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胡佛研究所的搜尋結果,共46筆
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多位學者,22日傍晚由祁凱立博士(Dr.Kharis Templeman)率隊來訪基隆市政府,此次也是史丹佛大學首度來訪基隆市政府。基隆市長謝國樑代表市府團隊表達歡迎,雙方並針對海洋城市議題進行廣泛交流。謝國樑表示,希望未來能創造更多與國際頂尖大學合作交流機會,提升國際能見度。
2024總統大選,目前民調仍顯示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穩坐第一,在野如何整合成外界關注焦點。而以報導國際新聞知名的《敏迪選讀》主持人敏迪,日前獲美國務院邀請與其他外媒赴美參訪。敏迪日前分享此行時指出,國際媒體很重視台灣總統大選,甚至除了知道國、民兩黨之外也聽過柯P;而她正面詢問美方對總統候選人的看法,也獲對方十分自信 的回覆。但敏迪也指,「一個警示很重要,就是今天我們不管選哪個候選人出來,民意很重要」,引發討論。
美國政府近期宣布,總統拜登(Joe Biden)動用提用權,對台灣提供總金額3.45億美元的軍備,消息一出引發外界熱議。雖然近年來台灣多是向美國採購武器,但有學者揭密,在前總統李登輝執政時期,俄羅斯政府曾同意出售14艘現役潛艇予台灣,並轉移全套的後勤技術,但因預算過於龐大,且軍方擔憂引發中美不滿,全案無疾而終。
歷時10年纏訟、存放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18年的「兩蔣日記」,下半年將返台。未來將如何解讀?歷史學者認為,兩蔣日記雖是國史,但民進黨政府有其一貫立場,甚至會「工具性應用」,因此對兩蔣日記返台是否有助我國在兩岸之間的民國史話語權,學者直言「沒這麼樂觀」。
美國加州聖荷西聯邦地區法院,將存放兩位蔣故總統在史丹福大學的檔案資料所有權判歸國史館,國史館館長陳儀深20日表示,目前還要等主張擁有繼承權的陳忠人,在8月11日之前是否還有上訴動作,倘若未上訴,預計相關日記和文物今年8、9月就可運回台灣,目標是明年上半年列入資料庫,開放國人上網查閱。
美國法院將兩蔣日記所有權判歸國史館,負責管理文物的胡佛研究員林孝庭表示,經歷近20年,珍貴的兩蔣文物終於得以順利返台,這段漫長過程,也見證台灣民主發展益趨成熟與穩定。
爭訟10年,存放於美國史丹佛大學近18年的前總統蔣介石和蔣經國的51箱文件所有權之爭,終於塵埃落定,位於加州聖荷西的美國區域法院(U.S. District Court)於7月11日確定文件所有權將歸於台灣國史館。
長期研究台灣政治的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Kharis Templeman7日指出,儘管中美角力,但台灣企業因自身極具競爭力的技術與強項,仍是全球投資者眼中的無二標的。
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勝,不僅拿下雙北,更讓綠政權潰敗至八掌溪以南,就連南部也差點被翻盤,讓藍營支持者為之振奮。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祁凱立(Kharis Templeman)卻表示,藍此次勝選並非2018年的「藍色浪潮」,他對國民黨2024前景態度謹慎,畢竟總統蔡英文10月份支持度仍高達51%,且民進黨成員的黨派忠誠度高於國民黨,2024恐將大反攻再度奪得執政權。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上周應美國史丹佛大學之邀參與研討會,以「核能與能源安全」為題分享看法。他表示,台灣追隨德國廢核,德國走了12年才把再生能源占比從5%提升至20%,台灣卻要在4年內從6%提升至20%,「2025年電力供應勢必面臨巨大挑戰」。會議主持人史丹佛大學政治及社會學教授戴爾蒙(Larry Diamond)直言,「台灣淘汰核能,簡直是瘋狂(madness)」。
與中華民國關係深厚的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 at Stanford University)最近舉行一年一度的「台灣會議」,其中台灣的能源安全也是主要議題之一,政府派的官方代表仍然暢談台灣的廢核經驗,以及廢核並不導致台灣缺電,結果主持人非常不客氣的批評「簡直瘋狂」,而且強調這不是失言,而是忠言逆耳的警告。
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論文抄襲案未平,國民黨智庫今召開「解剖林智堅論文門之十三」網路直播,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林忠山直言,林智堅就是用特權,請國安局長陳明通護航過關,主張台大國發所應該要停招,徹查林智堅論文是否為個案,還是整個所涉及抄襲、作弊已到不可以原諒的情形。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訪美,第一站到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朱立倫提到,距離他上次訪問胡佛已3年,強調美方學者專家對美中台關係、台灣的選舉感興趣,而國民黨會繼續捍衛中華民國,貫徹自由民主價值,扮演台海和平重要力量。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訪美,第一站到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朱立倫提到,距離他上次訪問胡佛已經3年了,強調美方學者專家對美中台關係、台灣的地方選舉感興趣,而國民黨會繼續捍衛中華民國,貫徹自由民主價值,扮演台海和平重要力量。
美中對抗,世界局勢隱然形成「第二次冷戰」。英國知名史學家佛格森(Niall Ferguson)昨天在台北政經學院舉辦的專題演講中表示,夾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台灣只有一個簡單的選擇,然而台美只有口頭承諾,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前美國總統川普時代的中國政策重要智囊余茂春近日透露已重返學界,並加入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未來仍將繼續有關中國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二戰後任期最久美國國務卿舒茲(George Shultz)6日在家中辭世,享嵩壽100歲。他任內促成美國與前蘇聯冷戰和解,美國還就對台軍售議題與中國簽訂《八一七公報》,同時向台灣提「六項保證」,迄今仍是美國兩岸政策重要基石。
前美國國務卿舒茲(George Shultz)昨以百歲高齡去世,他在雷根政府時代揭示對台六項保證,至今仍是美國對台政策的基本方針。
曾在1980年代努力改善美國與蘇聯之間冷戰關係並為中東地區和平鋪路的前美國國務卿舒茲(George Shultz)於昨天去世,享嵩壽100歲。