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聚酯原絲的搜尋結果,共18

  • H2雜音多 紡纖業靠酯粒突圍

     通膨、俄烏戰爭衝擊紡纖產業下半年營運,部分品牌服飾廠庫存量增加,供應鏈遭砍單、下單動能減緩,紡纖廠營運受到干擾;不過,固聚、瓶用酯粒等民生必需化纖,訂單一支獨秀,景氣旺到年底。

  • 通膨衝擊 紡纖族群兩樣情

     通膨衝擊市場對紡纖產品需求,使用在民生必需品的固聚、瓶酯粒等化纖生產廠,包括遠東新、新纖、力麗等,4月合併營收年成長率達二位數,第二季接單也仍有成長;但因服飾市場購買力下滑,品牌客戶下單動能減弱,加工絲、尼龍廠的力鵬、聯發紡第二季營運成長挑戰較高。

  • 兩優勢 紡纖上中下游齊歡呼

     4月以來,新台幣持續貶值,國內紡纖廠不論是上游的遠東新(1402)、新纖(1409),中游的力麗(1444)、力鵬(1447)集團及下游的成衣代工廠儒鴻(1476),因都是主要以美元計價的廠家,新台幣貶值,使公司接單、業外匯兌,均出現「正面效果」。

  • 產品多元化 大東、集盛拚訂單

     面對客戶下單趨勢改變,國內中小型紡纖廠在資金規模以及發展策略,則是透過產品多元化、調整產品結構、增加環保機能產品比例、生產特殊性以及技術門檻較高產品發展,來提升競爭力、爭取少量多樣訂單。

  • 景氣回穩 紡纖廠4月業績強強滾

    景氣回穩 紡纖廠4月業績強強滾

     服飾消費市場景氣已回穩,聚酯、加工絲、尼龍等化纖產品價格持續維持高檔,加上去年受疫情影響,營收過度萎縮,基期較低,宏洲(1413)、集盛(1455)、宏益(1452)、聯發紡(1459)等中游廠4月營收大躍進,年成長率都在3位數。

  • 宏益集盛聯發紡 1月營收靚

    宏益集盛聯發紡 1月營收靚

     補庫存,下游客戶拉貨動能仍強,尼龍、加工絲等產品價格2021年以來仍維持高檔,激勵國內中游紡纖廠營運衝高,集盛(1455)、宏益(1452)、聯發紡(1459)1月合併營收年增幅度均達兩位數。

  • 加工絲、尼龍產業景氣仍旺 3台廠1月營收迎2位數年增

    補庫存,下游客戶拉貨動能仍強,尼龍、加工絲等產品價格今年以來仍維持高檔,激勵國內中游紡纖廠營運衝高,集盛(1455)、宏益(1452)、聯發紡(1459)1月合併營收有2位數年成長。

  • 新纖與越PVN擴大合作 攻聚酯原絲

    新纖與越PVN擴大合作 攻聚酯原絲

     看好越南在全球紡纖供應鏈的地位日益重要,以及未來在東南亞地區的發展前景,新纖(1409)加速、擴大在越南市場布局;新纖與越南油電集團(PVN)4日簽訂擴大合作意向書,未來雙方合作範圍將從原本的聚酯加工絲(DTY),延伸到上游的POY(聚酯原絲)和PSF(聚酯短纖維),更將向外拓展到非紡織的PET瓶用聚酯切片和工程塑膠等更多領域。

  • 紡纖廠一條龍整合 營運添翼

    紡纖廠一條龍整合 營運添翼

     中美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驅動全球紡纖供應鏈轉向東南亞集中;國內主要生產規格化產品的紡纖廠,為求競爭力提升,投資往垂直整合或特殊性、技術門檻較高產品發展;大東(1441)加入碳纖複合材生產市場、集盛(1455)投資聚酯原絲產線,下半年產能可增加一~二成、聚紡(4429)投資高階精密染整廠。

  • 集盛:2021年營運重返正成長

     受到疫情衝擊,尼龍、加工絲廠集盛(1455)2020年前11月營收大幅衰退38%,集盛11日在法說會上指出,在稼動率提升、產品結構調整下,加上新冠肺炎疫苗研發問世下,預期2021年營運可重返營運正常軌道。

  • 《紡纖股》集盛走出疫情陰霾 明年展望樂觀

    紡織股集盛(1455)今舉行線上法說會,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第2季歐美接力封城,對全球紡織業景氣造成重傷害,集盛今年前3季營收僅53.97億元,比起去年同期大幅縮水逾4成;稅後淨損3.27億元,換算每股淨損0.56元。展望2021年,公司表示營運績效可望較2020年有大幅進步。集盛目前營收占比依次為尼龍粒,加工絲,原絲和工程塑料。尼龍粒主要是外銷,而加工絲,原絲主要是內銷;至於工程塑料內外銷約各半。

  • 宜進退出紡品自產 台南廠將關廠出售

    老牌聚酯加工絲廠紡織廠宜進(1457),將退出紡品自產。10/31日因有重大訊息而暫停交易的宜進發言人張恆嘉表示,為減少虧損,董事會已決議通過,停止加工絲部門台南廠的生產作業;並出售台南廠土地及建物。

  • 加工絲價格回穩 加工絲廠可望逐漸恢復成長動能

    油價持穩回升,連帶拉抬紡纖原料PTA價格,也讓加工絲價格從去年的第四季谷底逐漸回溫小幅攀升,國內加工絲廠受惠,包括宏益(1452)、集盛(1455)、聯發紡(1459)等1月營收已逐步恢復自去年第四季下滑的趨勢,月增率成長。

  • 集盛聚酯原絲產線今年投產可望提升毛利

    受到原料CPL價格波動影響,集盛(1455)去年營收雖有小幅成長,但,下半年的營業毛利率卻下滑;不過,新建聚酯原絲生產線,預計今年第三季投產。市場認為,集盛新建產線可降低庫存,提升獲利能力,掌握原料供應,預期可扭轉去年毛利衰退格局。

  • 提升獲利能力 集盛將新建聚酯原絲生產線 預計明年第三季投產

    為降低庫存,提升獲利能力,掌握原料供應,集盛(1455)總經理蘇百煌22日在法說會上指出,將新建聚酯原絲生產線,預計明年第三季投產。

  • 原料高檔有撐,聚酯、加工絲廠第三季營運可望維持旺季水準

    預期第三季PTA行情仍處高檔,聚酯原絲(POY)8月已調漲,也帶動聚酯產品價格看上,國內主要聚酯、加工絲廠遠東新(1402)、力麗(1444)、宏益(1452)、集盛(1455),在下游需求動能回溫下,預期第3季營運可望維持旺季水準。

  • 原料持穩高檔 紡纖上中游廠營運可望優於期待

    原料EG(乙二醇)與PTA(純對苯二甲酸)價格在12月仍持穩高檔,聚酯原絲(POY)喊漲,並連動加工絲價格也不得不漲,國內紡纖上、中游廠遠東新(1402)、宏洲(1413)、宏益(1452)、集盛(1455)等,第四季至明年首季的營運,可望因下游客戶補貨力道增強,優於市場期待。

  • 宜進臨股會通過 減資1成退還股東

    紡織加工絲業者宜進今天股東臨時會中通過現金減資 10%退還給股東,共退還新台幣3億3516萬4040元整。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