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美國+航母的搜尋結果,共1,705筆
短短10天內,美國海軍「雷根」號(USS Ronald Reagan,CVN76)航母就罕見7次錯過預定的駛離橫須賀母港日期。而這對美國核動力航母來說,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竟錯過這麼多次離港日期,可說十分罕見。
大陸與香港媒體曾預測擁有電磁彈射系統的中共第3艘航母福建艦即將進行海試,近日則傳出已拍攝到煙囪開始冒煙,已拆除電磁彈射施工棚的甲板上也開始畫線,意味著這艘新型航母已經展開動力系統測試,如果沒有意外,可能會在9月底或者10月初進行首次海試。
英國身價40億英鎊(近1530億台幣)的「伊莉莎白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R08)航母最近出任務,艦上卻只有8架艦載戰機,進一步引發英國長期缺乏戰機的擔憂。
國防部今(13日)表示,自上午6時許起,陸續偵獲中共等各型機逾35架次出海活動,已有28架次逾越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西南空域,部分戰機經巴士海峽赴西太平洋與山東號航艦實施海空聯訓。前海軍艦長黃征輝表示,綠媒稱山東艦要來威脅我們,但他認為,航母跟武統台灣一點關係都沒有;比如航母的艦載機,如果飛到台灣東邊,那是非常昂貴的,而且風險非常大。
中華民國國防部11日表示,中共山東號航母編隊,位於我鵝鑾鼻東南60浬向東航行,進入西太平洋航訓。前參謀總長黃曙光曾透露破解中共航母戰力的戰法;另外,美國前空軍中校、雷神前總經理胡振東也直言,山東號航母和美國航母無法比較。
香港01報導,大陸智庫「南海戰略態勢感知」發布消息稱,隸屬於美國空軍的一架 WC-135R 核戰略偵察機近日自日本嘉手納基地起飛,直闖中國東海識別區後逼近海岸線附近,期間沿著海岸線緊靠商業航線的航道飛行。有軍事專欄分析指,美軍偵察機此番進迫,意在探查共軍核潛艇部隊動向,或提前窺探福建艦。
軍迷在網上瘋傳的最新照片顯示,中方最先進的第3艘航母「福建」艦即將進行首度海試,使它向成為真正的戰鬥平台又邁進一步。
中國在1949年建國之初,雖然國力不逮,經濟脆弱,卻有大國的硬度,1950年抗美援朝,把美國及聯合國軍打退到38度線。1962年中印戰爭全勝,維護了中印邊疆50年的穩定。1969年中蘇珍寶島之戰,珍寶島回歸中國領土。1979年懲越戰爭,終止了兩國的邊境衝突,以及越南擴張的野心。顯示了大國的硬度,換來外力不敢輕侮的安全環境。但是在中國經濟飛躍發展,國力強大之後,卻處處顧全觀瞻,以致問題拖延,益發複雜,後來處理更加困難,代價更高。
中國在1949年建國之初,雖然國力不逮,經濟脆弱,卻有大國的硬度,1950年抗美援朝,把美國及聯合國軍打退到38度線。1962年中印戰爭全勝,維護了中印邊疆50年的穩定。1969年中蘇珍寶島之戰,珍寶島回歸中國領土。1979年懲越戰爭,終止了兩國的邊境衝突,以及越南擴張的野心。顯示了大國的硬度,換來外力不敢輕侮的安全環境。但是在中國經濟飛躍發展,國力強大之後,卻喪失了大國該有的硬度,處處顧全觀瞻,擔心經濟,害怕風險,不敢即時解決面臨的問題,以致問題拖延,益發複雜,後來處理更加困難,代價更高。試就近幾年受矚目事件或情勢的發展為例,提出觀察、隱憂和建言。
副總統賴清德出訪巴拉圭與過境美國返台之後,大陸東部戰區隨即宣布在台灣周邊舉行海空聯合軍演,並強調這是對台獨分裂勢力與外部勢力勾連挑釁的警告。只是,儘管兩岸正處在兵凶戰危的情境,綠營為了美化賴清德平淡無奇的美國過境之旅,卻詭辯說這是美台達成「共管中國」的模式。其實到底是美台「共管中國」,還是拜習「共管賴清德」,恐怕還是後者才能成理。
大陸央視於2日播出影片《逐夢》,其中披露解放軍航母山東艦在西太平洋遠洋海訓時,遭遇「外軍」環形偵察;有專家分析,外軍就是美航母「尼米茲號」。媒體人謝寒冰表示,因為中國大陸對自己的自信心愈來愈強,美國也就危險了,這就會對美軍經常進行自由航行或抵近偵查,產生非常嚴重的危險。
中共解放軍近日在央視播出的宣傳影片《逐夢》,首次披露了解放軍航母「山東艦」稍早在西太平洋遠洋海訓期間,遭遇「外軍」環形偵察的情況,軍機數從5批10架逐步增加到19批26架。根據影片及專家分析,外軍就是美軍航母「尼米茲號」(USS Nimitz CVN-68),這也被認為是「中美航母對決」首度公開。
據香港01報導,大陸官媒央視播出《逐夢》專題片第3集,提到中共解放軍航空母艦「山東艦」稍早前在西太平洋遠洋海訓期間,遭遇「外軍」環形偵察,軍機數從5批10架逐步增加到19批26架。根據影片以及學者、上海市公關研究院學委會副祕書長「墨讀春秋」分析,所謂外軍就是美軍航母「尼米茲號」(USS Nimitz CVN-68),這也被認為是「中美航母對決」首度公開。
央視近期釋出影片《逐夢》,內中提到解放軍航母山東艦在西太平洋進行操練時,有外國軍艦企圖對該航母進行環形偵察,軍機數量從5批10架逐步增加到19批26架。對此,中國大陸上海市公關研究院學委會副秘書長「墨讀春秋」分析,山東艦面對的外國軍艦極有可能是美軍航母尼米茲艦,也恐是中美航母首次在大海上對決。
日前中國大陸一學術機構發布兵推結果,共軍使用24枚飛彈可擊沉美軍航母。前艦長呂禮詩披露,鑒於二戰時日本偷襲珍珠港,造成美軍2403人陣亡,激起美國人民對日宣戰情緒,而現在美國一艘航空母艦上有5000多人,要仔細想一想後座力是什麼。呂禮詩認為,反制之道是使用「延時彈藥」,讓航母上的艦載機無法起降,癱瘓航母。當美國航母被拒於台灣2000公里之外,就進入「區域拒止」的想定。
日前中國大陸山西省中北大學發布兵推結果宣稱,解放軍只需24枚飛彈就能擊沉美軍福特號航艦打擊群。對此,前海軍艦長呂禮詩2日就表示,「這是我第一次在節目中講,中國大陸的想定就是如此,他並不是要擊沉航空母艦,是要癱瘓你的航空母艦,讓你的艦載機無法進行起降作業」,引發討論。
美國海軍以及海軍陸戰隊員在波斯灣地區的動作頻仍。這表明,儘管美國在中東的戰爭可能已經結束,但與伊朗的潛在衝突仍在繼續惡化,特別是伊朗核發展,目前看不到任何解決方案。就在美國希望集中精力對付中國大陸和俄羅斯之際,美國還是向波斯灣派遣了載有部隊和戰機黃蜂級兩棲突擊艦巴丹號(USS Baatan)前進波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