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老年生活的搜尋結果,共203筆
大陸人口高齡化程度加深,大陸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1日在《環球時報》撰文強調,建構於年輕型和成年型社會的社會治理體制,將越來越難以適應高齡社會,大陸迫切需要一場多維度、深層次、長時期的「適老化」轉型。
當長輩年紀漸大後,身體功能逐漸退化、獨居、行動不便,心情也會抑鬱不安,提供有溫度且直接的照顧與關懷相當重要。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從1982年就成立了「長青學苑」一路陪伴著長輩。而2005年也開始推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目前已超過502處,在社區中發揮預防失能、延緩失智的初級預防照顧功能。
太多人都是「為了結婚而結婚」,可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結婚,甚至是從來也沒想過「結婚的意義」,就盲目的想婚。
第一金(2892)旗下第一銀因應超高齡社會來臨,滾動式調整安養相關產品。近年推展「安心貸」以房養老貸款表現亮眼,鎖定名下有不動產但無人繼承(單身)、家中有每月生活開銷大需長期照顧的長者(子女負擔大),以及生活無虞想要享受人生(高資產客戶)等3大客群,自2016年開辦以來,累計至2022年11月底止共承作648件,累計核貸額度逾44億元。
由王偉忠監製的舞台劇《明星養老院》,即將在耶誕節檔期於國父紀念館演出,楊烈與郎祖筠、方文琳、范瑞君等演員6日進行排練,除了不在場的劇中老婆黃嘉千,楊烈表示,在場的3位都是老朋友,且之前都曾演過他的老婆,相較於范瑞君演他老婆時曾被虐憤而「殺夫」,郎祖筠在歌舞劇排練時跳上楊烈身上,但因他剛好轉身走掉沒有接住,她直接摔在地上,和楊烈在8點檔演過3次夫妻的方文琳笑說:「比較起來,我很幸福!」
一般人在年輕時打拚是為了老年生活不虞匱乏,《旺好運》運勢專欄指出,生肖牛、生肖虎、生肖馬、生肖狗,不但越老越有福氣,還能夠帶動身邊的人興旺,過著幸福富足的生活。
有些人辛苦一輩子,但卻始終存不了錢,晚年依舊過得很苦,但有的人靠著努力與財運,老年時能過上優渥生活。《搜狐網》近日分享3個有老來富潛力的生肖,他們晚年不用愁吃穿,而且福報還隨年紀增加。
編按:2025年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老人占比逾2成),卻有逾半老人家庭都落在低所得組,當高齡意味著將陷入貧困,長壽就不是一種福氣,而貧富差距擴大將為社會帶來不安,朝野該如何面對?本報特別製作系列報導,供社會各界省思。
面對老年生活,簡媜提出六項因應計畫,她表示,這些事情都可以提早思考和規劃,讓內心可以帶著最愛的人,踏上銀光閃閃的旅程。
高雄市茂林區為原住民地區,長久以來因相關法規規定及土地取得困難,長者的照顧資源布建常趕不上在地老化速度與需求,高雄市積極申請「原住民族長期照顧整合型服務試辦計畫」,將茂林區閒置的幼兒園打造成日照中心,就近服務茂林區20位失能、失智長輩。
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平均五人之中就有一位是超過65歲,加上少子化、不婚者比例升高,有四大問題是未來每人都必須事先準備的,一是壽命延長的風險;二是無人供養的老年生活;三是醫療費用隨年齡急速增加;四是長期看護的需求。
現代社會家庭結構轉變,造成獨居比例大幅提高,終身未婚者日益增加、離婚率也不斷攀升。根據110年內政部統計台灣單身戶突破301萬戶、單親家庭86萬戶,由於獨居人口增加,讓這群人未來可能面臨「孤獨死」的風險。
不少巴金森氏症病友得知罹病時,頓覺人生彩色成黑白,確診巴金森氏症分別20年及10年的病友林先生及Andy,透過自身努力證明,得了巴金森氏症,人生一樣可以譜出動聽的樂章。
近日傳出投信投顧業者遊說立委開放「新制勞退自選」,但勞團大力反對開放,表示投信投顧除了把「新制勞退基金」視為肥羊,勞工退休金是為維持老年生活基本所需,不應拿去做高風險的操作,否則到了要退休時遇到嚴重虧損歸零,那勞工的退休生活怎麼辦?
3. 鋼鐵人與復仇者聯盟
編按:關於老,簡媜的《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一書寫得透徹,令人拍案叫絕,本文係《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增訂版所收錄的新文章,讓您慢慢發現自己的老。
立法院頃三讀通過《公務員服務法》修正,公務員可有條件兼職。教育部長潘文忠昨表示,將參考公務員的規定,讓教師在公益、非營利及個人才藝等領域兼職,但不能去補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