藍白兩黨的處境一定變得更加困難。因之,藍白合作的戰略是國民黨和民眾黨最佳的選項,而它們確實也在這個方向上努力。
兩岸關係緊張,兩岸領導人如何處理兩岸關係將是2024選戰的關鍵,台灣人將選擇走哪一條路?一邊是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的「務實台獨」路線,一邊是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與在野陣營的「務實和平」路線,誰的路線能勝出,將是影響兩岸甚至全世界的關鍵選舉。
副總統賴清德訪巴拉圭過境美國前夕,接受媒體訪問說「外界說他是台獨金孫的說法是不正確的,他不接受所謂『台獨金孫』標籤,台灣政治上只有『政治金童』,不可能有『台獨金孫』」。賴清德一席「前進白宮完成政治目標」說,惹來美國「疑賴論」,過境低規穿了小鞋,想撕下「台獨金孫」標籤,這恐怕賴不掉!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 Pelosi)訪台屆滿一周年,她特別發表聲明強調支持台灣。不過,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薩克斯(Jeffrey D. Sachs)於2日演講中特別指出,裴洛西來台對於美中台三者的關係是火上加油,且非常不尊重中國大陸,自己以美國公民的角度觀察,美方政治人物此舉只會讓區域更危險。
第五屆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薩克斯(Jeffrey D. Sachs)2日發表專題演講指出,台灣官方以「2025非核家園」作為能源政策目標,但如何執行策略不明,能源占比宛如「即興演出」,整體缺乏長期規畫。他認為,核能還是該列為能源選項,政府如果沒有通盤考量,未來對進出口等產業發展將造成影響。
大野狼與小紅帽是人盡皆知的童話故事。大野狼閒閒沒事幹,看不出和小紅帽有何不共戴天之仇,硬是要把沒什麼肉的小女孩吃下肚,旁人看得費解。而最後無論哪個結局,大野狼都是悲劇收場,要不開腸剖肚,要不被滾水燙死,小紅帽自此跟奶奶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大野狼與小紅帽是人盡皆知的童話故事。大野狼閒閒沒事幹,看不出和小紅帽有何不共戴天之仇,硬是要把沒什麼肉的小女孩吃下肚,旁人看得費解。而最後無論哪個結局,大野狼都是悲劇收場,要不開腸剖肚,要不被滾水燙死,小紅帽自此跟奶奶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導,華府政策圈對賴副總統希望能走入白宮的說法表達疑慮,引起民進黨政府大動作澄清,還將談論此話題的報導和學者專家貼上「疑美」的認知作戰標籤。長期把維持台美關係友好視為重要政績的執政黨,顯然對來自美方的疑慮特別敏感。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導,華府政策圈對賴副總統希望能走入白宮的說法表達疑慮,引起政府大動作澄清,還將談論此話題的報導和學者專家貼上疑美的認知作戰標籤。
大陸高規格接待百歲高齡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透露兩個訊號:一是北京仍希望改善美中關係,二是北京希望藉季辛吉之口強調一中原則的重要。明年台美先後舉行大選,若民進黨繼續執政、共和黨右翼捲土重來,對美中台關係來說絕對是災難性後果,穩住台海安全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大陸高規格接待百歲高齡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透露兩個訊號:一是北京仍希望改善美中關係,二是北京希望藉季辛吉之口強調一中原則的重要。明年台美先後舉行大選,若民進黨繼續執政、共和黨右翼捲土重來,對美中台關係來說絕對是災難性後果,穩住台海安全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美中台關係緊繃,共軍出動無人機在台海周邊海空域進行監偵、演訓的頻率愈來愈高,實在令人擔心兩岸爆發軍事擦槍走火的危機。筆者近5年發現共軍運用軍用無人機支援台海周邊海空域監偵任務,到協同海空有人機艦兵力執行聯合演練任務,已經逐漸成為例行性的新常態活動。
果不其然,6月下旬飛返台北不到一個禮拜,正在上海訪問的柯林頓總統在一個座談會場合,公開宣示所謂對台「新三不」,即美國「不支持」台獨、「不支持」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參加以「國家」(statehood)為會員資格的國際組織。柯林頓與江澤民結束了在北京的會談後,移地上海拋出這顆震撼彈,尤其第三個「不支持」,四分之一世紀後仍然制約著華府的決策與台灣的國際參與,負面效應如影隨形!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4天訪華行程結束,雖然她在北京的記者會上表示,這幾天的雙邊會談直接、實質性和富有成效;但論及中國大陸對美企的制裁,及葉倫出發前大陸宣布對半導體原材料的限制,似乎都沒有獲得改善。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4天訪華行程結束,雖然她在北京的記者會上表示,這幾天的雙邊會談直接、實質性和富有成效;但論及中國大陸對美企的制裁,及葉倫出發前大陸宣布對半導體原材料的限制,似乎都沒有獲得改善。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印太研究主任葛來儀今天說,即便台灣明年的總統大選由國民黨或民眾黨候選人勝出,北京最終仍將在政治層面對台灣施壓。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表態不支持台灣獨立。被問到台灣在美中關係角色,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樂見美中可以互相對話,美中台關係最大考量就是國家利益為優先,國民黨、地方政府台東縣跟對岸務實往來解決農民困境,他反批,民進黨不愛做就說這是統戰,事事推給別人。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19日赴台灣大學演講座談,被國發所同學問到美中台關係時,侯友宜表示,對中華民國來說,如何在中美台關係維護國家的利益,遠超過一切。最重要的是在台海關係創造和平穩定,引起台海危機,因此總統選舉扮演關鍵角色。他強調,一定會按照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促成台灣共識,可以跟大陸務實往來。他也提到1993年他首個赴陸談兩岸共打,後來才有馬英九簽下共打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