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美4月的搜尋結果,共7,087筆
在美國交付台灣「刺針」(Stinger)防空飛彈後,兩艘解放軍071型兩棲登陸艦最近出現在台灣島東部海域,而專家周二說,北京對台獨勢力和外部干預發出了強烈警告。
非科技族群指標股世紀鋼(9958)近日開啟反彈,美時(1795)股價日前更是上演一輪創高攻勢,惟隨資金更關注科技股,二檔人氣股30日雙雙進入休整,法人指出,世紀鋼下半年獲利大幅成長,美時長線展望佳,雙雙維持「買進」投資評等。
萬海航運連續兩季虧損,何時轉盈成為30日股東會焦點。董座陳柏廷強調,對海運未來不悲觀,持續做大經濟規模,萬海從亞洲近洋線擴及美國、南美長程線,船隊跟著壯大,規模大才能與其他航商聯營談合作,跑美國線要萬噸大船才有成本優勢,一旦達經濟規模,獲利會愈來愈好。
美國地區銀行風波4月緩和、未見危機進一步蔓延,投資人信心趨穩轉回關注基本面,之前因市場信心波動而遭拋售的特別股,於4月明顯回彈。柏瑞投信表示,美國中小型銀行危機未擴散,加上美國聯準會(Fed)進一步升息的態度較為軟化,增添收益型資產於升息循環末期的投資吸引力,資金亦轉為流向特別股。
美國債限警報暫除,目前市場再度聚焦聯準會(Fed)6月利率決策。基於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比預期強勁,加上美國第一季經濟持續穩健成長,市場預測Fed下月升息機率已攀升到逾6成。市場利率預測再度轉鷹,也帶動30日美元指數走強至10周高點。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碩二吳翊慈同學,經蔡秉均助理教授指導,透過電腦建立材料的原子模型,預測固態電池材料性質。以第一原理材料計算方法,研究高安全性固態電池的界面老化問題,獲選全球材料科學領域最大的美國材料年會(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MRS)以全英文進行口頭演講,是該議程唯一碩士生。同時獲得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與國科會全額獎助,赴舊金山的機票及旅費。
復旦大學中國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任曉30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27日百歲生日。1971年7月,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祕訪大陸,促成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對中國「破冰之旅」。直接推動中美關係改善,為中美建交打下了基礎。此後50多年,「知華派」成了美中關係發展中非常重要的群體,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21世紀的今天,美國政壇政黨爭鬥激烈、反華氣氛日盛,「知華派」越來越沉默了。
美聯準會維持緊縮性貨幣政策下,美國景氣、通膨降溫趨勢不易改變,為債市帶來長投機會。觀察國內債券ETF市場,近期成交量與投資人數增長快速的其中一檔為國泰20年美債ETF,其規模近1個月成長56%,受益人數也在短短一個月內翻倍,達23,510人,今年以來已經成長7倍以上!
華府就提高聯邦債限達成最終協議,在利率創下數十年高點和信貸環境緊縮之際,這項協議有關限制政府支出的舉措,恐將給已經面臨衰退風險的美國經濟帶來更多阻力。
台科大機械系碩士生吳翊慈,透過電腦建立材料的原子模型,預測固態電池材料性質,研究高安全性固態電池的界面老化問題,獲選全球材料科學領域最大的美國材料年會(MRS)以全英文進行口頭演講,是該議程唯一碩士生。他同時獲得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與國科會全額獎助,赴舊金山的機票及旅費。
自川普時期開始,美國即執行與中國脫鉤的政策,但數據顯示,2022年,美中貿易金額仍創歷史新高。由此可見,兩國經濟迄今並未脫鉤。富比世雜誌3月的一篇文章指出,目前許多人仍將美中脫鉤視為神話。然而,與川普政府不同,拜登政府並未尋求與中國全面脫鉤,而是採取「小院高牆」的策略。所謂「小院高牆」,或稱「選擇性脫鉤」,並不追求與中國經濟全面解離,而是選擇最敏感的戰略領域,在這些少數領域執行嚴格且明確的脫鉤政策。
我空軍向美國採購的66架F-16V(BLK70)戰機軍售案,原訂今年運交首批戰機,但延宕至2025年第3季,除了疫情影響供應鏈的因素外,美方坦言另一原因是遇到「技術障礙」;這與空軍現役F-16戰機性能提升成F-16V的情況如出一轍。蔡政府這次絕不能讓軍火商洛馬公司將成本再轉嫁到我方。
輝達(NVIDIA)掀起的AI熱潮上周來到頂峰,在資金快速歸隊並集中火力拉抬電子族群,台積電與台股紛紛來到近一年左右的高點,且大盤單日成交值亦衝出3,852億元大量,呈現價量齊揚格局;台指期26日則收在16,435點,逆價差縮至70.05點。
海運市場供需失衡拉警報,全球航商剉咧等。主要貨櫃航商今年首季獲利年減6成起跳,亞系航商長榮(2603)、陽明(2609)年減更逾9成,萬海、以星甚至虧損。歐系航商馬士基、達飛已釋出展望悲觀憂慮,陽明準備長期抗戰,長榮、萬海(2615)將在30日召開股東會,營運展望、運價走勢、應對挑戰、未來股利政策等受關注。 長
美國債務上限談判未能見到有所結果,信評機構惠譽將美國AAA頂級債信評等放入負向觀察名單,若美國發生違約,評級將被降級AA-;另市場資金追捧輝達(NVIDIA),買盤搶進AI概念股,英特爾相形失色,加上能源股走低,美股道瓊指數26日小跌0.11%,以黑K棒留下影線作收。
距離6月1日美國政府可能出現債務違約的「大限日」,僅剩不到幾天。據美媒報導,白宮高級官員與共和黨議員25日晚間已接近達成協議,將提高美國政府當前31.4兆美元的債務上限,為期2年。同時限制所有聯邦開支,但軍隊和退伍軍人開支除外。此外,美國商務部26日公布4月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年增4.7%,高於預期。通膨的頑固恐讓聯準會在6月利率會議上繼續加息。
美國聯準會最關注的通膨指標,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PCE)年增4.4%,核心PCE年增4.7%,雙雙高於市場預期;市場樂觀看待美債上限談判進展。10年期美債殖利率來到3.81%。美股周五(26日)3大指數開高,道瓊工業指數大漲超過300點,那斯達克指數漲1.4%,半導體類股持續狂歡,費城半導體指數漲近4%。
2022年年底,中美元首於巴厘島展開會晤,在過去幾年裡承受重壓的中美關係迎來了一絲曙光。為貫徹落實會晤精神,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與美國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時任美國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羅森博格(Laura Rosenberger)等一行高級別官員緊接著舉行了會談,為預定的2023年初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之旅做準備。然而,隨著2023年初「氣球事件」突然發酵,中美高層溝通節奏旋即受到嚴重干擾,雙邊關係止跌回穩的機會窗口迅速關閉,兩國再度返回「劍拔弩張」的緊張態勢。「氣球事件」可以被視為兩國在戰略博弈進程中互動模式的一個典型案例,其背後折射出的是雙邊關係日趨加深的敏感性及脆弱性。在重重矛盾和敵意面前,中美關係距離「融冰解凍」似乎越來越遠。
下周國際新聞事件
美國升息幾近觸頂,市場甚至期待今年開始降息,激勵債市先行反應,投信法人表示,這波美國快速升息推高殖利率後,投資級債市正逐漸撥雲見日,據1983年以來共六次的升息經驗顯示,美國投資級債殖利率在末次升息見高點後進場,持有一年的平均報酬高達17.6%,若持有兩年報酬更來到26.7%,且即便遇到衰退、利差擴大也都能守穩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