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美中軍事交流的搜尋結果,共30

  • 新聞透視》不想焦土戰 和平對話才能避戰

    新聞透視》不想焦土戰 和平對話才能避戰

     國防部修正《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推得太急了,而且連16歲以上高中職學生都要造冊,雖然不是生產武器彈藥,但戰時可動員服勤,容易讓外界誤解是抓少年兵充軍,會製造社會恐慌;其實,全動法並非當前戰備之急,國防部應先做好三軍建軍整備,而不是盡想著怎麼把老百姓拉進戰場。

  • 中美軍事溝通機制 能恢復也還是卡

    中美軍事溝通機制 能恢復也還是卡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與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於11月22日在柬埔寨會晤。在此之前兩人曾於6月10日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舉行會談,後因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以及解放軍於台灣周邊舉行環島軍演後,美中軍事交流中斷一段時間。華府方面表示,將努力恢復與中國間的軍事交流,這種想法是恢復與建立多種管道並與北京進行溝通,管理兩個大國日增的戰略競爭,防止潛在衝突的發生。

  • 還沒完!美副國務卿:預料中方對裴洛西訪台還會有更多反應

    還沒完!美副國務卿:預料中方對裴洛西訪台還會有更多反應

    正在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進行訪問的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周日(8月7日)表示,美國譴責中國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做出的過度反應以及採取的咄咄逼人的軍事演習。她認為中國中斷氣候變化的對話「有些不負責任」(somewhat irresponsible),並預料今後幾天及更長時間內會有更多的反應。

  • 避免誤判 美中重啟海上軍事安全磋商

     美中兩國軍方已於14至16日重啟「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協定」(MMCA)會議。這是繼9月舉行的「美中國防政策協調會談」後,美中軍事官員又一次在既有溝通架構下進行安全議題交流。

  • 盼降安全風險  美中軍方高層視訊會晤3天

    盼降安全風險 美中軍方高層視訊會晤3天

    據報導,美中兩國軍方於14至16日舉行「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協定」(MMCA)會議。這是繼9月的「美中國防政策協調會談」後,美中軍事官員又一次在既有架構下交流。

  • 國戰會論壇》美協訓國軍 轉向「西普連」的戰略爭議(蕭衡鍾)

    國戰會論壇》美協訓國軍 轉向「西普連」的戰略爭議(蕭衡鍾)

    本月初傳出台灣海軍陸戰隊派遣排級單位赴關島演訓的消息披露,美台雙方均低調回應媒體。隨著美台軍事合作的情勢發展愈加明朗化,過去美軍協訓日本「西普連」轉守為攻編成攻擊型部隊的爭議,讓日益緊張的美中台關係,更蒙上一層陰影。

  • 美軍人員在台 馬英九:主要是顧問

    美軍人員在台 馬英九:主要是顧問

     蔡英文總統日前接受CNN專訪,首度證實美軍人員在台協助訓練。對於蔡總統這樣的說法是否會對台灣造成風險,前總統馬英九昨天表示,確實會造成一些問題,所以一定要非常地小心;據他了解,在台灣的美軍,主要是顧問,不是部隊,這件事其實大家都知道,蔡英文有沒有公開,沒有差別。

  • 拜登時代 美中軍事官員首次通話 談、打並行

    拜登時代 美中軍事官員首次通話 談、打並行

     路透28日獨家報導稱,美國國防部高層官員已和中國軍方官員在上周通話,這是總統拜登今年1月上台以來首次,會談聚焦美中軍方保持通話的重要性。對此,大陸軍事專家王雲飛28日受訪時表示,美國在軍政方面有意重啟與中國的對話合作,美國可能意欲恢復以往對中軍事合作及威懾雙線並行的模式。

  • 國戰會論壇》美軍挺台不甩中 將化暗為明?(蕭衡鍾)

    國戰會論壇》美軍挺台不甩中 將化暗為明?(蕭衡鍾)

    近日,美軍正舉行橫跨多個時區的「2021年全球大規模演習」,而欲養成具備「遠征前進基地作戰」任務執行能力,試圖彰顯具備同時與中國與俄羅斯進行兩場戰爭的能力,未來擬轉型為輕型、自力更生、高機動性的「海上遠征軍」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也參與這項聯合行動。

  • 社評/如何建構台海和平安全閥

    社評/如何建構台海和平安全閥

     美國國務院日前宣布放寬與台灣交往限制,幾乎在同一時間,兩黨在參議院推出長達283頁的法案,宣示美國以多種手段對付中國的立場,包括加強與台灣的夥伴關係。近期共機進入我西南空域頻次屢創新高,遼寧艦編隊訓練軌跡對台形成「半包圍」之勢,應是對美國的回應。川普下台後外界一度幻想的「美中緩和期」已煙消雲散,中美的激烈較量恐怕才剛剛開始。

  • 陸年末軍演 美專家:拜登擬避戰

    陸年末軍演 美專家:拜登擬避戰

     解放軍海軍於2020年12月底在南部沿海舉行三場為期10天的軍事演習,解放軍位於海南的「山東號」航母和首艘075兩棲攻擊艦皆參演。美國軍事專家表示,大陸海軍能力快速提升,會引發海上鄰國的擔憂和區域軍備競賽。未來拜登政府可能會尋求減少與中國在某些問題上的緊張局勢,避免可能導致戰爭的事故和誤解。

  • 頭條揭密》美中啟動軍事危機溝通機制 經驗證明熱線效用極差

    頭條揭密》美中啟動軍事危機溝通機制 經驗證明熱線效用極差

    日前大陸國防部與美國軍方都公開談論兩國現有的危機溝通管道,認為是兩軍避免擦槍走火的重要機制。不過,從過去經驗觀察,連意外或誤擊等低層次事件都無法發揮溝通功能,都是危機緩解後才恢復溝通。現在兩國處於戰略競爭及嚴重外交衝突,軍事對峙狀況正是政治操作的工具,熱線機制更難以有效運作。目前兩國在南海與台海處於尖銳的對抗狀態,既有大量的軍事演習,還有空中抵近偵察與機艦自由航行,這條熱線恐難解除隨時可能發生的軍事危機。

  • 中美防長通話 讚解放軍積極防疫

    中美防長通話 讚解放軍積極防疫

     大陸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於3日應約與美國國防部長艾斯培通電話。魏鳳和表示,中美兩軍要通過對話磋商解決分歧,推動中美關係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艾斯培則首先讚賞解放軍為防控疫情所作的努力,並表示願密切關注美中兩軍對話磋商,加強包括防疫抗疫方面的交流合作。軍事專家指出,美軍此時主動與解放軍通話,主要是要緩和2月中旬P-8在菲律賓海遭陸艦雷射的照射事件,因美軍當前防疫壓力變大、面臨藥品短缺,急需與陸修好。

  • 美艦被拒停靠香港 軍事專家:可能改停靠台灣

    美艦被拒停靠香港 軍事專家:可能改停靠台灣

    中共為報復美國總統簽署國會有通過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將暫緩審批美國艦船和軍機停靠香港的申請,未來需要後勤補給的美國軍艦將可能轉往何處?美國軍事專家認為,中共拒絕美艦停靠的決定,可能將刺激美艦前往台灣的意願。

  • 曾復生》大陸防長訪美 和戰關鍵指標

    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將於11月初訪問華府,並舉行美中防長會談。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強調,美中戰略競爭並不意謂著敵對,近1個多月來他與魏已經兩度會面,並保持溝通管道暢通。中共《新華社》亦表示,推動兩軍關係是兩國關係的「穩定器」。基本上,中美只要能避免軍事敵對檯面化與直接衝突,兩國關係就總有迴旋的機會與空間,相信北京與華府都會高度重視這個關鍵指標。

  • 陳建仲》當美中兩頭大象打架

    陳建仲》當美中兩頭大象打架

    出乎北京最早的判斷,美中貿易戰不僅急轉直下,更擴展到對中國軍隊機構及負責人實施制裁、網路戰略互打,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公開直指「中國肯定是美國的最大威脅」;而北京則叫停貿易談判、召見美國駐華大使提出交涉與抗議、中止美中軍事交流,雙方對抗正螺旋向上,如兩隻巨象相互頂撞,問題是夾在巨象腳邊,台灣如何避開被有意或意外的踢踩?

  • 曾復生》拒當川普的人肉戰車

    美國政府將在7月6日對中國開出貿易戰第一槍,台灣也將嚴陣以待。自從2017年底川普發布《美國國家安全戰略》,並在2018年1月間提出《美國國防戰略》後,美國朝野與智庫普遍對中國傾向強硬。目前,美國府會對台政策則有3種不同意見,一是主張美國應將對中國與對台灣政策分開,改善美台關係時不必擔心北京反應;其次是認為美中關係開始惡化,美國應增強第一島鏈防禦能量,並把台灣納入軍事同盟體系;第三則是強調要有效對付中國,美國必須把許多議題掛勾與北京談判,讓中國付出代價,而台灣則可以作為籌碼。

  • 國軍將登美艦見習醫療、共組軍醫隊?藍委:交流開端

    美國參議院日前通過「2019年國防授權法案」,建議美方派遣美軍醫療船赴台訪問,如今又傳出台美軍方計畫8月共組國際醫療團隊,赴南太平洋友邦索羅門群島演練醫療救援行動;而我軍方也可望在11月由海軍、醫療人員組成小組,登美軍艦艇見習美國海軍的海上醫療及救援機制。不過,國防部對此相當低調,發言人陳中吉少將僅表示「不評論,也沒有進一步說明」,不願證實也未否認。

  • 旺報社評》美中一條心 朝核危機才有解

    旺報社評》美中一條心 朝核危機才有解

    北韓不顧國際社會反對進行第6次核試,聯合國安理會隨即無異議通過對北韓加重制裁,將對北韓紡織品出口設限,並限制其進口精煉石油。估計北韓90%出口產品將納入制裁清單,精煉石油進口以年200萬桶為上限,美國能源情報署估計,中國將因而減少向北韓出口汽油10%。美國原本打算對北韓全面禁運石油,並凍結金正恩海外資產,祭出最嚴厲制裁,但在中、俄兩國共同反對下作罷。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