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聚落廠商的搜尋結果,共52筆
有關經濟部於修正擴大限制輸往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出口管制,新增內容亦包含多項工具機貨品出口管制,其範圍與歐盟、美國等友盟管制規格一致。
由中華民國牙體技術學會與高雄市牙醫師公會主辦的國際性牙醫技盛會「2022 IFAA.Initial Dental Symposium暨牙科器材成果展」,9月3、4日首度移師高雄舉辦,除邀請日、韓及台灣產學分享最新技術與產業趨勢,高市府經發局並安排多家在地醫材生技廠商參展,展現發展高值化金屬加工醫材聚落成果,展期詢問度熱烈,充分達到品牌推廣與拓展商機效益。
PCB業界調研權威N.T.Information中原捷雄(Hayao Nakahara)博士於日前公布研究結果,去年一億美元營收排行榜中,若依營業額來看台商以32.8%的市佔率持續領先,家數以中國大陸的69家居冠。
勞動部今(25)日公布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無薪假)統計,事業單位計2969家,實施人數2萬1690人,較上周增加118家、人數增加935人,其中過半集中在製造業。勞動部表示,本期人數集中在製造業較為少見,主因為訂單量變少 ,因此雇主與員工協議後實施無薪假。
英業達(2356)本周的周線收紅,4月也迎來月線收紅。英業達持續進行全球的產能重新布建,看好伺服器需求成長,近期持續加碼擴充墨西哥廠產能,日前再通過增資2000萬美元(約新台幣5.91億元),用於新廠建置;法人估,今、明兩年英業達在墨西哥的資本支出將達80億元新台幣,以支應中長期的成長。昨天英業達也宣布以約3.08億元取得太陽能廠益通南科本田廠廠房。
疫情延燒超過兩年,醫療器材成為國家重點扶植產業,為促進中部醫療器材產業發展,中科管理局善用中部精密機械及光學產業聚落優勢,結合周邊多所醫學中心及學研機構研發能量,今年續投2,178萬元,共核定補助6件產學研醫合作案,涵蓋微創手術醫材與精準健康體外診斷兩大領域,投入超音波刀、數位玻片螢光掃描儀、手術導航系統、AR輔助植牙系統、體外細胞分檢、核酸純化精準醫療產品,整合及引導產學研醫投入醫療器材開發,加速生醫產品商品化。
高市府與中央合力推動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6日亞灣新創園暨5G AIoT專案辦公室正式啟用,已招募42家5G AIoT、智慧娛樂等智慧應用新創團隊進駐。蔡英文總統直說,高雄正在快速轉型,將來是台灣另一個重要的科技中心。
經濟部加工區建成55周年,2021年區內廠商達710家、營業額為新台幣4,563億元,出口與進口金額分別為160億美元、114億美元,四項指標同創歷史紀錄。加工處長楊伯耕表示,為了提供更多廠商設廠用地,正著手開闢楠梓第三園區、高軟二園區、擴廠屏東科技園區,將可吸引更多企業進駐。
無畏疫情衝擊,3日剛好建成55週年的經濟部加工出口區,廠商家數今年正式突破700家、營業額達台幣4500億元、出口金額160億美元、以及進口金額100億美元等4項歷史紀錄,加工處長楊伯耕表示,為了提供更多廠商設廠用地,目前正在著手開闢楠梓第三園區、高軟二園區、擴廠屏東科技園區,將可吸引更多企業進駐。
為輔導企業主永續經營,台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自去年3月20日「特定工廠登記」制度上路以來,積極配合推動輔導中市既有未登記工廠業者朝「全面納管、就地輔導」目標邁進,截至今年11月12日止,台中市累計受理納管案件達3,478件、核准2,243件,居全國之冠,產業類別以金屬製品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業為大宗,主要集中位於潭雅神、大平霧、烏日等地區。
為輔導企業主永續經營,台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自去年3月20日「特定工廠登記」制度上路以來,積極配合推動輔導中市既有未登記工廠業者朝「全面納管、就地輔導」目標邁進,截至今年11月12日止,台中市累計受理納管案件達3478件、核准2243件,居全國之冠,產業類別以金屬製品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業為大宗,主要集中潭雅神、大平霧、烏日等地區。
「2021亞洲生技大會」今(4)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中科管理局率園區廠商參展,搶攻疫後生技產業新版圖,擴大國際宣傳力度。中科廠商長聖國際生技、安特羅生技、綠茵生技,榮獲「2021傑出生技產業獎(Taiwan BIO Award)潛力標竿獎」殊榮,成果豐碩亮眼,展現中科結合先端生技領域,鏈結中部精密機械產業厚實技術基礎,打造創新醫療生態體系的決心。 中科管理局副局長施文芳今日親赴科技部主題館中科展區,為所有參展廠商加油打氣!中科管理局表示,今年中科展區以「精準健康、智慧醫療、點亮未來」為主軸,由園區廠商以聯展方式,展現橫跨精準醫療、生物新藥、創新醫療、醫材及智動化等領域。
台積電可能到高雄設廠,高雄市長陳其邁18日表示,我們築巢引鳳,營造好的投資的環境,加速高科技的產業進駐,這是市政府一直在做的事情。以中油廠區緊鄰高鐵站而言,在台灣絕對沒有那麼好的一個地點。
工具機俗稱「工作母機」,如車床、銑床、刨床、磨床等,為製造各種機械設備及其零組件的加工機器,是所有工業製造的源頭設備,又稱「機械工業之母」。工具機產業因高度技術密集並具高附加價值,其發展程度代表一個國家的綜合工業實力,對製造業發展扮演重要的支援角色。
全台缺水,特別是科技園區內的科技廠商首要關注,高雄市長陳其邁力推的橋頭科學園區7日舉行招商說明會,他強調投資高雄正「對時」,並打包票市府超前部署,未來高雄再生水每天可供應14萬噸,高科技產業用水絕對沒有問題。
中科積極打造醫材新聚落!為帶動中部智慧醫療器材產業發展,中科管理局運用中部精密機械及光學產業聚落優勢,結合周邊多所醫學中心及學研機構研發能量,自108年起推動「加速中部地區生醫產業創新計畫」,透過產品暨系統開發補助、輔導與技術媒合、整合及引導產學研醫投入醫療器材領域,加速生醫產品商品化,協助產業行銷推廣。
新泰塭仔圳計畫開跑,眼看今年9月、12月將分波啟動拆遷作業,目前卻仍有568家違章工廠還找不到土地,新北市長侯友宜昨視察成功搬遷的必榮實業公司時表示,市府祭出租金補助計畫,除提供業者2年、每月每坪200元補助,也推動產業用地媒合專案,幫助業者合法轉型,根留新北。
新北市重新規畫新泰塭仔圳重劃區,輔導不合法工廠轉型,並在今年9月、12月分波啟動搬遷程序,目前仍有568家工廠等待搬遷,鶯歌區必榮實業公司為塭仔圳標竿企業,預計今年底將完成所有搬遷作業。新北市長侯友宜今視察表示,市府對工廠祭出租金補助計畫,除了提供2年48萬補助,也有產業用地、廠房媒合專案,希望用多元輔導措施幫助業者合法轉型,帶動產業升級。
科技部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針對新冠肺炎後疫情時代,超前部署打造精準健康產業鏈,並鏈結政府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生物及醫療科技產業」,讓精準健康產業能落實市場應用;以下為該管理局訪談摘要。
台商紛返台投資,土地大搶手!中科二林園區面積631公頃,可供產業進駐專區總共有343公頃,目前可立即提供建廠土地有100多公頃,為中台灣可供建廠用地面積最大的科學園區,中科管理局長許茂新27日表示,而且土地租金為每公頃每月8.21萬元,是全國3個科學園區13個基地中最低的,減輕廠商初期建置成本,將更多資金運用於研發及設備升級,是台商加碼投資的最佳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