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肝膽胃腸科的搜尋結果,共34筆
沒有喝酒、抽菸習慣,生活作息也很正常,堪稱是「肝病絕緣體」的台中79歲張姓老翁,短短1年體重突然爆瘦10公斤,就醫檢查發現左側肝臟有約5公分大腫瘤,連醫師都很意外;經追問,才發現張男平日喜愛吃花生、也常食用隔夜菜,研判罹病原因與飲食習慣有關。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常見疾病,約有5至10%的人在其一生中都曾碰到過,最常見於十二指腸和胃。長庚紀念醫院藉由院內臨床數據發現,十二指腸潰瘍不管有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盛行率都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但胃潰瘍合併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則無此現象,進一步研究發現,關鍵在於幽門螺旋桿菌基因型態不同。
屏東基督教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蔡元榮,去年曾碰到2位分別為46歲及57歲正值壯年的男性,有B型肝炎病史卻沒有定期追蹤,加上有飲酒習慣,因肚臍周圍出現不明瘀青而上門求診,才驚覺已罹患肝癌。
下肢水腫是一個常見的臨床症狀。心臟衰竭、腎臟疾病、慢性肝病,或是長期蛋白質攝取不夠的營養不良等,都是引起下肢水腫的原因。
40年前因消化道出血、手術切除一半胃部的74歲張姓老翁,近來發現自己接連解黑便且有噁心感,就醫檢查才知竟是當年開刀的腸胃吻合處長出腫瘤,經切片證實為「殘胃癌」,恐危及生命,所幸經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緊急切除腫瘤,並配合化療、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趨穩。
40年前因為消化道出血、手術切除一半胃部的74歲張姓老翁,近來發現自己接連解黑便且有噁心感,就醫檢查才知竟是當年開刀的腸胃吻合處長出腫瘤,經切片證實為「殘胃癌」,恐危及他的生命,所幸緊急切除腫瘤並配合化療、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趨穩。
「醫師,我每年都有定期做健檢、抽血驗癌症指數,為什麼還是得肝癌,而且一發現就已經轉移……?」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專任主治醫師黃天佑醫師回想,這是一位45歲令他印象深刻的病患張先生(化名),在確診後詫異又難以接受地和他說道。
33歲蔡先生平日常應酬,又沒運動,4、5年來體重從70幾公斤狂飆到118公斤,日前到醫院健檢赫然檢查出,肝指數竟是正常值10倍,合併重度脂肪肝及高血脂。亞大附醫肝膽胃腸科醫師曾晟恩為鼓勵他,揪他PK減肥。蔡先生靠著每天至少快走1小時、杜絕宵夜,3個月後竟減20公斤,大勝曾醫師的17公斤。
健保署自2018年2月起凡血清B型肝炎病毒量高的孕婦懷孕滿27周,健保給付服用B型肝炎口服抗病毒藥物。臺大雲林分院收治4例,其中一例已追蹤1年,小嬰兒的表面抗原陰性,顯示成功杜絕B肝感染。
愛吃炸物、烤肉的人注意!台中39歲許姓輕熟女,平常最愛吃臭豆腐、炸雞或烤肉,雖知道對身體不好,卻經常忍不住,日前她感覺腹部悶脹、排便不順及排血便,就醫接受新式改良「免麻醉減痛大腸鏡」檢查,在大腸處發現鋸齒狀腺瘤,切除後可避免未來癌化風險。
體重逼近破百的19歲小陳,在參加兵役體檢時,意外發現肝指數超標,起初醫師診斷為脂肪肝,建議他開始減重,一年後雖然瘦身有成,肝指數卻仍居高不下,轉而追蹤發現尿液中的銅離子異常飆高,確診為威爾森氏症。
壓力大、飲食習慣不良加上生活作息不正常,許多人都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不過根據統計,有將近30%的患者,長期服用胃藥都不見效,醫師表示,若食道本身有功能性問題,再多的胃藥恐怕也是白吃。
從事車床工的40歲張先生,身高約168公分,體重達102公斤,罹患B肝與重度脂肪肝卻沒有定期追蹤,加上長年飲酒未節制,酒過三巡後感到腹脹難耐,緊急就醫安排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有一顆腫瘤,並確診為肝癌;經「肝臟兩處切除手術」後,術後一年半肝癌並無復發,再配合每天運動,脂肪肝也降為輕度,讓他對人生重燃自信。
台中50歲張姓國中教師平時作息正常,且藉由規律運動維持體能,原本身體不錯,去年健檢時卻發現罹患肝癌第三期,經追查,發現張男多年前即罹患B型肝炎,卻沒有定期追蹤,推測可能由此導致,所幸經放療、標靶藥物及中醫治療後,張男身體狀況逐漸恢復。
58歲賴先生因腦出血後長期臥床,且因吞嚥功能不佳,需倚賴鼻胃管進食,經復健一年後,行動能力提升不少,但語言治療師考量管子長期置放,造成患者喉嚨黏膜壓迫,與家屬溝通後,建議改以「胃造口」方式供給營養,術後不僅順利擺脫每月置放鼻胃管的痛楚,提升生活品質,也讓患者重拾開朗笑容,找回自信。
喜愛喝咖啡、牛奶或茶,竟成為胃潰瘍久治不癒的兇手?55歲魏姓婦人長年飽受胃潰瘍所苦,經檢查是胃幽門桿菌感染引發,也曾數度接受殺菌治療卻失敗,醫師深入追查原因,才知魏女長期咖啡、牛奶或茶不離手,導致胃酸增加分泌、影響藥效,經戒除這些飲品後終於殺菌成功。
曾因罹患B肝且引發肝癌的59歲陳姓巡山員,為治療癌症,多年前切除右側肝臟,半年前確有出現呼吸喘、胸悶等症狀,就醫才知癌細胞已擴散至右心房,經醫療團隊建議,他接受「好神刀」(Halcyon)搭配免疫療法治療,目前恢復良好,已安心返回山林工作。
近年來慢性C型肝炎的口服藥物有突破性的發展,健保給付範圍也逐漸放寬,今年起慢性C型肝炎患者皆可享有健保給付治療,衛福部新營醫院肝膽胃腸科引進了最先進的全基因型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癒療程只需2~3個月、治癒率高,讓民眾不需要跑醫學中心、大醫院,在新營即可接受最先進又有效的治療。
胃痛不可輕忽!年僅30歲的李姓粉領族長期有胃痛、解黑便情況,她不以為意、只買胃藥服用緩解,日前到醫院接受胃鏡檢查,發現有2公分胃潰瘍症狀,切片檢查確診為分化不良胃癌,所幸經腹腔鏡半胃手術切除、配合淋巴廓清與輔助性化療,終於揮別胃痛。
資深媒體人傅達仁昨日執行安樂死辭世,晚年飽受胰臟癌之苦,發現時已經是末期。醫師表示,胰臟癌難防,臨床上遇到的胰臟癌病患,很多一開始都是因為胃痛、食慾不佳等腸胃問題就醫,而且胃鏡不一定檢查得出異常,提醒若有上腹部不適等4大症狀,要小心胰臟癌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