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美國平衡型基金的搜尋結果,共130筆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發布最新預測,上調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估至3%,但也警告核心通膨下降速度緩慢,今年可能仍高達6%,因此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恐仍須維持緊縮。專家提醒,即便升息尾聲,利率仍將維持高檔一段時間,今年來股市強漲推高評價面,投資人宜居高思危,均衡布局的平衡型基金有利穩固資產核心,也能掌握市場輪動行情。
美國那斯達克指數上半年漲幅逾3成,創近40年來最佳,但根據境外基金觀測站資料顯示,截至5月底的近半年,台灣投資人淨申購前十名的境外基金,僅有兩檔股票型基金,顯示投資人對景氣前景與股市展望仍存疑慮,尤其此波美股漲勢多來自少數大型科技股,更是投資人擔憂後市漲勢能否延續的主因。
投資市場下半年關注景氣、通膨及美國聯準會(Fed)7月利率會議決議的政策指引,加上當月中下旬將進入財報公布旺季,根據FactSet預估,史坦普500大企業第二季獲利年比下滑6.5%,將是2020年第二季以來最大降幅,面臨消息面主導的波動環境,理財專家建議投資人,以股債兼備的美國平衡型基金為核心,且挑選時應掌握四大原則。
通膨自高峰下滑、金融緊縮可能取代美國聯準會(Fed)升息,股市反映著降息預期而表現意外強勁,投資人不禁要問,股市底部是否已過?是否時候加碼股票投資?資產管理業者提醒,接下來市場將聚焦企業財報,在金融與借貸情勢轉緊下,經濟衰退風險升溫,企業獲利與財測恐難樂觀,投資人仍應審慎以待。
美國最新勞動成本數據升高、歐元區2月通膨數據升溫,市場持續消化對升息政策的預期、股市前半周與後半周走勢分歧。回顧過去一周全球股市資金流向,除新興市場與亞洲不含日本外,全球其餘地區主要股市多呈資金淨流出。
市場持續消化對聯準會未來升息步調的動向,推升美國公債殖利率、股市氛圍受到壓抑,觀察全球股市資金流向,包括美國及已開發歐洲呈淨流出,其餘地區股市則迎來資金淨流入,全球股市資金走向分歧。
美國1月PPI反彈幅度與CPI同比較市場預期為高,此外如零售額等經濟數據也仍強勁,市場對聯準會升息的預期持續牽動情緒,股市仍有波動。回顧過去一周全球股市資金流向,美股資金淨流出約21.79億美元,全球其餘地區市場則迎來資金淨流入。
美股經歷2023年初的反彈後漲勢暫歇,1月CPI及PPI通膨數據顯示通膨雖持續自高檔回落,但回落程度不如市場預期,尤其服務類通膨仍偏高,市場重新評估聯準會升息路徑,根據芝商所FedWatch顯示,目前市場預估3、5、6月會議將各升息1碼,終端利率將升至5.25%~5.5%,高於前一周預估的5%~5.25%,之後將維持利率不變至11月,降息預期推遲至12月利率會議。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表示,通膨回落進程已開始,但仍有長路要走,多位官員接連表態有必要繼續升息方能壓制通膨,顯見利率政策的調節最終得視通膨及景氣走向而定。市場人士認為,上半年金融市場的變因還是不少,美國平衡型基金為核心的基調不變,如果想進一步增加收益來源、降低曝險,建議再結盟具有中長期政策支持的基礎建設股票型基金及複合債券型基金兩位神隊友,打造真正攻守俱佳的聚富組合。
受惠於全球通膨有感降溫、聯準會放慢升息及中國經濟重啟利多激勵,全球股債市2023年開啟好彩頭,惟2月以來聯準會多位官員重申遏止通膨仍有長路要走,將維持緊縮政策一段時間,牽動市場波動再起。累計今年以來MSCI AC世界指數上漲7.33%、彭博全球複合債指數上漲2.46%,頗有一掃2022年陰霾的態勢。
美國最新經濟數據使市場對經濟軟著陸希望上升、部分企業財報表現正向,市場情緒轉佳,股市迎來資金流入。回顧過去一周資金流向,除歐非中東地區股市資金呈微幅淨流出外,全球其餘地區股市普遍迎來資金淨流入。
美國2022年12月通膨數據降溫,市場預期聯準會升息步調有望放緩、市場風險情緒轉佳,不過資金流向仍分歧。回顧過去一周資金流向,包括美國、已開發歐洲、拉美及歐非中東等地股市資金呈淨流出狀態,全球新興市場及亞洲不含日本股市則迎來資金淨流入。
富蘭克林投顧建議,可透過穩固核心資產,進而提高整體抗震力和風險承受度,納入或增持美國平衡型基金,藉由經理人靈活調整股債標的與配置比重,保有整體投組的基本穩定度,再進而布局可抵禦通膨、升息壓力的基礎建設型基金等族群,和修正已深且前景看佳的科技生技等產業型基金,以持續定期定額或逢回分批加碼方式,把握波段低點加速蓄積投資部位。
美國8月通膨意外攀高促使聯準會持續大幅度升息三碼,創2008年以來最高水準,且利率點陣圖釋出未來仍將積極升息鷹派立場,衝擊史坦普500指數下跌1.71%至6月底以來低點,美國兩年期公債殖利率則是自2007年來首度突破4%,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認為,央行鷹派升息投資人聚焦風險,卻忽略潛藏投資機會。
因應詭譎多變的金融市場,資產管理業者表示,「股債皆備」是布局的第一步,若要確保獲利,不妨從靈活配置的美國平衡基金入手,再深度檢視配置是否有超前部署的歷史功績可循,做點基本功課,有助於精準掌握既能顧全整體報酬表現,又有領息來擴增多元收益、防禦景氣下行、控管風險以及長期資本利得的多重目標。
近十年全球股市從9月進場到年底的平均報酬表現來看,以歐美日工業國表現最好,包括日本、德國、美國等股市就占了一半以上,表現相對出色。投信法人表示,工業國成熟股市獲利增長、基本面表現穩健,又具高配息企業,不失為投資人穩健投資的好選擇。
美國7月通膨降溫,為投資信心注入強心針,企業財報未如預期悲觀,激勵全球股市及利差型債市強勁反彈;隨市場逐漸反映聯準會升息路徑,若通膨穩步降溫、利率波動回穩,將為利差型債市迎來投資甜蜜點,股市評價修正後將回歸基本面,看好長線成長趨勢、政策作多題材;展望後市,有鑒於通膨水準仍高,經濟可能陷入衰退風險,現階段宜採取靈活配置策略,以美國平衡型基金為配置核心。
聯準會(Fed)7月如預期升息3碼(1碼是0.25個百分點),主席鮑爾暗示未來可能放緩升息速度,激勵全球金融市場走揚,美國史坦普500指數7月上漲逾9%,美國非投資級債也有近6%漲幅,但累計今年來仍分別下跌12%及9%,反觀美國平衡型基金僅下跌4.11%,表現優於股債。
富蘭克林投顧分析,第三季投資策略首重穩固核心資產,提高整體抗震力,建議納入或增持美國平衡型基金,透過經理人靈活調整股債標的及配置比重,保有整體投組基本的穩定度,再進而布局可抵禦通膨及升息壓力的基礎建設型基金等族群,另針對修正已深但前景值得期待的科技生技等產業型基金,則持續定期定額或逢回分批加碼的方式,把握低點加速蓄積投資部位的時機。
今年以降,金融市場投資氣氛反覆難測,上海商銀接收到許多客戶理財諮詢,再次攜手基金專家富蘭克林投顧舉辦線上理財講座,以「全球物價飛漲,如何保住資產價值」為題,邀請各路投資專家,包括上海商銀客戶金融事業部資深協理仲向榮、富蘭克林投顧研究部副總經理羅尤美及知名財經專家共同為客戶排憂解惑,節目5月23、24兩日於「上海商業銀儲蓄銀行PUKII粉絲團」接力播映,博得客戶好評。上海商銀總經理林志宏表示,客戶是銀行最重要的資產,理財需求時時都在,疫情期間冀望透過更多管道,擴大與各年齡層客戶的互動,也讓財管團隊提供的多元服務能即時滿足各自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