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美國證監會的搜尋結果,共81筆
大陸相關金融監管人事傳出大風吹。據外媒、港媒報導,現任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有望接替郭樹清,出任銀保監會主席;而現任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吳清則將接替易會滿出任證監會主席一職。此項任命通常會在3月初的大陸全國人大會議前後公布。
中美貿易戰在美國前總統川普時期開了第一槍,開啟21世紀以來影響力最甚的大國角力擂台,不僅在全球範圍內掀起波瀾,震盪一下就延續了六年,時至今日,中美從貿易爭端延伸至科技戰、金融戰。隨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入第三任期,美國總統拜登期中選舉過後,中美關係將於2023年開啟新篇。
中國南方航空、東方航空13日晚間同步公告,各自公司美國存託股份,將從紐約交易所退市,預計存託股在紐交所交易的最後日期為2月2日之後。作為後續安排,公司H股將會繼續在香港聯交所交易。
擾嚷已久的中國概念股審計底稿審查問題即將見真章,美國證券監管機構將在下周派出檢查人員前往香港,開始審查在美國上市中概股的審計底稿。不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詹斯勒(Gary Gensler)表示,他懷疑中方是否會遵守雙方不久前達成的有關稽核的初步協議。
折騰一年多之後,中國證監會、財政部與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管委員會(PCAOB)8月26日終於簽署審計監管合作協議,此舉意味著中概股自美退市風潮暫緩,並緩解市場對於中美金融脫鉤風險的擔憂,但真正的考驗與中概股在美股去留,恐怕要等到9月份雙方實際進行審核實務後,才能進一步分曉。
日前外媒傳出北京和華盛頓已就赴美上市中國企業審計規則達成協議,這項懸而未決的爭議傳出落定的消息,讓紐交所中概股投資者鬆了一口氣。不過,法律專家和中國經濟觀察人士警告稱,投資者不應過度樂觀,依過去審計談判的先例,美中雙方未來仍可能對該協議的條文解釋與執行方式發生嚴重衝突。
大陸叫車平台公司滴滴近日表示,如果不從美國紐約交易所退市,就無法完成大陸要求的網路安全審查和整改,更難恢復正常營運。另方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報告顯示,受各種內外部因素影響,大陸上市網路企業總市值較前一年大跌47%。
中美針對中概股審計監管問題磋商出現重大進展。知情人士表示,美國審計監管機構派出的一個團隊,已抵達中國。中國近期做出讓步以後,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官員與中國證監會間的會談,可以說處於「後期階段」。
向來以敢言著稱的大陸交銀國際研究部主管洪灝日前遭到社交媒體封殺,港媒指出,大陸盛傳洪灝因看空股市並預測上證指數可能跌破3000點而遭到社群媒體微博與微信停用帳號,洪灝在交銀網站上的專欄也被撤下,甚至可能在近期內被安排離職。
大陸副總理韓正在博鰲亞洲論壇與中外企業家代表座談時表示,中國將立足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大力推動煤炭清潔利用,發揮市場機制和政府調控作用,確保今年能源電力供應安全穩定,穩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對於防疫政策則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
針對美國證監會(SEC)主席近日就中美審計監管合作的關切,大陸證監會國際部負責人今天(31日)發布答記者問稱,中美都有意願解決審計監管分歧,結果要看雙方智慧初心。
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加上雙方法規監管趨嚴,中概股前景跌宕起伏。大陸經濟學家任澤平指出,對於新經濟企業而言,未來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斷完,赴美上市不再是新經濟企業唯一的選擇。對於已經上市的中概股而言,回歸大陸資本市場或許成為一種選擇。
在過去數周,中國和香港股市劇烈波動,兩地股市均大跌。過去一年中國的宏觀環境整體上不利市場氣氛,當中包括影響互聯網、消費、健康護理及房地產等若干行業的監管措施及政策。雖然不少監管行動的性質旨在創造有利企業的公平競爭環境,但這些雷厲風行的監管整頓仍令投資者感到不安。我們認為本次市場調整的原因可歸納為下列因素。
中概股遭連日「血洗」過後,中國傳出擬為中概股向美國讓步,如今中美上市監管再有新進展。中國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百度和京東等在美上市企業傳獲得中國監管機構通知,為披露更多審計資訊預做準備,以便受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管委員會(PCAOB)審查。
美國證監會(SEC)3月10日將百濟神州等五家陸企列入「外國公司問責法」暫定清單,相關中概股可能在2024年之後被迫陸續下市,引爆在美中概股和陸港股相關標的暴跌。在中國金融委16日開會釋出正面訊號後,中國證監會官員近日表示,在制定境外上市新規則時將會解決國際投資者的擔憂。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10日重拳出擊,將五檔中概股列入「外國公司問責法」暫定清單,相關中企面臨下市危機。美股中概股隨即遭血洗,截至11日收盤,中概股總市值兩天損失超過人民幣(下同)1兆元,那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更連續兩天暴跌逾10%。
由於俄羅斯是原油和部分金屬的主要出口國,烏克蘭是主要農產品出口國。俄烏軍事衝突,導致相關產品價格大幅上升。此外,美國通膨率在2月升至7.9%的40年新高。儘管美國聯準會(Fed)表示,3月會議將僅升息25個基點,但美國國債收益率一度回調後再次上升。其中,2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一度創下1.7%的近期新高。事實上,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平坦化,反映美國經濟預期放緩。停滯性通膨可能是未來投資者的主要憂慮。
大陸官方對互聯網企業加碼監管以來,資本市場對其未來發展多空看法不一。以互聯網龍頭阿里巴巴來說,2021年第四季先後遭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及亞洲大型私募股權管理基金高瓴資本減持,不過,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卻對阿里情有獨鍾,仍大舉增持,形成「你丟我撿」的局面。
伴隨滴滴出行宣布將從美股下市,市場預料同時受中美監管夾擊的中概股可能有一波美國撤退潮。但大陸證監會5日喊話緩頰,表示沒有禁止協議控制(VIE)架構企業境外上市,強調仍有中企規劃赴美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