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美國駐華大使的搜尋結果,共966筆
聚焦亞洲安全的香格里拉對話3日議程上,中美對於國防議題針鋒相對,但美國持續釋出與中接觸的意願,日前美國財政與情報高層傳出與中交流消息,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3日也再喊話中國,對話時機就是現在。
法國總統馬克宏曾稱,歐洲要避免因台灣被捲入美中衝突,不該淪為美國的附庸,此番言論在國際間掀起波瀾,後來法方再三強調支持維持台灣現狀。據最新報導,法國新任駐美大使羅梁(Laurent Bili)說,法國政府認為,因台灣議題與中國對抗並不符合西方最佳利益,台灣維持目前的「模糊地位」(ambiguous status),可能對有關各方都是最好結果。
對於美國軍方表示,一架中國戰鬥機在南海上空國際空域對一架美國軍機採取不必要的激進動作,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稱,長期以來,美國經常部署飛機和船隻對中國進行近距離偵察,對中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復旦大學中國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任曉30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27日百歲生日。1971年7月,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祕訪大陸,促成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對中國「破冰之旅」。直接推動中美關係改善,為中美建交打下了基礎。此後50多年,「知華派」成了美中關係發展中非常重要的群體,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21世紀的今天,美國政壇政黨爭鬥激烈、反華氣氛日盛,「知華派」越來越沉默了。
美國「外交教父」、前國務卿季辛吉27日歡度百歲大壽。即便年事已高,他退而不休,仍不時暢談包括中美關係在內的國際議題。在最新受訪中,季辛吉稱當前世界在中美競爭下已失序,並形容台灣問題「無解」(insoluble),認為「除交給時間外,別無他解」。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履新後,持續釋放中美對話的善意氛圍。他在當地時間25日會見美國國務次卿盧嵐(Victoria Nuland),並表示願意探索新時期中美正確相處之道。盧嵐則在推特發文稱,公開對話對美中關係至關重要。
中國大陸新任駐美大使謝鋒當地時間5月25日發推文回復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感謝對方的招待,並表示「我對雙方多輪坦誠的、實質性的交流表示讚賞。讓我們為這一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作出應有的貢獻。」
中美關係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去年11月兩國元首峇里島峰會之後才稍微緩和。今年2月的氣球事件又令兩國關係陷入僵局,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延後訪華,雙方高層暫停往來,直至5月上旬王毅與蘇利文在維也納會面才破冰。
澎湃新聞25日報導,中國新任駐美大使謝鋒23日晚抵達紐約履新。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指出,經過前兩個多月的「凍結」後,現在中美高層交往開始重啟,接下來美方應該會有一些內閣級別官員陸續訪中。
美中近期修補關係動作不斷,雙方商務部長本週預定會面,備受關注。華爾街日報報導,兩國緩和緊張背後各有盤算,美方2月擊落中國偵察氣球後的分析結果攸關和解進程。
謝鋒已抵達美國履新駐美大使。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今日也在其推特發文稱:「我為新任中國駐美大使謝峰舉行了餞行晚宴。包括這次晚宴,過去一年兩個月中,我們兩人為中美關系當中的諸多挑戰會面了23次。我很期待在他履新之後繼續和他一起工作。」
美國新聞網站POLITICO引述兩名匿名消息報導,中國新任駐美大使謝鋒最早將於美東時間23日抵達華盛頓履新。港媒星島網進一步披露,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昨上午從上海乘搭東方航空航班,預料航程15個小時,將於23日下午抵達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據悉,秦剛當年也是由上海啟程赴美國擔任大使。
大國地緣政治角力的大戲,上周再度衝出戲劇化的高潮,表面上,西方國家與中國因為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更加分裂,不過,我們仔細探究更深一層的訊息,過去不斷升高的地緣政治衝突,在七大工業國(G7)廣島峰會之後將會逐漸緩解,中國與美國都展現高度的智慧,轉向擁抱拆解風險、重新交流的主旋律。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將接任中國駐美大使,最快當地周二抵達華盛頓履新。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今回應,中方重視中美關係。關於新任駐美大使的消息,建議關注外交部網站的更新。美國國務院則拒絕置評。
中美緊張關係加劇下,中國駐美國大使空懸超過4個月。綜合媒體報導,新任中國駐美大使謝鋒23日上午從上海出發,於美東時間23日下午抵達華盛頓履新,謝鋒履新顯示北京可能想減少雙方的爭端。
美國新聞網站POLITICO引述兩名匿名消息報導,中國新任駐美大使謝鋒最早將於美國時間周二抵達華盛頓上任。據星島網,原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今天上午從上海乘搭東方航空航班,預料航程15個小時,將於當地時間周二(23日)下午抵達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
大陸《環球時報》20日報導,多家外媒當地時間18日引述中國大陸駐美大使館消息稱,中國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計畫於下周前往美國底特律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貿易部長會議,同時將與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分別會面。大陸專家認為,上述消息表明中美雙方貿易主管部門正在恢復接觸,但相關會面能否取得具體成果,還要看美方的誠意。
美國歷史上是個偉大的國家,為文明的進步和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 美國在成為世界霸主的初期很善於同其他大國分配、協調彼此的安全感。 然而,自從海灣戰爭以後,美國國內政治開始惡化,對外政策開始失調。 美國應當反思它是如何在蘇聯解體後,把一心想同西方發展關係的俄羅斯一腳踢開,又是如何對中國和伊朗步步緊逼,把中伊俄逼到一起的。
美中關係峰迴路轉,雙方系列高層會談達成恢復溝通管道的初步目標,有望為惡化的雙邊關係築底,這符合美中共同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期望,對台灣整體亦有利無害,但對民進黨政府而言,反中路線可能撞牆,將是挑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