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習近平訪美的搜尋結果,共597筆
俄羅斯外交部31日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2023年春季對俄羅斯進行國是訪問。由於2月24日是俄烏戰爭一周年,習近平是否成行,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在拜習視訊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稱呼拜登為「老朋友」。尷尬的是,白宮發言人莎琪當天稍早才澄清,拜登並不將習近平視為老朋友。這番表態,引起各方討論。路透認為,由於美中關係緊繃,拜登或許不想被盟邦及政敵認為「與習近平關係友好」。中國學者則分析,老朋友並不一定意味仍是真朋友。
北京時間11月16日8時45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視訊會議。儘管中美對於彼此都有不少期待,例如美方希望中國穩定供應鏈以抑制通貨膨脹,中國無疑希望美國能緩和川普時代的對華政策亂象,但對於弱勢的拜登政府能否實施則持疑問態度。在這種不確定的氛圍之中,外界普遍對峰會實質成果不抱高期待。
岸田文雄延續競選自民黨總裁期間對中強硬的立場,將「抗衡中國」做為岸田內閣首要任務,這位長期以來被視為「知華派」、「和平主義」色彩鮮明的日本新任首相是否由鴿轉鷹,引起質疑。
岸田文雄延續競選自民黨總裁期間對中強硬的立場,將「抗衡中國」做為岸田內閣首要任務,這位長期以來被視為「知華派」、「和平主義」色彩鮮明的日本新任首相是否由鴿轉鷹,引起質疑。
南韓總統文在寅應美國總統拜登之邀請訪美,兩人將於21日在華盛頓舉行面對面高峰會談。繼日本首相菅義偉與拜登會晤後,文在寅成為第二位與拜登「面對面」的外國元首,以韓國人「絕對不能輸給日本」的民族氣勢來看,自然此行文在寅背負莫大的壓力。
隨美中對立逐次升高,美國拜登政府強化對日外交,因日本為美國在印太最重要的盟國,美日關係不僅是印太戰略的指標,亦是拜登重新團結盟國政策是否收效的判準。不似南韓總統文在寅仍在美中之間維持平衡,日本首相菅義偉採取向美國傾斜的政策,意在使日本成為印太地區和平與繁榮的關鍵。
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及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傳出將於近期赴阿拉斯加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國安顧問蘇利文舉行中美「2+2」高層會晤,但中美官方於10日對此一消息既不承認、也不否認。分析指出,兩會過後向來都是大陸領導人進行外交出訪的高峰期,此次會面若成行,雙方官員可能將為「拜習會」鋪路。
美國政府換屆之際,中國央媒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回信給美國星巴克公司董事會名譽主席、前星巴克掌門舒茲(Howard Schultz),表示盼星巴克公司為推動中美經貿合作和兩國關係發展作出積極努力。習近平致函外國商界大亨相當罕見,引發關注。
日本首相菅義偉27日表示,他正在爭取於明年2月中旬正式訪美,與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舉行首次會晤;針對因新冠疫情被迫延後到訪的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他則表示「現階段並非討論習主席訪日的時機」。此外,隨著大陸與澳洲的爭端持續惡化,目前約有70艘載運澳洲煤炭的貨船,遭中方禁止靠港卸貨,逾千名船員因此受困海上長達數月。
日本首相菅義偉27日表示,正爭取明年2月中旬訪美,與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舉行首次會晤;至於因新冠疫情延後到訪的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現階段並非協調習主席訪日的時機」。此外,隨著大陸與澳洲的爭端持續惡化,目前約有70艘載有澳洲煤炭的貨船,因中國禁令無法靠港卸貨,千名船員受困海上長達數月。
談起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大陸哪位官員跟他最熟?既非駐美大使,也非外交部長,而是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拜登2011年以副總統身分訪問大陸時,兩人交流時間長達10幾個小時,之後兩人多次會面,這在中美歷史上,都屬罕見。
美國駐北京大使館14日宣布,布蘭斯塔德大使即將離任,定10月初離開北京。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稍早的推文以反諷北京的口吻感謝布蘭斯塔德的「貢獻」,卻未說明原因,這不啻是華府透過召回大使,將美中關係降格為「代辦級關係」,凸顯美國總統川普反中政策強勢。令北京擔心的是,川普政府9月就出現變相召回駐陸大使的大動作,會不會以雷霆萬鈞之勢推出「10月驚奇」?
美國駐中國大使布蘭斯塔德突然宣布下個月離任,引發不少臆測。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4日受訪表示,布蘭斯塔德想歸國已有一段時間,他的離任與被人民日報拒登投書無關。
美國駐北京大使館14日宣布,布蘭斯塔德大使即將離任,定10月初離開北京。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稍早的推文以反諷北京的口吻感謝布蘭斯塔德的「貢獻」,卻未說明原因,這不啻是華府透過召回大使,將美中關係降格為「代辦級關係」,凸顯美國總統川普反中政策強勢。令北京擔心的是,川普政府9月就出現變相召回駐陸大使的大動作,會不會以雷霆萬鈞之勢推出「10月驚奇」?
美國總統大選剩不到100天,對陸立場成了競選焦點之一,目前民調落後的川普嗆,若對手拜登當選,大陸將「擁有美國」,美國人可能都要開始「學中文」。他還說,新冠疫情導致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關係不再友好。
如果明天就是美國總統大選日的話,川普肯定落選。2016年川普的普選票輸了希拉蕊足足有280多萬票,但靠著3個搖擺州「贏者全拿」的選舉人票翻盤而當選。上任後,川普靠著激化支持者不斷獲取政治聲量,但從今年第1季開始在全美各地肆虐的新冠肺炎,在川普的愚民政策與藐視專業下,導致災情慘重,也使他的支持度直直落;再加上5月明尼蘇達州員警對非裔嫌犯佛洛伊德執法過當,導致佛洛伊德身亡,引發各地抗爭,讓許多中間選民也逐漸看不下去。
如果明天就是美國總統大選日的話,川普肯定落選。2016年川普的普選票輸了希拉蕊足足有280多萬票,但靠著3個搖擺州「贏者全拿」的選舉人票翻盤而當選。上任後,川普靠著激化支持者不斷獲取政治聲量,但從今年第1季開始在全美各地肆虐的新冠肺炎,在川普的愚民政策與藐視專業下,導致災情慘重,也使他的支持度直直落;再加上5月明尼蘇達州員警對非裔嫌犯佛洛伊德執法過當,導致佛洛伊德身亡,引發各地抗爭,讓許多中間選民也逐漸看不下去。
美國與大陸軍機艦在台灣周邊對峙成為「新常態」,兩岸軍事風險上升,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事發之室:白宮回憶錄》,顯示台灣處於政治的不確定風險中,民進黨政府「親美抗中保台」路線,彷彿把台灣放到地緣政治漩渦中心,受制於水潮牽引力而失去自主能力。民進黨若不認清現實,在美中台三邊關係中扮演建設性角色,台灣終將成為強權競爭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