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美國成年人的搜尋結果,共306筆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雖然從破40年紀錄的8%降到4%,台灣的CPI也下降,但絕大多數人民還是無感,物價是再也回不去了。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雖然從破40年紀錄的8%降到4%,台灣的CPI也下降,但絕大多數人民還是無感,物價是再也回不去了。
美國總統拜登周日(10日)在越南接受記者提問時,說話疑似含糊不清,遭白宮新聞祕書尚皮耶打斷,尚皮耶隨即宣布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這起事件再次讓外界質疑,80歲的拜登究竟是否適合連任美國總統。
美國將迎來勞動節長週末,一項調查顯示,美國勞工平均2.9年未曾加薪,且超過7成受訪者認為男女同工不同酬情況仍嚴峻;另一份報告則顯示,女性進入職場比例寫下新高。
美國明年將舉行總統大選,尋求代表共和黨參加2024總統的川普接連受到起訴,美國共和黨籍的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現將目標轉向競選連任的總統拜登,麥卡錫周日(27日)談到對拜登進行彈劾調查的可能性,稱此舉是眾議院共和黨人領導的對拜登及其家人的調查之後,「自然向前邁出的一步」。另外,根據民調,高達77%的受訪者表示,拜登太老了,恐怕無法再繼續執政4年。
瑞信研究所(Credit Suisse Research Institute)公布的「2023年全球財富報告」顯示,台灣人均財富約27萬4000美元居全球第15名,財富中位數約10萬8000美元排第12位。
周四(17日)公布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大部分美國受訪者贊成對中國商品提高關稅,並相信美國需加強準備以應對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對於中國若入侵台灣,約半數美國受訪者表示支持美國軍援台灣,但只有38%受訪者支持派兵援台。
美國總統拜登在爭取連任之際,不斷強打他的「拜登經濟學」,但生活重擔顯然無法讓民眾對他的政策買單。作為美國經濟成長主要引擎的消費支出開始失去動力,甚至有超過6成民眾是「月光族」,迫使一些人必須倚賴信用卡消費或動用儲蓄,才能填補生活預算缺口。
物價飛漲、薪水不漲,荷包空落落的感覺,相信讓不少人感到不安。這種感受可不是台灣民眾獨有,美國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美國民眾認為,需要平均年賺23.3萬美元才能有財務安全感,可是實際上要達到這個目標可不容易。
減重成為現代風潮,但最新研究發現,體重符合「過重」定義的人,反而活得最久。該研究是針對美國55萬名成年人所做的研究,結果發現,BMI (身體質量指數)在25~29.9者的死亡風險,反而比BMI在健康範圍內的人來得低,減幅為5~7%。
美國總統拜登6月初剛通過國債上限延期的政治考驗,6月底又公開宣揚「拜登經濟學」(Bidenomics)的成效,但最新民調卻顯示,只有1/3的美國成年人認同他的經濟領導力。更有甚者,拜登政府如今更要面對美國社會被「川普遺毒」進一步撕裂的危機,若民主與共和兩黨隨著大選迫近而持續對立,那麼美國將離拜登所勾勒的「重建更美好的未來」(Build Back Better,BBB)越來越遠,就算在外交與經貿上制勝,也無法掩蓋內政與國力衰退的命運。
美國首度批准兩家公司銷售直接從動物細胞培育出來的雞肉,成為全球第2個允許向消費者供應實驗室培養肉的國家。
美國哈佛醫學院最近發表一項有關睡眠與死亡風險的最新研究成果,比起睡眠不足的人,睡眠充足者早逝的風險低了40%!
美國最近一份民意調查指出,有76%的成年人支持核能發電,反對者掉到24%,這是連續第3年,美國民意高度支持核能。分析師表示,當人們對核能的了解越多,他們就越喜歡它。
美國馬里蘭州43歲男子賴特(ChristopherMichael Wright)為了保護孩子挺身而出,沒想到竟遭2名成年人與3名青少年圍毆,賴特就在3名孩子面前被活活打死,而整個事發畫面也全被附近監視器拍下。
對想要競選連任的美國總統拜登來說,現在希望美國能夠出現軟著路,這樣在2024年大選時,應該就可以避免經濟進入衰退階段。同時,也不會出現勝選的絆腳石。
市調機構蓋洛普(Gallup)4日公布最新民調,在傳出銀行倒閉和擠兌風潮等銀行業危機後,近半美國成年人表示,擔心自己在銀行的存款可能不保。
美國衛生官員今天批准第一種由人類排泄物中的健康細菌所製成的藥丸,來對抗危險的腸道感染,讓腸道微菌叢植入治療更加容易執行。
根據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最新民意調查顯示,超過一半受訪美國民眾表示,支持美國及盟國在中國大陸入侵時防衛台灣。《新聞週刊》稱,長期以來,臺灣的安全一直是美國及其盟友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