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考古新發現的搜尋結果,共102

  • 考古新發現 西安挖出1300年前壁畫墓

    考古新發現 西安挖出1300年前壁畫墓

     大陸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指出,從2021年至2022年,考古人員在西安西郊蓮湖區棗園街道三民村、陳家寨、灃東新城三橋街道賀家村等地,相繼發掘魏晉至明清時期墓葬共1200多座,進一步豐富西安西郊歷史時期的考古學資料,完善該區域從魏晉、十六國、北朝、隋唐、宋金到明清各朝的墓葬演變,尤以隋唐時期的墓葬考古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要發現。

  • 頭條揭密》考古新發現:指鹿為馬非政治陰謀!

    頭條揭密》考古新發現:指鹿為馬非政治陰謀!

    中國歷史上議論權臣亂政之害,經常引用《史記》所載秦二世與趙高的「指鹿為馬」典故,千年來百各朝深信不疑。但近代幾次考古發掘出土的秦代竹簡發現,「指鹿為馬」的實際情況可能與《史記》完全不同。考古研究者認為,故事可能涉及一種外型與馬相似的鹿,與權臣亂政無關,司馬遷的記述或是刻意賦予故事新意,以託古諷今來警惕漢代朝政。

  • 埃及考古新發現 挖出2座「木乃伊工作坊」遺跡

    埃及考古新發現 挖出2座「木乃伊工作坊」遺跡

    埃及旅遊和文物部27日在首都開羅以南約30公里的撒卡拉墓地(Saqqara Necropolis)考古挖掘現場宣布,考古人員發現新的2座木乃伊工作坊。

  • 世界級考古發現!南海測定2處古代沉船遺址 文物超10萬件

    世界級考古發現!南海測定2處古代沉船遺址 文物超10萬件

    近期震撼考古界的一項在南海的考古新發現經過考察與測量後,將正式開展考古調查工作。這2處分別命名為南海西北陸坡1號、2號的沉船遺址,位於水下1500米,有超過10萬件明代文物,年代約於明朝弘治年間。2處沉船保存完好,文物數量巨大,可稱為世界級的重大考古發現。

  • 靖遠艦遺址水下考古揭甲午戰爭細節 「炮彈摻沙」無實證

    靖遠艦遺址水下考古揭甲午戰爭細節 「炮彈摻沙」無實證

    大陸齊魯網·閃電新聞4日報導,山東威海「靖遠艦」遺址第一期水下考古調查1日獲評2022年度山東省五大考古新發現。威海是甲午戰爭終戰之地,為探明威海灣甲午沉艦現況,2022年8月至10月下旬,山東省水下考古中心聯合大陸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和威海地方文博機構開展「靖遠艦」遺址水下考古調查工作。確定了沉艦鍋爐艙、艏彈藥艙、艉彈藥艙的位置,基本摸清了沉艦殘骸的整體情況。

  • 腦洞大開!陸挖出2400年前「沖水廁所」長這樣:網跪了

    腦洞大開!陸挖出2400年前「沖水廁所」長這樣:網跪了

    古代馬桶用木板製作沒什麼稀奇,但2千年前的「沖水式」廁所出土可就驚人了!陸媒報導,陝西櫟陽城遺址考古工作傳來新發現,在距今約2400年的一座大型宮殿建築遺址,發掘出由陶便器與彎管組合的「高級廁所」遺跡,也是大陸考古首度發現的「沖水式」廁所。

  • 曹操墓考古新發現 驚見宋元建築 專家:守陵戶所在地

    曹操墓考古新發現 驚見宋元建築 專家:守陵戶所在地

    大陸考古團隊在魏武王曹操高陵西側,發現宋元時期的建築基址,並挖掘出一條排水溝,從中出土許多來自宋金元時期的遺物,包含大量瓷器、宋代錢幣和娛樂用具,綜合研究結果,考古人員推測,這裡很可能是北宋設置的守陵戶所在地,只不過後期被廢棄,建築被改造成其他用途。

  • 重慶釣魚城考古新發現! 挖出宋元戰場遺址高規格建築遺存

    重慶釣魚城考古新發現! 挖出宋元戰場遺址高規格建築遺存

    中國新聞網17日報導,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透露,2022年釣魚城遺址考古發掘清理揭露了一批前所未見的高規格建築遺存,具有重要學術意義和研究價值。

  • 基隆和平島遺址考古新發現!再發現一具新遺骸

    基隆和平島遺址考古新發現!再發現一具新遺骸

    為辦理「和平島B考古遺址」解說中心工程,基隆市文化局正於已暫停開放參觀的和平島諸聖教堂考古遺址,進行落柱坑位試掘及工程整備作業。不過,近日卻在考古遺址中,發現一具新遺骸,目前已經開始清整遺骸並進行研究調查。

  • 「考古中國」重大進展:殷墟考古和甲骨文最新成果發布

    「考古中國」重大進展:殷墟考古和甲骨文最新成果發布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大陸國家文物局10日上午在北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專案進展發布會,通報了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進展。

  • 大陸考古距今百萬年頭骨化石 實證百萬年人類史

    大陸考古距今百萬年頭骨化石 實證百萬年人類史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大陸國家文物局28日召開「考古中國」重大專案發布會,通報湖北、雲南、溫州、開封四處考古新發現,與今年前三季考古進展。最新發現是湖北十堰學堂梁子遺址,新發現1具古人類頭骨化石——鄖縣人3號頭骨,實證中國百萬年人類史。

  • 頭條揭密》三星堆古蜀國為何突然消失?考古研究4大謎團令人費解

    頭條揭密》三星堆古蜀國為何突然消失?考古研究4大謎團令人費解

    三星堆新近公布發掘成果,再次引起考古與文化、歷史學界的轟動,這項處於中華神州大地的文化瑰寶顛覆了長期以來對中華文化脈胳的理解。在商代晚期除了中原文化之外,一向被認為是荒蠻閉塞的四川也有驚人的文化與工藝。此一考古新發現不只引起更多中華大地上各重文化起源的新思考,也帶出更多歷史謎團,其中包括古蜀國是否存在文字、與中原文化的互動、與南亞次大陸的往來、當地民族的去向等等,都是饒富興味的議題,有待考古與歷史工作進一步研究。

  • 跨越3000年 三星堆鳥足曲身頂尊神像再合璧

    跨越3000年 三星堆鳥足曲身頂尊神像再合璧

    據新華社報導,苦苦等待約3000年,三星堆青銅鳥足人像終於找回「另一半」。三星堆考古研究團隊16日宣布將8號「祭祀坑」新發現的頂尊蛇身銅人像與1986年2號「祭祀坑」出土的青銅鳥足人像殘部拼對成功,專家將這件文物重新命名為「鳥足曲身頂尊神像。在「分離」3000年後終於合體,專家認為這件充滿想像力的珍貴文物堪稱中國青銅文明的「巔峰之作」。

  • 三星堆新發現:7、8號坑埋藏極豐富文物 考古學前所未見

    三星堆新發現:7、8號坑埋藏極豐富文物 考古學前所未見

    近日陸續對外發表考古成果的三星堆遺址發掘工作,13日再通報三星堆遺址祭祀區考古階段性重大成果。據現場公布消息稱,在K7、K8新發現的龜背形網格狀器、金面罩銅頭像、頂尊蛇身銅人像等重要文物,不僅數量豐富,很多是考古學前所未見的。

  • 大陸2021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大陸2021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大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31日在北京舉行,四川稻城皮洛遺址、河南南陽黃山遺址、湖南澧縣雞叫城遺址、山東滕州崗上遺址、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區、湖北雲夢鄭家湖墓地、陝西西安江村大墓、甘肅武威唐代吐谷渾王族墓葬群、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成為2021年度大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央視春晚重量級「大腕」:揭秘三星堆青銅大面具進京路

    央視春晚重量級「大腕」:揭秘三星堆青銅大面具進京路

    澎湃新聞報導,四川古文物三星堆最新出土、世界最大青銅面具,昨晚在大陸央視春晚正式亮相!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長、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三星堆祭祀區考古發掘現場負責人冉宏林和《國家寶藏》節目主持人張國立一起,向各界正式發佈這一重大考古成果,為春晚觀眾送上特別的新春大禮,也以此致敬中國考古百年。

  • 頭條揭密》史傳秦兵驍勇不戴頭盔與兵馬俑相符 考古發掘才見真相

    頭條揭密》史傳秦兵驍勇不戴頭盔與兵馬俑相符 考古發掘才見真相

    秦國統一六國依賴的是強大的秦軍與農戰體制,歷史文獻也記載秦軍驍勇善戰,戰場上經常持兵器便赤膊上陣,不戴頭盔與甲衣,這樣的記載在秦兵馬俑發掘出來後獲得驗證。不過,如同其他考古所得一樣,更新的考古發現經常會推翻舊有的理論,最後秦軍上戰場仍有頭盔甲衣,只是作戰時經常脫去笨重頭盔以求靈活,至於兵馬俑未著頭盔,實因其佈置為儀式隊型,而非行軍佈陣。這證明了新的考古證據往往會改變人們對歷史的理解。

  • 頭條揭密》司馬遷未見過的《清華簡》 解開戰國時期2大歷史懸案

    頭條揭密》司馬遷未見過的《清華簡》 解開戰國時期2大歷史懸案

    被稱為「連司馬遷都未曾見過」的清華大學所藏戰國竹簡,一般略稱《清華簡》,十多年來經過學者的整理研究,已陸續發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也引起考古與歷史學界的爭議。歷史學界認為它是足以震撼數千年中國歷史的新發現,澄清了數千年來史學研究的許多疑點。其中影響最大也最引人入勝的2大歷史懸案──《尚書》的來源與秦始皇嬴政家族如何從山東遷至陝甘一帶,最終在《清華簡》的記載中揭開2千多年歷史的重重迷霧。

  • 龐貝鄰城出土血紅色遺骨 狂奔也難逃一死 離大海只差幾步

    龐貝鄰城出土血紅色遺骨 狂奔也難逃一死 離大海只差幾步

    公元79年義大利維蘇威火山爆發,導致附近許多城鎮遭到摧毀,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龐貝城,不過近日義大利考古團隊,在鄰近的古城赫庫蘭尼姆中,挖出一具男子的遺骸,這是近30年來首次有罹難者遺骨出土,是非常重大的新發現。

  • 動物界死神!4300萬年前四腳鯨魚化石出土 專家驚嘆

    動物界死神!4300萬年前四腳鯨魚化石出土 專家驚嘆

    埃及考古學家在本月25日宣布,他們在當地找到了一種前所未見的兩棲四腳鯨魚化石,生活在距今約4300萬年前,考古學家認為,這個重大的新發現將能夠幫助人們理解鯨魚從陸地轉向海洋生活的演化過程。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